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语文文言课文中,有不少由两个文言单音词连用组成的词组或文句中挨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恰与现代汉语的某一双音词同形。这些文言词组和两个挨在一起的文言单音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文言双音词;翻译时则容易误按现代汉语中与之同形的双音词的意义去翻译,造成对文意的曲解。对这种语言现象,教师在讲课时应经常强调说明文言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  相似文献   

2.
《论语》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双音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双音词多。汉语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本文对《论语》的双音词进行专题研究,统计总结双音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结构分类以及双音词的词类,并对有关词双音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不少文言成分。就拿我们日常所用的成语来说,古代汉语的词义及语法特点在成语中都有所体现,结合成语,学习古代汉语,乃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古今词义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即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许多古代单音词的词义到了现代,只成为双音词的一个词素了。如古代“顾”的“回头看”义只保存在现代双音词“回顾”  相似文献   

4.
韦昭注对《国语》的训释展示了汉语词汇从单音走向多音(主要是双音)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为在直训中把单音词训释为双音词;在串译的过程中把原文的单音词变成双音词两个方面。韦昭注中的双音训释词从构词方式来看,主要是同义、类义联用式复合词。从原文和释文的对比来描写汉语的双音化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现代汉语中一些变成了双音词。如“齐师伐我”,四个字就是四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这些单音词变成了相应的复音词。对译起来是“齐国军队攻打我国”。掌握这一规律,对阅读文言文很有帮助。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古代汉语的词汇当作现代汉语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玩代汉语以双音词、多音词为主,随着汉语的发展,一些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已经凝固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了,其中有些词的使用频率又较高,这样,在古文翻译中容易将一些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误从为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使用频率愈高愈容易产生误解,如: 杜甫的《兵车行》:“禾生垅亩无东西。”这里的“东西”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当“物品”讲。按此理解,很容易将杜甫的诗句误译成“田地里什么都不长,一片荒芜”。实际上,杜甫诗句的“东西”是两个单音词,即表示方位的“东”与“西”。杜甫诗句的意思是禾苗…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文言课文里大量存在的古今形同义异词语中,有一种由两个文言单音词连用组成的词组或挨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恰与现代汉语的某一双音词同形。对这类词语,学生很容易误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翻译,造成曲解文意。因此,教师应当特别重视这类词语的教学。兹将初中语文二、四、六册中的这类词语逐册按课列举并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主要是双词音)为主。这是古今汉语柱词汇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重视古代汉语的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区分,并且洞察现代汉语在这方面与古代汉语的相承关系。下面从词语意义和词法结构上,分三点来谈谈: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并列双音词来源于同形短语,但就同叉并列双音词而言,其形成并没有经过一个短语的阶段,而是在浞语词汇双音化的驱动下,在并列构词的类推作用下,通过同义联想并联两个同义单音词实现的。文章主要讨论同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条件、构成模式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词语素在语义上相近或相似,但在表意功能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以“愉快”、“背叛”为例,通过对语素“快”、“背”历时的语素义发展情况和共时的语素构词能力分析,发现由于在同一汉字下记录多个语素,同形语素的表意受到同形单音词的影响,在双音词的表意功能不显明.  相似文献   

11.
魏小娜 《师道》2011,(9):25-25
教学案例《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我在澳门教(两小儿辩日)》,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其教学的触角探向了“语言教学”这一崭新的文言文课程内容。执教者紧扣“古代汉语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的汉语言特点,从语言现象、语言运用实际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母语中走了一趟,真真切切地了解了汉语言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学习古代汉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词汇问题。由于语言的不断变化,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突出地表现在词汇方面。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旧词逐渐消亡,新词不断产生;第二,由古汉语的单音词为主发展演变为现代汉语的以双音合成词...  相似文献   

13.
双音化小议     
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量古代的单音词变成了现代汉语的语素用来构成双音词,如“谢”就可构成“谢忱、谢绝、谢礼、谢幕、谢谢、谢罪、谢恩、谢意、称谢、酬谢、辞谢、容谢、代谢、道谢、凋谢、多谢、感谢、叩谢、萎谢、致谢、拜谢”等二十多个双音词。第二,多音节的词组,往往凝缩为双音词,特别是表示事物意义的名称,可以抽取其中的两个主要成分构成简称,如“科研”(科学研究)、“知青”(知识青年)、“纪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全总”(全国总工会)。第三,多音节的音译词  相似文献   

14.
《诗》毛传单音词经过双音化,到郑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受同步引申的影响,双音化之后的词以并列式双音词为主。次序不固定是双音新词的特点之一。划分并列式双音词,需要多参照一些标准。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高频词中单音词占很高比例,而且一个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它是单音词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发现,连词中置于句首用于连接小句,充当篇章主位如"可是""如果"等一类连词不符合这个规律,虽然它们使用频率极高,却有着强烈的双音化倾向,此类高频词中双音词所占比例极高,这主要是由现代汉语双音节音步的韵律特点造成的.另一类不作篇章主位的连词双音化倾向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怎样教会学生翻译文言文单音词,而现代汉语则多用双音词,翻译时,要变古汉语的单音词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可教学生采用组词的方法来翻译文言文。组词的方法有两种:①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如:师→老师。②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  相似文献   

17.
猜读法可以帮助你粗解文意;运用得当,还可以比较精确地解释字义和文意。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运用“猜读法”,有利于训练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而,作为一种辅助的读书法,猜读法还是值得探讨的。猜读法的“猜”,不是胡思乱想的瞎猜。它是根据古文遣词造句的规律,以及上下文意,运用已掌握的古文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去理解未知部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猜读法的一般规律,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把古文中的单音词推演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多音词,然后择其能贯通文意者猜定。古汉语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其双音词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示]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要力求做到“信、达、雅”,也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文句通顺、生动、优美,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并保持原有的语气。译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先按原文的词义来翻译,字字落实;如果这样译有困难或不通顺,就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翻译。具体的译法是:(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和人名、地名、官名、帝号、朝代、年号,其他专有名词等,可保留不译。(2)增。把古代汉语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不要把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误为现代的双音词;不要用今义解释古今同形异义词,造成曲解;也不要把双音词中的偏义复词当作全义。同时要增补句中的省略成分。(3)换。古今词语虽相同,但是如果意义已变,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来表示原词的意义;有的词现已不用,也得换上相当的词。(4)调。如遇到谓语前置等倒装句式,翻译时就要按现代汉语规范调整词序。(5)删。有的文言虚词只起某些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现代汉语中也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就可删去不译。  相似文献   

19.
在古汉语词汇海洋里,有两种词形、词义须细心辨析。一是古代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很容易与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词相混;二是古汉语里的一种“双音偏义词”很容易误认作两个单音词。稍不留意,“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  相似文献   

20.
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复合词大多是由词组词汇化凝固而成,词组词汇化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语法化过程,即由短语词或词组演变为词。就语义而言,由单音词合成的双音词体现了一个由词组或短语词义逐渐凝固成词的变化过程。语文词典,尤其是大型语文词典,在收释由自由词组凝固而成的同形复合词时应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其古今演变的线索,揭示其词汇化过程,反映出汉语词汇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