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文摘     
<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鲜明特色陈国栋在《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经济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弗朗西斯.福山将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化秩序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产物,西方主导地位和“西方中心主义”以及“西强他弱”是这一全球秩序的基本结构。西方在全球文化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质言之就是掌握了文化国际话语权。全球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是大国话语权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身份,且要改变在这一秩序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具有促进全球文化秩序转型和更新的动力。中国要以国际话语权建设推进全球文化秩序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认识并采取举措:加强话语质量建设与传播影响力建设并举;寻求非西方“文化话语权联盟”以获得“共同话语权”;将国家实力增长有效转化为国际话语权特别是文化话语权的增长;对西方文化话语权进行适当解构。  相似文献   

3.
所谓“化安全”,既包括国家的化立法权、化管理权,也包括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以及化传播和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这些都是国家“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扩大至包括媒体产业在内的化产业,美国等西方经济强国依靠对商品输出的垄断,支配了全球以信息或影视为载体的化输出。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化的强势力量,进而推行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是当今化全球化的一个特征。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为了各自的国家与民族化利益,纷纷采取化保护主义政策和建立防范机制。[编按]  相似文献   

4.
王文兰 《职业圈》2012,(36):10-10,12
一、企业公民、早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提出“企业公民”的概念,其涵义是: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像每个社会公民一样。既享有相应的权利,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它脱胎于商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学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并扩展了传统商业道德涉及的领域,丰富了企业管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白玮 《文化学刊》2010,(5):13-16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异质文化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而青少年作为认同异质文化的特殊群体,最容易受其影响并趋同。本文从国际视角阐述了西方异质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其表现,分析了西方异质文化渗透的根源途径与中国青少年民族文化的缺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文化发展建设定位,积极有效地建设先进青少年文化。文化建设又必须建立国际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考察文化的发展途径和建设渠道。要大力弘扬根植民族、兼收并蓄的文化建设理念,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廓清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国际新闻的流动中,西方国家在国际传媒中对中国的指责是否公平合理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指摘增添了中国外交中“软实力”的建设代价,使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大打折扣。 要改变现有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并塑造美誉的国家形象,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传播全球化的流程中表达中华民族的历史,阐释中国“和谐文化”的意义。 成功的和谐文化传播不仅要随着中国对非政策的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还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引领中国对非外交活动的进展,从而更彻底地赢得广大非洲国家的受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在西方媒体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传播环境中,西方国家设置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议题——以抽象的人权、自由民主、环境责任等为代表——主导了国际舆论,成为他们指摘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砝码。近年来,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其对西方制定全球议程的日益不满,中国和俄罗斯正在试图通过创新的外交策略和媒体实践参与全球议程的设定,从而试图扭转对己不利的国际舆论。本文从回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做了大量努力,在国际谈判舞台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在为全球环境保护协调立场和动员贡献力量。然而西方媒体通常将中国和美国并称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甚至有少数西方媒体散布“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9.
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可以从“Z世代”开始。“Z世代”是当前全球最受瞩目的代际群体,也是粉丝文化的主要实践者。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探索适应“Z世代”受众需求和行为习惯的战略路径。对此,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理解粉丝文化的产生逻辑,从区域国别视角把握全球粉丝文化的丰富图景,借助粉丝文化促进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粉丝文化也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将粉丝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中,针对不同国家“Z世代”与粉丝文化的特征,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还要面向“Z世代”意见领袖群落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即以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现在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圣经”。“现代化”是什么?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不同的专家都有自己的概念。但是,一般的说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上,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若是后发国家,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更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现代化的工矿企业.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演变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中国国际传播在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推动建构新的全球文化秩序中担负重要使命。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全球传播秩序与文化秩序的互动互生关系,从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文化外交、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加强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体系布局,系统谋划国际传播工作,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外刊概览     
英国将实行新的养老金制度全球人口老龄化不断上升, 各国养老金制度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机,为解决养老金保险和社会保障机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进入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试行期。英国2005年 11月就出台了新的养老金改革计划,但在政府的最高层已经引起争议。该计划有四点建议:第一,国家规定享受养老金的年龄:女性从60岁调整到65岁,从2010 年至2020年,男性年龄从现在的65岁将推迟到68岁,且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特定社会建构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风险话语为各国开展国家安全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成为少数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2023年4月以来,“去风险,而非脱钩”新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西方对华风险话语不仅在表述上完成了从“中国威胁论”“中美脱钩”到“去风险”的更新迭代,更实现了从“安全化”到“去风险化”的话语内核转向。它看似放弃了“以中国为威胁”的进攻姿态和“脱钩”的逆全球化立场,实则意在扩大遏制空间、占据道德高地,实现“以中国为风险”的精确“脱钩”。借助强调“风险”而非诉诸“安全”的话语重心变化,美西方也意图进一步转移盟友间和国家内部矛盾,掩盖自身国家安全能力衰退的事实,这最终可能带来“去风险化”风险话语的全球散逸。  相似文献   

14.
面对近代以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这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迟到者。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踏上了发展的高速列车,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即备受瞩目的中国模式。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有识之士们越来越深刻地发现:文化上的觉醒是一个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要素,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5.
林丹 《文化学刊》2010,(6):26-31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在国家竞争中,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家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建立在国家文化、国家精神、国家环境、政府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国家核心价值的凝聚力、国家精神的吸引力、国家公民的创新力、政策制度的整合力和对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辐射力等力量的总合。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国家文化凝聚力、国家文化吸引力、国家文化创新力、国家文化整合力和国家文化辐射力等五个组成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发展度";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满意度";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协调度";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持续度"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俄罗斯在国际影响力增强的同时,其国际形象除在中国等少数对其有传统好感的国家之外却遭遇困境:一是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怀疑心理和舆论指责不断升级;二是东欧和原苏联国家接连出现以“去苏联化”、“改写历史”为标志的将俄罗斯“妖魔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西方电视节目在全球市场的持续热销提供了一个证明:一个国家的电视内容和民族文化是可以被全球化的,但问题是非西方国家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道路来达到一个相似的目标?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走红的以色列电视节目模式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学习西方"的范本。电视节目模式(Television Format)是制作一档电视节目的一整套程序、规范和框架.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是东西方文化对冲的桥头堡,也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主要地区之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强化“五个认同”,是新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分析新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基础上,立足新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凝练核心文化理念、构建“一中心四平台”文化育人体系、激发制度文化活力、突出以物明志建设环境文化等方面,阐述了新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乔文静  张旭  于丽军 《职业圈》2012,(18):81-81
一、家文化的特点 家文化既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就具有区别干西方“个体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家文化的特点 家文化既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就具有区别干西方“个体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