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大学自治、教授治学与学术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造就的人才济济、学科建设的深入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务的提出,传统的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学校下一步发展的“瓶颈”。大学自治、教授治学和学术自由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改革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当前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历史发展逻辑性地证明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通才教育、学生自治。当前大学制度改革与创新中,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塑造是核心任务。其中,方位管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和以学术为本的环境建设是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3.
卓南生简介:1942年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早年受教育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66年负笈东瀛,获立教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卓南生从事日本研究和新闻评论长达50年之久,先后在东京大学和京都龙谷大学任教,现为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卓南生是资深日本政治问题和中日关系学者,著作颇丰,代表作是《日本的乱象与真相》、《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全三卷)、《日本的亚洲报道与亚洲外交》和《中日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合著)等。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作者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加拿大皇后大学汉学研究教授,是世界在道教和环境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研究中国"绿色宗教"及生态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有《道教:入门指南》,主编过《中国的宗教与生态可持续性》和《道教与生态》等书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1982年从中国赴美国留学,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周年到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任教,开创并主持该校中国语言文学部及美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1993获终身教授。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s,East and West),中文《客舟听雨》、《异乡异客》、《康拉德小说选》、《世路心程》等。  相似文献   

6.
10年前,即1987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的颁布。为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实行自治,提出了重要且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到目前为止,全国60%以上的农村都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全国已成立了92.8万个村委会,有400万村委会干部在其中工作。自《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省普遍进行了村委会的直接选举,其中有18个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了3届选举,而一些村民自治搞得较早较好的地区,如福建、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已进行了4次村委会换届选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11,(34):2-2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成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吝的;同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8.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成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吝的;同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24日,“中国留学生留日1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日本落下帷幕,日本《世界周报》刊登了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经营研究科教授高桥美都子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受伤的中国“海龟们”》,新华网随后予以转载,称文章解读了日本为何留不住中国留学生的缘由。本刊转载此文,是认为确实值得那些关心中日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的人士一读。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05,(12)
好消息之一:关注2006年《好财路》,将会获得免费读MBA的好机会!本刊从2006年起与蒙代尔国际企业大学联合推出:看《好财路》免费读MBA活动。从2006年1月起,本刊读者只要连续三期回答蒙代尔企业家大学提出的问题,同时经过相关审查,就可以得到免费读书的机会。关于蒙代尔:蒙代尔国企业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以培养企业家为专一目标的国际性企业大学。其办学宗旨为:传统+现实+世界=新型的高水平企业家。大学师资(部分):罗伯特·蒙代尔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竹内实先生是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北京日本学中心主任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及中国问题研究,著述有《中国的思想》、《现代中国的思想》、《毛泽东》等多种。人民中国杂志社金丹实同志受本刊编辑部之托访问了竹内实。在两个小时的轻松愉快的交谈中,竹内先生回顾了自己的中国研究历程,坦言对中国现实的新认识,提出了对向外报道中国的希望。这里发表的是由金丹实同志整理的竹内先生谈话的全文。  相似文献   

12.
正齐藤寿彦(1945-),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千叶商科大学终身名誉教授。1974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博士毕业,历任千叶商科大学商经学部长、日本金融学会理事、日本证券学会理事等职。齐藤教授在金融论、金融政策论、日本金融史和财政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拥有大量重要研究成果。近年来,齐藤教授在自身原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方向拓展至中小企业集团发展等更具实操性的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13.
阳明心学将宋明理学在心性领域的探讨推进到精微的地步。王阳明的理论建构,基本上是围绕其对《大学》的诠释进行的。阳明以对朱子《大学》新改本及其"格物说"的批评为起点,逐步建立起其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以心性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和本体工夫合一为导向的心学思想体系。而阳明心学思想的顶点及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通过对阳明的《大学》诠释和其思想建构脉络的梳理,我们得以理解以《大学》为核心的四书诠释如何影响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进程,以及宋明经学与理学互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海外书情     
正《地缘文化力量:21世纪中国复兴丝绸之路的探索》Geocultural Power:China's Quest to Revive the Silk Road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作者蒂姆·温特(Tim Winter)是西澳大利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研究员,社会科学学院文学院教授。作者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贸易、基础设施、文化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通过电信,金融,立法和旅游业以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2016年2月27日,第二届"会林文化奖"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中国著名比较文学家、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和美国哲学家、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共获该奖。乐黛云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她与汤一介先生被称为"学界双璧",在中国比较文学和中国哲学与国学方面互为裨益,携手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从复兴走向繁荣,逐渐成长为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乐黛云先生著有《比  相似文献   

16.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教授治学”符合现代大学的发展规律。明确界定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作用领域,科学认识学术权力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尊重学者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中的决策作用,确立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制度创新和校内体制改革,实现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的分工、合作与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年,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奖励工商实业的政策:一是劝办商会以"联络商情":一是制定《商律》以确定商人权力.中国自战国秦汉以下,在长达2,∞O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来是"诸法合体",不存在任何专门的商法.因此,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的《商律》,是我国第-部正式的商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红学家大高岩(1905年10月—1971年4月)在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喜欢《红楼梦》而自费来到中国,于1929年6月—1932年1月之间,在大连、北京、上海等地度过了两年零七个月的"流浪"之旅。大高是日本较早系统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其《红楼梦研究》是日本第一部红学专著,他对《红楼梦》的喜爱甚至到了要为此舍弃亲友和祖国的地步,在古今中外红迷中实属罕见。同时,大高岩还是较早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与研究的日本学者。本文通过大高岩旅华期间的日记《燕京日记·沪上日记》,梳理以下三大问题:大高岩的旅华动机、目的、经过;他在中国期间的红学研究及其他学术活动;他笔下的中国形象。这些内容,不仅为研究这位超级"红迷"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助于了解那个特殊时期中日民间交流的一些淹没在历史潮流中的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9.
正自古以来日本就对古丝绸之路非常向往,因为那是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编织日本梦的素材。来自丝路的精美的紫檀五弦琵笆是日本教科书中选定的精品,日本地名中的"九十九里海滨"、流行歌曲《月沙漠》和名作《敦煌》等,无不反映了丝路情节之悠久。2014年在巴黎举办了"蚕绊——皇室养蚕与古代丝锦及日法丝绸交流"的展览,解说词中明确提到:养蚕的发祥地是中国。据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记载,皇后主持参与的祭祀养蚕仪式始于八世纪初。  相似文献   

20.
小川糸的《蜗牛食堂》是一本以美食为主基调的流行小说,其有迎合大众文化审美诉求的一面,也展现了日本民族独特文化的一面,书中以伦子母女为代表的日本民众对"爱"和"死"的态度有其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