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肖贵洞 《中国博物馆》2001,(2):58-60,57
有比较才有鉴别 ,从博物馆陈列室运用实际出发 ,比较一下天然光与全封闭人工采光的利弊 ,就不难得出结论来了。  一、陈列室天然采光的利与弊利处 :1 无价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天然光就是太阳光。太阳光是巨大的光源与能源 ,万物生长的基础 ,无价、任意索取 ,取之不尽 ,万世不竭。简单地可以分为直射光与散射光 ,散射光又称为漫射光与天空光 ,是太阳直射光遇到云层或遮挡物而漫散出来的光。2 光谱全 ,真实反映文物的原貌 ,效果好太阳光中的电磁波最全。含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 -射线、宇宙线 ,可见光中有红橙…  相似文献   

2.
阳光明媚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但光线中的某些因索却对档案有着致命的损害.它们对档案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光的热效应和紫外线对档案载体和字迹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没有光就不能照相,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我因早期摄影家刘半农曾说“光是画(摄影)的命脉”,摄影历来就有光绘画之说。光线对新闻摄影来讲,有两种重要的作用,一是解决胶卷的感光需要;二是决定画面的造型。前者是要用一定的光线,使感光材料的胶卷得到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外界的景象如实地纪录在胶片上,拍出清晰的照片;后者则是决定画面的视觉形象,摄影画面的线条、影调、色块、明暗,都是由于不同的光线照射而决定的。每种胶卷都有一定的感光度,在什么光线条件下用多大光圈,是有一定规津的,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所以这里就不谈了。至于后者就比较复杂了,因为由于光线的巧妙运用,可以把黑色的物体拍成白的,同时也可以把白的物体拍成黑的。可以把蓝的大海拍得明亮夺目,也可以拍得平淡灰暗,甚至拍成墨黑沉重.可以运用光线照射的不同角度所产生的不同投影,拍出不同的线条和不同的影调。可  相似文献   

4.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07,(10):I0002-I0002
摄影是用光线来作画。光线的运用决定作品的影调层次。自然光是最理想、最美的光线,自然光照射下的景物影像最适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一天中阳光的照射方向不断变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造型光。这幅《披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研制完成的我国首台太赫兹安检仪,在5月8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上正式对外亮相。太赫兹是一种波长介于红外线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轻易穿透衣物,人体自身会产生这种电磁波并向外辐射。这台"博微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就是通过被动接收人体发出的太赫兹波,经处理转换后,形成人体的二维太赫兹"快照"。当人所穿衣物中隐藏有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人们把报纸、广播、电视分别称为“文学媒介”、“声音媒介”、“视觉媒介”。电视声像并茂,使人们获取同量的信息时要比广播和报纸舒适省力。一些新传播媒介更上一层楼,将文字、声音、图像集于一身,加之有选择的自由,人们可以更舒适省力地获得信息。同是为了获取信息,人们自然更容易更乐于接受舒适省力的传播媒介。于是,“疏远活字”的倾向在日本日趋严重,日本报界就提出了“报道视觉化”、“版面视觉化”、“视觉化时代”等概念。视觉是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笔者以为,日本报人提出的“视觉化”中的“视觉”的语域同“视觉”一词的基本涵义并不完全吻合。但其用意不难理解,即提倡报纸的报道应该更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7.
光是摄影的基础。摄影就是用光来记录形象、记录影调、形状、轮廊、色彩、结构等等。可以说,没有光就没有摄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光通过照相机摄影镜头,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影,再通过显影、定影等加工制作工序,最后制作成一幅摄影作品。所以也有人称摄影为“光画”。下面我们把光线的分类作一简单介绍。光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光。它包括室外自然光和室内自然光,另一类是人工光。它包括各种摄影灯光、舞台灯光、万次闪光灯等。我们先来研究室外自然光。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光就是它的生命之所在,是它拍摄的必要条件。有了光,才能塑造场景、营造氛围;有了光,才能表现人物形象。所以,本文针对在电视摄像中对光线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张荫泉 《新闻窗》2014,(1):58-58
广播是让人们通过耳朵听有声语言来了解新闻事件的,被称为单通道新闻媒介,所以,通常把由广播获取信息叫做“听广播”;电视是让人们通过眼睛和耳朵两个感官双向了解新闻事件的,被称为双通道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媒介与广播等新闻媒介相比,其特点是声像并茂,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画面。但是,它的优势在于主要依靠视觉形象,也就是画面来传递信息,表现主题。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樊园芳 《新闻窗》2013,(4):40-41
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媒体激烈的竞争,推动了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传播与推广,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从阅读文字到阅读画面,人们将迎面而来的视听时代称为“视觉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1.
许笑松 《青年记者》2006,(16):82-83
视觉文化不只是视觉艺术,凡是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张舒予教授在《视觉文化概论》一书中对视觉文化的定义为:“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1]因此  相似文献   

