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收藏的邮品中,有两件与新中国同龄的军邮实寄封。一件盖有山东邮政军邮免资戳,另一件盖有圆形军邮免资戳,都是中式信封。 关于这两件军邮实寄封的来胧去脉,还得从我参军说起。1949年5月14日,故乡青浦朱家角解放不久,我瞒着母亲随部队东进上海虹桥地区。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将我安排到三野九兵团教导团卫生队一班当见  相似文献   

2.
本期封面是一件1951年东北地区(洮南寄阳原)的实寄封。封正面盖有“优军邮件”和“平快”两戳。东北优军邮件办法始于1947年11月1日。邮政部门为优待革命军人和军属而减免平信的资费。优军邮件资费同其他信函资费一样,几经调整。1951年7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笔者收集到一批部队贴有“改退批条”和盖有“收发室”章的实寄封,在批条上,有的盖上当地邮政日戳和不同形状的收发室印章,这是对来信者的负责。“收发室”签章带有军区机关或部队的番号。  相似文献   

4.
收集抗美援朝邮品的同好都知道,在志愿军入朝第二年,即1951年的11月,志愿军总参谋部为了完善军邮组织,加强邮件的保密性,促进邮件传递的速度,特地规定以“钢”、“铁”、“战”、“士”为代号的军邮信箱,分别代表志愿军总部、兵团、军、师各级机关和部队。关于战俘邮件的详情,胡稼先生和黄明心先生在《上海集邮》均有详尽介绍,但以“训”字为代号的军邮信箱则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王泰来 《收藏》2009,(1):144-146
九,人民胜利纪念明信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肇建后,1949年12月10日邮电部召开全国邮政会议,对军邮问题进行了讨论。一种意见认为战争已结束,军邮应取消;另一种意见认为军邮的特殊作用是地方邮政不能取代的,应予保留,但军邮要适应新的形势,理顺与邮政的关系。会议作出决议:“军邮组织决定继续存在,因属于军队通讯范围,应为军队组成部分,由军委会交通部门领导,建制供给归军队,业务指导归邮局。”这一决定,使人民军队的军邮在中国人民邮政史上继续书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邮集中,有一个由志愿军战字信箱1823号寄发的实寄封,上销“中国军邮05310”号1953年9月21日日戳(图①),引起一些邮友兴趣,因为志愿军部队使用的戳号都是“8”字头,怎么还有“0”字头的呢?  相似文献   

7.
叶宏 《收藏》2010,(3):129-129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抗美援朝”军邮封,应是于抗美援朝期间由朝鲜寄出的军人、军事免费邮件,且大都是只盖一枚邮戳,仅经过一次寄递的。但笔者所收藏的这枚“抗美援朝”军邮封(图1),却是盖有红、蓝两枚军邮戳,及一枚收寄戳、两枚落地戳,还贴有一枚面值8分普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邮封。  相似文献   

8.
1995年8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义务兵专用”邮票1套1枚,供驻黑龙江、辽宁、吉林3省义务兵试用。该票以其鲜明的陆海空三军形象、我军现代化作战兵器以及精湛的设计手法,深受部队广大官兵和集邮界人士的青睐。相对40年前的黄军邮、紫军邮、蓝军邮,再加上该票以红色为主调,邮人称之为“红军邮”。  相似文献   

9.
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5期陈桂豪先生的《部队的“改退批条”与“收发室”章》一文,颇有趣味,其实,这类“山寨版”的“改退批条”不仅仅曾为部队收发室所贴用。亦有其他单位(或个人)所使用,杂志2012年第3期冯赐杭先生的文章《专用改退批条》中就介绍了武汉中南财经大学收发室所贴用的批条。笔者找出了几张早年收藏的“白纸式批条”,不过不是部队而是银行收发室特别“制造”的。这些批条的特点是:都由银行用白纸临时“制作”,大小不一,相应邮局在其上加盖日戳“认可”后,将邮件退回。我收集到5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有关征蒙军事邮递所驻地的考证与论叙,老一辈的集邮家搞了多年,著作甚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诸篇文章:一、陈胜揆先生的“抗战期间之军邮设施”和“我国军邮史简述”两文:此两文认为征蒙军事军邮所设置点是:乌兰花、归化、公沟、大佘、太后、公中、林西、开鲁八处:  相似文献   

11.
义务兵免费信件须由单位集中送交当地邮局。但邮局有时也会遇到违规的军邮信件,即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信件由个人自行投入邮政信箱。徐州市有关邮政支局于今年初对自行投入信箱的军邮信件,加盖“不符义免”退信戳后退回寄件人(见图)。  相似文献   

12.
李树 《上海集邮》2004,(3):34-37
第四野战军21兵团的经历特殊,留下的军邮封很少,在缺乏挡案资料的情况下,笔者依据有关实寄封,对其军邮史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21兵团的组建与“第四野战军”军邮戳封 在第四野战军的战斗序列中,第21兵团组建时  相似文献   

13.
笔者收藏有一枚黄军邮信销票(见图),可见大半个蓝色纪念邮戳:“开国四周年纪念/1953·10·1/合浦”。推测此戳未销在邮票上的部分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字。 合浦,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但在1953年时属广东省。这枚黄军邮信销票可以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我从抗美援朝前方胜利归来后收藏的第一枚邮票就是黄军邮,后来又陆续集到几枚。其中一枚的销票邮戳是1953年9月1日,距黄军邮发行仅一个月,可属较早的记录。这枚点线三格邮戳上格的地名是左读的“江苏”,下格是“[南](收)京”。中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50年代中叶,我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军队驻地相对较为固定,为改进军队邮件寄递工作和精简军邮机构,自1957年9月1日起,国内军邮站全部撤销,原来由军邮机构承担的军事邮件收寄和投递工作统一移交各级地方邮政机构,按照邮局的一般规定办理。也就是说部队邮件“在收寄、分拣、封发、接收和开拆等处理过程中,都按处理一般邮件的手续混合处理”,“不另设专台(或单位)或专人办理,在收据和清单上也不作任何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有关新中国的军邮,笔者看过多种集邮报刊上的文章,拜读过李曙光先生的《新中国军邮》(简作《军邮》,下同)一书,不过正因为是读了《军邮》,觉得还有些未说清楚的情节,依据自己已掌握的资料,对华东军邮拾遗补缺。关于华东军邮,自1949年6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在2680页介绍部队收发室的改退批条,日前又收集到另一种军队改退批条。 这张改退批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收发室使用。为铅字打印,仿“邮1407”格式,内部删掉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人民军邮(1945—1953)》展品,在去年的(南京)全国邮展上以88分成绩获大镀金奖。国际评审员游乃器曾高兴地对我讲:“我看到过那么多的军邮集,就你这一部和别人不一样。”他还鼓励我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9.
经过军邮爱好们十余年的努力,人民军邮封品的挖掘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除了多部军邮集频频在国内外荣获高奖之外,还先后出版了如《新中国军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史图集》这样高水平的军邮图书。不少人认为,军邮史料的挖掘已经差不多了,搞军邮的兴头快要过去了。然而,最近出现的一件华野喜报封告诉我们:军邮品的挖掘与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20.
见证滇缅抗战史的几件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正南 《收藏》2006,(3):114-115
笔者众多藏品中,有60年前的“抗战胜利纪念”邮品、“交通部滇缅公路局”徵章、“飞虎队”使用的手电筒和餐具、中国远征军的军邮封、日军占领云南腾冲发行的军用货币等,见证了当年滇缅抗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