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成为必然,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并未伴随质量的提高,这除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客观原因以外,更多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的差异,体现在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差异上。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由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和学术能力组成,其中,职业能力是体现其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和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质量与标准观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肖化移 《职教论坛》2005,(16):21-23
高等职业教育在质量方面尚存在培养目标模糊、人才质量不高、质量与标准学术化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质量与标准本身改革的落后是主要的。高职质量标准的取向是职业标准而非学术标准,其确定的依据是技术知识论,其核心标准是职业能力而非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质量标准是指用来描述和测量学术与职业要求以及单个或全体学生的成就的最低要求。它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目的是对预期的结果的描述,是一种应然状态,不一定能够实现,而教育质量标准则是在一定范围内对知识和技能的最低要求,在这一范围之内是能够实现而且也必须实现的。教育质量标准每个人都要求达到,但教育目的却不一定,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个人并不能说他没达到教育质量标准。因此,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所培养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上,因为高职教育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都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而进行,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结点。基于上述思想,本文认为:  相似文献   

4.
试论职业教育能力课程模式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原有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一般素质、职业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纯职业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6种能力课程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形式.当前,整合的能力课程模式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原有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一般素质、职业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纯职业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6种能力课程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形式。当前,整合的能力课程模式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是提高高职课程设置质量的核心.正确处理高职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关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只有加快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培养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背景下,提高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存在着诸多差别,这种差别最终体现在两种教育类型的质量标准上。职业教育应该有其独特的质量标准,即“职业标准”。基于“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备以普适性能力、通识教学能力为基础,以职业技术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9.
加快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只有加快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培养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主要以“高技能”和“高素质”为基本内涵,以“职业能力”为要求,严格意义上是学校的内控评价标准。社会、用人单位和受教育者本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主体,就业质量是他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最直接评价。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推进高职课程体系有效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职学院内涵建设的深入推进,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成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彻底摆脱传统"三段式"学科体系对课程体系的约束与影响,在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重构立足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实际与职教学生认知学习规律的职教课程新体系,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亟待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是学生的就业率,因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学生就业力为着眼点。高职学生的就业力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结构,具体包括职业知识、能力和职业伦理素养。我们在强调对学生以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职业伦理教育。过去职业伦理教育往往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完成。这种单纯的"应然"式灌输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如意,提示我们应当重视职业伦理教育,进而完成职业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3.
电脑动画设计是职业学校近年来设置的新专业。该专业教师能力标准应该是什么、该如何开发等问题值得探讨。基于功能分析法的开发方法,认为该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应当是以传授学生学科能力及其相关知识的通识教学能力和传授学生普适性能力及其相关知识所必需的普适性能力为基础,以传授学生职业能力及其相关知识的职业技术教学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其中,教师的核心能力包括三个能力单元:美术基础、动画基础、电脑软件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定向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申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对《报关实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阐述了课程开发步骤,分析了课程的目标岗位及岗位技能,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遵循报关员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规律,以真实报关业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并基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专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了以知识结构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和基本素质标准为主要内容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相连。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应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统一计划、统一安排。使高职课程教育自成体系。高职教育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用人单位的评价是最根本的评价。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最终要落在培养学生上。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培养目标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三部分。职业基础能力与相关职业专门能力组合而成为职业岗位能力。因此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应依靠企业参与,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来完成。制定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标准,具体包括知识、技术和工作态度,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而不只是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然后根据能力去整合课程。基本素质应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教育质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高职课程设置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服务入手,分析目前高职课程设置存在职业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不足、选修课程偏少、形式和实施方式单一等弊端,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切实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别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应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实施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职业能力标准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因而职业技术教育应有统一的国家质量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和与之配套的职业资格标准;专业化的外部教育质量评估或认证,是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高文杰 《成人教育》2013,33(7):56-60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其系统由高职教育质量预设标准、培育标准与输出标准构成。高职教育质量预设标准涉及价值观取向、一般标准与具体标准;培育标准包括教育活动质量标准、教育保障条件标准和学生自塑质量标准;输出标准包括教育标准、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设计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开发形态;整合多维价值诉求;综合运用质的分析方法与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