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给幼儿家庭教育诸多启示:慢养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自由开放,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民主平等,给孩子成长的氛围;心灵呵护,给孩子成长的养分.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我们要说的糊涂,就是这种由聪明转入的"糊涂"。这种糊涂,堪为家教良方,有时我们当家长的不妨糊涂糊涂。一、还给孩子"隐秘":该糊涂时且糊涂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块"隐秘"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这块空间的要求欲望越来越强烈。而我们家长的眼中,孩子往往是长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第一个活动空间,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家庭教育的范围小到孩子的生活琐事,大到孩子的品格养成。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在一个高的起点上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反之,不好的家庭教育,则会出现"5 2=0"的现象,也就是说,孩子5天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与良好的行为习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家长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好的习惯将成为孩子一生的巨大财富.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请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撰写"小习惯成就大未来"系列稿,通过趣味故事和精彩点评,为您系统讲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科学知识和巧妙方法.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相信“手”之家教理念会带给每一位家长以深刻的启迪。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教育孩子要有恰到好处的赞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赞扬能开启孩子迈向成功的大门。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自己首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6.
正读了《请给孩子成长空间》这篇文章,又让我想到了某个学生的家长。孩子上六年级了,学校就在家附近200米的地方,她每天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在学校里受一点小委屈,她总是第一个冲进学校,帮孩子出气;老师每天对孩子的每一点批评,都会招来她的激烈反对;孩子的房间,总是让她收拾得干干净净……问她原因,她总是说,孩子还小,还不成熟,老是受欺负,老是……我眼睁睁地看着,又一幕悲剧以"爱"的名义而生。  相似文献   

7.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孩子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如何能帮助孩子?如何能知道孩子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陶先生的教诲对现在的家庭教育有着指导意义.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教育,谈多种模式,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在家中可以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地进行教育与保护,而在幼儿园中采用的是集体教学机制,教师少、孩子多是客观现实,是不可改变的模式;幼儿园活动空间大,幼儿活动量大,而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缺失,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幼儿园只重视对  相似文献   

9.
教育孩子需要海一样的胸怀;教育孩子需要耐心、爱心、恒心、慧心;教育孩子,更需要讲究技巧,尤其是在与孩子交流时.本文介绍几个与孩子交流时的小技巧. 冷静对待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孩子需要犯错误,因为错误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财富,要让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智慧、教训,而不是绝望.有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怎样面对错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能一味地训斥责骂,要讲究一些方法技巧.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一个过来人.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计算总是出错,我也费了好大的力气想要纠正他这个"毛病".对此我急过,也和孩子嚷过,也劈头盖脸地批评过,可是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没有起多大的作用.一次考试后,孩子又在计算上丢分很多,我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拿着那份试卷,和孩子一起分析错题的原因,寻找弥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到父母们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爱跟家长对着干!""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上述父母的抱怨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家长要针对孩子"不听话"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一、从心灵上开启学生自主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倡导"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徐凡 《父母必读》2008,(5):118-118
母亲爱孩子,但也要学会放手。因为女性比男性更细致、敏感,总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关注得过多,孩子会变得依赖和被动。随着孩子的成长,只有越来越多地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才能让孩子有空间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可对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小学生而言,爱祖国的"题头"就显得过于空、大、泛,若照以往"强行"灌输的做法,那么往往起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利于国家的建设.为此,每一个小公民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学会爱祖国、爱人民等等.所以,为人师者应从"塑文明形象""学会做人做事""强化小公民意识"等方面,引导孩子学会爱"自己",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人生,让社会对祖国的未来的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5.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长;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发展;多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在"我主动"中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创造;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功;多给孩子一些赞扬,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快乐……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常说:"一个快乐,与人分享会成为两个快乐;一个痛苦,与人分享就成为半个痛苦。"与人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规范与持续深入发展,幼儿的分享行为日渐凸显,在幼儿的一日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道路成长的基石。如今的孩子在家人的精心呵护和百般疼爱下,在生活上他们什么都不缺,可是却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私。大多幼儿易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家庭拥有独生  相似文献   

17.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成就了自己。在这里,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民越来越多地外出发展,"留守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对"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三位一体"的教育拳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家长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而且在培养孩子方面更是注重各项"技能"的培训,不惜倾财倾力,对学习环境也越来越重视.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心理有障碍、孤独的孩子越来越多;缺乏自信、怕困难的孩子也大有存在.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障碍,是一个有责任的老师丛修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曾有人用“三大三小”来评价当前学生们尴尬的生存状态: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学生之所以处在“三大三小”这种矛盾的状态中,既有社会和家长的原因,又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