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节好课不仅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音乐的审美风格划分为两类,一种粗犷、尚武、振奋人心,具有男性阳刚之气;另一种轻婉、甜蜜、具有女性阴柔之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倘若也用这两种标准来划分,很多的语文课展示了它的阴柔之美,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2.
浅谈李清照诗词中的自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李清照的诗和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耀人眼目的奇葩,那么她人格的自画像,也同样放射出灼人的光辉。她深于情、专于情、富丽端庄、柔婉情致;她才华横溢,富有诗人气质;她的情感型的阴柔之美与志士型的阳刚之气剖白得尽善尽美,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旷世风流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一节好课不仅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音乐的审美风格划分为两类,一种粗犷、尚武、振奋人心,具有男性阳刚之气;另一种轻婉、甜蜜、具有女性阴柔之美。目前的小  相似文献   

4.
美狄亚与霍小玉是与传统女性相背离的另类女性形象:东西方文学中复仇的反抗女性.她们同处于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却显示了不同的人格层面:霍小玉是对人物“人格面”的艺术解说,而美狄亚则把人物的“阴暗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位反抗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差别更深刻地体现在人物个性及思想意识上.追根溯源,造成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差异的最深层原因就在于父权文化意识形态对作者创作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艺术人格”是呈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创作主体的性格、心理、气质、能力、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创作主体(作家)的人格特征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契合与联系。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体现出的“艺术人格”,大都是非常态的,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多余人”形象,多愁善感,意志薄弱,长于思想而短于行动,甚至不能与社会环境相协调。那么为什么郁达夫会在其创作的早期形成这种独特的“变态艺术人格”呢?  相似文献   

6.
一批评的原则:女性批评与美学标准李修建:各位朋友周末好,现在网聊开始,今晚我们请到的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教授,网聊主题为“女性文学批评的原则”,下面先请李老师就该主题的基本观点作简要陈述,然后大家进行提问交流。李玲:女性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是以两性平等和谐为价值理想,批判文学想象中所存在的种种霸权意识。由于已有的文化具有深厚的男权积淀,当下的女性文学批评必然更倾向于确认文学想象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批判文学想象中的男性霸权意识。也就是说,强调两性和谐不应该以牺牲平等这个正义立场为前提,而恰恰要把两性平等作为两性和谐的前提。同时,强调平等,也要强调尊重性别与个体的差异性。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尊严上的平等,是主体性上的平等。不是抹去个性、以一种性别在文化中形成的特质来统一另一种性别。不讲差异的平等最终仍是不平等。当然,批判性别不平等是女性文学批评的价值原则。这一原则,还和美学的标准等共同构成文学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赋体文学以其特有的“大文学”魅力,吸引了古来无数文人墨客染指,以为最能见一人之才学,由此也吸引了众多摆脱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庸俗社会学和阶级论影响的当代研究者,贡献出许多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至有学者称为“显学”(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前言》,中华书局2005年版)。然对于作为赋体文学研究基准的汉赋,却一直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未见有人做集中的专书论述,即:作为一代汉人志向与文心之鲜活载体的汉赋,究竟以着何等样的文本方式、书写策略来传达体现其特有的“汉型文化”下的人格标立和心态流转,而展示其在中国文化精神史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珍珠,堪称“一代文学”。历代学者都对它做过研究。本文试图从中国先秦两汉时期辟邪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来探究辟邪文化对汉赋创作中的尚奇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女权意识,她们以女性的热忱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着共同的主题——对男性、男权社会的失望和反抗以及弘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思想。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婚姻家庭的羁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奋斗的艰辛等方面来解读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权意识,使“女权意识”不仅是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文学、社会向着完美的“双性和谐”的方向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相似文献   

