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盛杰  包云 《体育师友》2013,(1):17-18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6年整理编排制定的太极拳基础套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又称"24式太极拳",它是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简化、整理而成的大众入门普及套路。其动作结构和套路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便于掌握,是社会和学校初学者入门的基础学练套路。这套太极拳教法口令提示,是笔者在讲授太极拳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竞技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目前竞技太极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偏重难度动作,淡化太极拳的风格特色;套路编排质量有待提高;创新技术偏少、率先创新的技术动作相对更少;音乐选择有待重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包括:基本动作和难度动作要协调发展;套路编排要体现充实性、严谨性及合理性;鼓励技术创新;套路演练与音乐要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太极拳起式是引导太极拳练习进入意境和状态、由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对于统领太极拳整套套路、保证太极拳质量至关重要。起式动作不准确,套路练习的标准就会降低,质量就会下降,意念的走向和动作的规范性等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针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基础套路课程中学生在练习太极拳中存在的呼吸与动作配合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太极拳呼吸与动作配合教学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5.
名家信箱     
江西省太极拳协会王慧钦(会员号000620)发来E-mail:我练习杨式太极拳17年了,但有两个动作我一直难以理解它的意义:一是杨式竞赛套路里的第四式提手上势,二是第七式手挥琵琶。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崔仲三答:杨式太极拳无论是传统套路,还是竞赛套路,其动作名称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动作劲力的要求。比较形象的动作名称就是白鹤亮翅。在这些动作名称中,有的注重技击手法的表现,比如搬拦锤;还有的是对劲力感觉的提示,比如手挥琵琶提手上式等。太极拳虽然有传统套路和竞赛套路的区别,但是,其内在的动作感觉是一致的。具  相似文献   

6.
试论简化太极拳教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化太极拳,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重视发挥学生智力优势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掌握太极拳套路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竞技太极拳自选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分析。针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竞技太极拳技术动作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旨在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竞技太极拳自选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竞技太极拳技术动作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文化底蕴深厚,拳理、技术博大精深,在经过演变和代代人的传承后,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如火如荼。太极拳不仅深受国内习武者的喜爱,同时也受到海外人士的欢迎。在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流和碰撞下,武术为了成功进入奥运会,其竞赛规则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评分标准也趋于细致和规范。其中,难度动作分的加入,使评分更加的量化,对运动员的套路评分更加的客观化。而太极拳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改动也对太极拳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竞技太极拳内容设置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我们以竞赛套路中42式太极拳为例,全套42个动作在5-6分钟内匀速完成,其中的深蹲下势、高举腿独立等动作,都是太极拳独特的用力表现形式,其动作和缓,气力相合。作为一个完整套路演练则必须自始至终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  相似文献   

11.
周莉  周之华  马永涛 《体育科学》2004,24(10):71-72
通过对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练习者进行遥测心率,对其完成一套动作后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练习孙式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难度323B+3是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高难跳跃动作之一,其难度加分为0.4分。纵观近几年武术大赛不难发现,崔文娟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高质量完成此动作的优秀女运动员,曾多次在全国及世界武术大赛自选太极拳、太极剑比赛中选用并高质量的完成此难度动作,并夺得冠军。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崔文娟完成的自选太极拳竞赛套路高难度323B+3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技术特点。崔文娟的323B+3动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22,(1):82-92
为解决普通大众在太极拳健身过程中技术标准不清晰问题,主要以太极拳的交流比赛史为立足点,重点剖析了太极拳技术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受竞赛规则引领而导致的技术转型,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太极拳套路已分化成攻防技击型、健身养生型、艺术表现型3种类型,三者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标准;(2)在技艺交流过程中不应采用统一的规则,而应该建立分类交流的模式;(3)对3种类型的太极拳套路应分别按照"定势工整、动作流畅、攻防明确""定势工整、动作流畅、利于健身"以及现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规定的技术要求这3个标准进行评判。该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具有不同习练目的的太极拳练习者确立不同的技术标准,可避免因标准混淆、张冠李戴而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其一、健身与基本功、套路.推手及其相互之关系 我们习练太极拳,目的是为了健身,太极拳又是每个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健身的最佳选择,这都是毫无疑问的。当前在众多习练者中,绝大多数主要是打套路,或拳、或剑、或刀、或扇,这家那家,打了一套又一套,却很少见到练基本功的,练推手的更少。打的套路不少,却往往做不到位,稍有难度的动作就做不出来。  相似文献   

15.
杨氏十六式太极拳是我国于近年推出的又一新的普及太极拳套路。它的套路结构动作更加简洁、易学、易练、易记,更加符合于当今的生活节奏。文章针对高校普通大学学生的身心特征,运动需求特征,结合十六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重在培养学生学练太极拳兴趣的方法探究,采用多种灵活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能力和自我锻炼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教学的五先五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太极拳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笔者在教学的方法步骤上进行了钻研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先功法后套路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 ,不少教师只注重套路教学 ,而忽视了太极功法的训练 ,结果造成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步子不稳 ,身子不正 ,动作松软无力 ,或者僵硬死板 ,达不到太极拳健身的效果。我们知道太极拳是一种刚柔相济 ,内外兼修的内功拳法。因此在初步传授时 ,要先进行功法练习 ,而后进行套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太极桩功、开合桩功、升降桩功、虚实桩功等 ,通过各种桩功练习 ,可以提高太极拳专项素质 ,端正身体姿势 ,沉稳重心 ,为学生掌…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四、太极拳技术训练 太极拳的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太极拳基本功、基本技术动作和套路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18.
舞台以表演艺术为主导,而表演的核心就是动作。舞台上的表演是夸张的,竞技太极拳中的指定难度正是迎合了这样一种夸张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其欣赏价值,还给观众留下一种优美而又惊险的视觉刺激,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竞技太极拳运用了舞台艺术中的灯光、音乐、服装、动作设计和背景幕来提高其表演效果,也是套路结构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19.
周英南 《武当》2006,(6):11-12
简化太极拳(24式)和88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运动司分别于1950 年代中期和后期,根据杨式太极拳(杨澄甫大架)组织编写的。这两套拳编写修改后即向全国普及推广。自此,太极拳运动开展日益广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1993 年5月,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在各派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 42式太极拳,并作为国家规范化竞赛套路推广普及。上述套路,通常称为“国家套路”或“表演、竞赛套路”,以区别于传统套路。  相似文献   

20.
龚勇 《武魂》2013,(9):4-4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由原国家体委编制的一套简化式太极拳套路,是《全民健身计划*推广的项目之一。若从力学角度对其技术动作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则更能显示其科学合理性,同时能促进人们的科学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