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第一、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为其服务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在分析服务业特点和云南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基础上,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云南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基本原则和相应的政策。尤其强调近期云南要优先发展静脉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这三大产业。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应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规划指导、调整经济结构及加快技术创新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呕需理论、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但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认识偏差,技术障碍及研发能力差,以及缺乏相应配套的制度支撑体系等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克服障碍,构建并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体系,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模式,是对人类的生态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集合体。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 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和转变。因此,有人称德国的循环经济为垃圾经济。到目前为止,德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到1996年。这是一个从强调废弃物的末端处理到循环经济模式被正式确认的探索转变过程。第二阶段.从1996至今,这是循环经济大规模开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目前,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凸现;围绕如何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介循环经济主要优势的基础上,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强调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从源头上和过程中控制污染,对经济活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循环经济的提出解决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适应大时代背景的创新发展模式。将视角定位在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上,目的是分析归纳我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运行与发展状况,为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策略。分析了滨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到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归纳总结出符合滨州市农业发展的新型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症结。为解决这一症结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循环产业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认为循环经济是循环生产企业、循环生产行业和通过循环生产对现有行业的改造三个分工层次的整体。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外部文化和政治压力导致的企业内部分工细化的结果,而循环企业的发展动力仍然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目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循环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只有着眼于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才能真正消除资本作为物质生产力代表支配生产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实践中以此为原则发展循环产业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分工形式,并以此不断改造现有的其他行业,最终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发展伦理的视阈,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冲突,影响了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发展,也因此左右着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经济体予以伦理定位,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建构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伦理关系,从发展伦理的视角反思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内涵,有利于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这既可避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悖论,也不至于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  相似文献   

13.
初步探讨新经济发展周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新经济发展周期的特点,认为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市场的供求脱节,造成空前庞大的投资过剩和生产过剩,必然出现经济发展周期,并且认为新经济发展周期具有波动的微波化、竞争性强和周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缓解资源压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途径为: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秸秆、粪污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局和趋势,政府必须做好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并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法律制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为此,必须对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寻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为民营经济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场2009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到2010年房地产周期将随经济周期重新进入上升周期.房地产企业应从在房地产周期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反周期投资;把握市场热点,研究市场低迷时依旧热销的楼盘;保持相对稳健的财务策略,融资渠道多元化;根据区域房地产周期的差别进行开发项目布局;用宏观经济周期判断房地产周期多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技术创新的产生与资本增殖的需要密不可分.随着资本积累和剩余资本的大量出现,资本主义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以吸收经济剩余.技术创新的周期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技术创新围绕着资本增殖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其社会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技术创新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仍不能克服经济增长的低速和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曲线与经济曲线有显的正相关。在同一教育发展周期内,经济和人口的波动更多地影响到教育规模,而不至于严重破坏教育结构,当经济恢复活力教育规模又开始扩展。教育的衰落总是发生在堪称盛世的大王朝后期。在教育结构重建期,经济和人口的波动给教育带来的破坏极大,以致教育长期难以振兴。教育的兴盛并非一定要等到经济繁荣之后,东汉初与唐初教育的兴盛最可示例。中国古代教育有利于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维持,并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家庭生命周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行为是农业经济的微观基础,而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对福建省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的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徽市场体制改革方面进展缓慢,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安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建立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建设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环境,构建相互联系与耦合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