10.
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在汉代它成为文学的主流,进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因而,它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被后代文学家称之为“汉赋”。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有其历史渊源,那么,汉赋的渊源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聚颂不一,众说纷纭。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因了兴趣的转移,其爱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由对古代男性作家作品的喜爱,转而对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的青睐。近年来,我先后拜读了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辉群的《女性与学》、谢无量的《中国妇女学史》以及谭正璧的《中国女性学史话》等有关书籍。之后深有感触。如若把男性作品比作大山,那么女性作品就像流水;如若把男性作品比作梅树,那么女性作品就是美人蕉。一有阳刚之气,一有阴柔之美。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得整个学园地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12.
林白以其个人化、边缘化的创作实绩,构建真正意义的女性文学诗学。她以独特的抒写对象表达对女性的自然欲望的尊重;运用“记忆联想”的方法,创立全新的叙述艺术;以特殊的女性话语超越现在的语言文化秩序。林白的写作态度及其对女性人格的别样化描写,不仅拓展了女性文学的表现题材,革新了表现手法,而且是一种有别于男性视觉的文学创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特殊的文化权力秩序制造了特殊的文学生态环境。“语丝体”散文作为这一年代最具代表性成就的散文创作,正是如此文化权利秩序下现代文学坚韧表达的结果。对于“语丝体”散文语境的着意考察,可进一步认识现代散文这一文学文体的复杂性品格,也可以使我们对于2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及审美风貌的形成根源更为理解。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特殊的文化权力秩序制造了特殊的文学生态环境。“语丝体”散文作为这一年代最具代表性成就的散文创作,正是如此文化权利秩序下现代文学坚韧表达的结果。对于“语丝体”散文语境的着意考察,可进一步认识现代散文这一文学文体的复杂性品格,也可以使我们对于2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及审美风貌的形成根源更为理解。  相似文献   

15.
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不可能源于某家作品(如楚辞或荀赋),也不是从某一种文体里演变而来,它应是多源且逐渐融汇而成的。从汉赋的创作主体及其社会效用来考察,它起源于春秋“行人之官”赋诗言志、战国纵横家之说辞;从文体本身所蕴涵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考察,《诗经》及其诗教的美刺原则影响着汉赋的创作情绪;而汉赋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则大源于《楚辞》及战国诸子文章。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家搞创作,需要多方面的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渊博的知识,当然是首先的也是最基本的修养;而精熟的艺术技巧,进步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更是缺一不可。那么,艺术技巧、思想和人格三者之间,其关系到底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说,每年通过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询问变性问题的孩子有上百人。如今,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的女性化的男生在增多。其实,男生的女性化本质上是性别感错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不难见到。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侠文学中,清代以前的咏侠诗和传奇、戏曲,侠都是作为一种特具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文学形象而出现,但清代,侠的这种独立人格在武侠小说中已不复存在,而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具有“侠气”,另一方面又具有十足的“奴性”。本文结合清代侠义小说,参照中国侠文化和侠文学,从文化传统、思想背景和小说作者对武侠题材的体制改造等方面论述了这种蜕变的原因,指出由于清代侠义小说给侠客披上的一层“追随清官”的“公案”外衣,过分强调功名、忠义,消蚀了侠的高大独立的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9.
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旧世纪之交的十来年,我国女性文学研究正在进行着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其标志是: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了“性别”。由此,女性文学文本与男性文学文本甚至历史文化语境构成的“巨型文本”,将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被纳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性别的双性视角,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的话题,回到日常生活,也许能够有效地争取两性平等对话与男女主体间性的和谐。性别视角应是双性视角,应避免对性别视角的过度阐释。论文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引入性别关键词所带来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例,阐明了以女性主体性为价值支点进行文本解读的创造性,多文本互文性解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宋词所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代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体精神。这种“人的解放”,事实上包括妇女的解放在内。宋代女女解放的评价视角,大抵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男性世界之妇女观发生了质的改变;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宋词以写艳情为主,以表现女性世界和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乃是时代化赋予的使命。宋词中普遍地表现出同情女性、理解女性,对女性以独立人格、主体价值的认识和人道的关怀,正是这种社会化思潮的折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