12.
当前报纸版面创新特征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鹰 《新闻窗》2008,(4):112-112
新时期报纸版面创新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编辑思想的转变:重视导读和策划;②编排方式的转变:模块结构称为主流,图片由“配角”转为“主角”,标题更加突出醒目;③视觉效果的转变:由平面到立体,追求视觉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电视是一种“声像结合、视听兼备的现代化传播工具”,电视节目“一般是以视觉形式为主的”,它“主要是给观众看的”,虽然在许多电视节目中,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主导作用),但无论如何,这种语言总是需要与图像、画面,甚至音乐、音响相互配合而存在的,所以,有声语言与图像、画面相和谐,兼顾到“视”  相似文献   

14.
谁精谁不精?     
要说中国的企业家变精了,这我相信。光在如何搞“营销”上说,他们就能把广告做到卫星发射场去,这是可以见出“精”之所在的。非但如此,一切可以想到的地方,企业家几乎都有办法做出花样翻新的广告来。企业家固然可以“精”到将广告做到一切好地盘去的程度,然而有些地方不宜于做广告也是显然。比如天安门城墙,固然有着良好的“广告效果”,但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不容许有“视觉环境”的污染,这是“坚持没商量”的。倘若在天安门城墙做起广告,确实显出企业家的精明,但恐怕同时也就显出了批准者的不精明,这可能用不着“因为……所以……”的论  相似文献   

15.
平常心、责任心、事业心这“三心”,是我从做人、做事到干事业这个顺序排列的。我觉得,人活在世上,第一位的是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干事,干出大的事业来。 记者这种职业,有时被人称为“无冕之王”。在我看来,这种“无冕之王”是没有的,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记者的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倒是真的,可以想做自己认为可做的事,当然这必须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行。所以,我认为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学好做人。  相似文献   

16.
浅谈[厚题薄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录 《新闻与写作》2001,(2):18-19,20
“厚题薄文”乃大势所趋从“无题有文”到“薄题厚文”再到“厚题薄文”,这就是我国古代、近代、现代报纸版面上稿件标题所经历的过程。自邸报(唐代)至京报(明代),都是“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按日期分条陈事,条条相接,起始和终结都不加区别),所以说它“无题有文”。19世纪后期,我国报纸版面上出现了“一文一行题”式的稿件,所以说它“薄题厚文”。20世纪30年代,我国报纸版面上出现了“一文多行题”式的稿件,所以说它“厚题薄文”。显然,这里所说的“厚”、“薄”,有时表现为字数、行数的多少,有时表现为字号、字体的…  相似文献   

17.
李卫召 《大观周刊》2011,(16):225-228
“陌生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中尤其是诗歌语言中,是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一个核心问题,后被布莱希特等戏剧家应用到戏剧中,进而延伸到其它各个艺术领域,发挥了奇特的效果。通过分析研究“陌生化”在视觉传达中的体现及作用,确认其在视觉传达中的视觉共鸣,进而引起视线关注的功能;可以得出对“陌生化”理论的研究,能有效地提高和丰富视觉的趣味性,进一步揭示视觉艺术的生活来源性、阐释视觉媒介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性、有效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談邸报     
“邸报”是中阔古代的宫廷官报。在歷史文献中,它有时被称为:“邸鈔”、“閣鈔”、“朝报”、“雜报”、“条报”、或“除日”。因为这种官报大多在首都出版,所以又通称为“京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紀汉武帝初年,中国就出現了这种被称为“邸报”的宫廷报紙,它們是一种由地方藩鎮派駐在首都的“邸吏”,用竹簡把朝廷的命令傳报給地方的官报。  相似文献   

19.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镜头接收光线,然后被称为CCD(电耦合元件)的摄影元件(有时也使用CMOS传感器)将所接收的光线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电信号作为数据记录到内置存储器和存储卡中,在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中,像素数、摄影元件、变焦倍率和镜头亮度这几个技术指标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所以新闻素材必须到现实中寻找,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新闻采访搜集新闻素材,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却“得来全不费工夫”,机遇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采访中的机遇,可以理解成能获取高价值新闻的机会,如:采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采访重要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事迹等等,能有这样的机会并将之成功地报道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种幸事,它有时可以让人“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