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颖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175+77-175,77
所谓敬语意识是指人们对敬语价值的认定、使用敬语的心理及遵循的原则。随着日本社会的高度文明发展,现代日语敬语是不断朝美化方向发展的。而敬语接头词"お"作为美化语的使用范围的过度扩大,是对"お"自身用法的忽视,同时也是一种敬意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美化语顾名思义就是指令人听上去很优美很文雅的一些表达方式。日语中的「おN」「/ごN」这一结构正是属于美化语这一范畴。但「おN」「/ごN」在日语中使用频率之高,令许多学习者无从下手,"到底什么样的名词之前才可以加这两个接头词?"这一疑问一直困扰着日语学习者。主要利用语料库的大量数据和词例对「おN」「/ごN」这一构成作以简单的整理和统计,期望对学习者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朱珠 《科教文汇》2014,(11):122-123
敬语是日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敬语由过去的“绝对敬语”、“阶级敬语”转变成了视场合、视人际关系而变化的“相对敬语”、“社交敬语”。关于敬语的使用情况,很多学生都会这样回答:完全没自信使用敬语;使用方法不是很清楚。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认识到敬语在社交中的重要性并希望自己能扎实地掌握好敬语。本文以在日语教学中的敬语表现教育的实践为依据,以《敬语指南》为指导,阐述本人关于敬语教育课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新平 《内江科技》2007,28(6):21-22
日语中的敬语是基于社会关系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如何恰当地使用敬语是日语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日语学习中要避免敬语使用的盲目性,应根据立场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待人言语表现以及在与尊敬人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动作、行为上才使用敬语形式,另外还要避免敬语的过多使用,如二重敬语等敬意过多、敬意滥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习者在日语接尾词-的使用上,无论是从机能方面,还是从意义方面都很难把握。在实际的使用中,经常出现误用,特别是受母语的影响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些使用错误。本文举出了接尾词-的的一些常见误用及其产生的原因,准确地了解其表现和产生原因,对我们掌握和运用日语接尾词-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瑾 《科教文汇》2009,(25):166-166
本文以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各种日语学习者常见的敬语误用实例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错误原因的分析,探讨并总结出在日语敬语的学习和教学中应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日语接头词「真」与后续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等构成一个独立单词时,除了发生连浊现象以外,还发生添加促音、添加拨音等语音变化,使词汇的读音变得十分复杂。本文以接头词「真」构成的词汇为对象,从连浊、添加促音、添加拨音角度分析了构词的音韵形态和语音变化对其词形与语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话题涉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关系,对他人表示尊敬和礼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对日经贸活动中,敬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敬语误用的情况,希望有助于大家对日语敬语的理解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蔡桂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08-308,310
敬语是日本人待人接物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日本人特有的等级、内外的观念。为提高日语学习者正确理解与掌握商务活动中的敬语的使用方法,对商务交际中常用敬语的各种表达方式进行剖析,通过对敬语句的系统研究,得出了敬语是一种在对话的双方之间保持“车距”的艺术性语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助动词"たい"接意志动词的他动词表示愿望时,动作的对象用格助词"が"还是"を",是日语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主语省略主要是通过动词词尾的变化以及词汇用法,表达出内外有别、授受关系的利益双方、尊卑关系以及社会地位的高低等三方面的要素。只要掌握了主语省略的规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言中隐含的丰富信息判断出省略的主语。本文从会话场景中人称代词的省略、具有人称指向意义词汇的主语省略、授受关系中的人称代词省略、具有"人称暗示"敬语的人称代词省略这四大方面出发,对于教学中日语主语省略问题的教授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渠海霞  孟永超 《科教文汇》2009,(34):271-272
敬语是我们在学习日语中常常遇到的难点之一。日语敬语难就难在除了各种语法规则之外,它还包含了深厚而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很多时候语法上没有错误的敬语句子从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来看却并不恰当。本文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敬语使用例句,它们多是我们常常使用的,但从语言表达习惯和敬语的深层文化心理来分析却存在着诸多不当之处,文中对其一一做了解析,并给出了较为妥当的表达方式,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亓琳 《科教文汇》2008,(8):185-185
本文从文学作品中比较日汉自称词的使用差别,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首先从使用频率上得出日语自称词比汉语自称词使用频度低,其次从授受关系,劝诱表现,寒暄语,敬语等四方面来分析产生这总频度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学作品中比较日汉自称词的使用差别,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首先从使用频率上得出日语自称词比汉语自称词使用频度低,其次从授受关系,劝诱表现,寒暄语,敬语等四方面来分析产生这总频度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汪洋 《科教文汇》2009,(15):239-239
在日语的学习中,敬语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部分,使用中人们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而错用、误用,甚至滥用。于此对敬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防范敬语使用错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的学习中,敬语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部分,使用中人们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而错用、误用,甚至滥用。于此对敬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防范敬语使用错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交际日语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习惯是敬语表达,其次是间接语言表达.如果忽视这种来自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在交际中便会出差错,甚至产生误解与摩擦.  相似文献   

18.
陈健美 《科教文汇》2013,(14):118-119
概要所谓的敬语,就是用来表达说话人认真谨慎地对待了听话人以及话题中出现的"尊敬的人"的语言。那到底谁是"尊敬的人"呢?这是根据场合不同就不一样的。关于这问题虽然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总而言之有一些规律的。掌握好这些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经贸日语场面的对话,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用错敬语了。  相似文献   

19.
美化语顾名思义就是指令人听上去很优美很文雅的一些表达方式。日语中的「ぉN」/「こN」这一结构正是属于美化语这一范畴。但「ぉN」/「こN」在日语中使用频率之高,令许多学习者无从下手,“到底什么样的名词之前才可以加这两个接头词?”这一疑问一直困扰着日语学习者。主要利用语料库的大量数据和词例对「ぉN」/「こN」这一构成作以简单的整理和统计,期望对学习者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交际日语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习惯是敬语表达,其次是间接语言表达。如果忽视这种来自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在交际中便会出差错,甚至产生误解与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