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学蛙泳时,呼吸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呼吸是一个教与学两方面共存的难点。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地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对一个教师来讲,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初学者胆量、力量、理解力又相差很大,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一、蛙泳教学训练在整个游泳教学训练顺序中的位置先教蛙泳的优点足动作结构方法比较简单,打腿、臂划水动作的节奏不是太强,配合起来比较容易,容易使初学者体会到浮力,减小心理恐惧,而且蛙泳是仰泳和蝶泳的基础,弱点是蛙泳的呼吸动作较难掌握,初学者很难一时游得时间长、距离远。一旦掌握基本动作,初学者就能迅速长游,很快掌握踩水,弱点是技术结构复杂、动作方向较多,腿的动作不易掌握,动作的不准确、配合不协调将使初学者下肢下沉。二、蛙泳教学训练的顺序一般对蛙泳的教学顺序是腿  相似文献   

3.
怕水心理是游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围绕这个主要矛盾,本文设计一个游泳自然法教学模式,使初学者按照教学步骤学会了游泳,而不会有强烈的怕水心理刺激,教学安全性自然得到提高。 第一阶段:陆地学习正确蛙泳动作技术,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为在岸上做动作不存在怕水心理,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蛙泳动作分为腿、手、呼吸配合,第一次课多化时间把所有蛙泳腿和手动作教给学生,教学重点是蛙泳腿,教学关键是学生在岸上的动作一定要准确而且要熟练,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下水后不会忘记动作的要点。其次,在教学…  相似文献   

4.
轩小军 《游泳》2008,(4):49-50
在对初学者游泳教学中,蛙泳是最常见最先教的泳式,其理由是学会蛙泳便可长游,且呼吸简单,游起来轻松。但由于蛙泳腿部动作复杂,划臂动作幅度较难控制,且臂腿配合节奏不易掌握等,又是最难教最难学的泳式。在蛙泳教学中,我们还受到游泳池水深度的影响,深水区教学与浅水区教学在教学程序和方法上就有很大区别,深水区教学通常采用“绳索牵拉助力法”和“深水浮具法:但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都要受到一些约束和限制,同时也给不断探索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蛙泳教学中常见错误的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荣 《体育教学》2006,(3):61-61
在游泳初级教学中学习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认同的,由于蛙泳身体位置平稳,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学者的怕水心理。但是与其他三种泳姿相比,蛙泳技术却是相对复杂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技术动作,还要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发现错误,找出原因,运用有效的方法改正错误动作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多年游泳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初学者在学习蛙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1.蹬水不翻脚形成原因:1)动作概念不清。2)柔韧性差,本体感觉较差。纠正方法:1)运用通俗易懂的、形象的语…  相似文献   

6.
<正>蛙游是最古老、最实用的一种泳姿。由于动作省力,呼吸简单,因而很受游泳爱好者的青睐。笔者通过多年游泳教学的经验,根据初学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学习蛙泳的计划,学生按照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练习,能够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7.
游泳作为一项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参与的运动,人们对游泳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群体的安全问题。本研究尝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蛙泳初学者常见的错误动作主要是蛙泳划手、蛙泳蹬腿不规范、蛙泳呼吸及完整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研究结果对济南市小学生蛙泳初学者避免错误动作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军  陈永欣 《游泳》2001,(3):20-21
高校女生由于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导致学习各阶段的学时数相对缩短 ,学习过程中出现胆怯、惧水等心理障碍。在基本掌握技术动作的前提下 ,经常采用憋气和不连贯呼吸的形式完成动作 ,一定程度上说明她们仍未能真正掌握游泳技能。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区间内更快地掌握游泳技能 ,保证游泳教学各环节的合理衔接 ,呼吸技术将起到关键作用。一、现状分析1 .调查表明 ,我校大部分女生在蛙泳课程学习之前从未下过水 ,对于学习游泳缺乏足够的信心。而初学者本身又不会克服和利用水的浮力、阻力和压力 ,会在水中站立不稳 ,呼吸困难 ,有…  相似文献   

9.
张茂盛 《游泳》2009,(6):56-57
有人说,学会了呼吸就学会了游泳,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呼吸是蛙泳教学中的难点,应贯串于整个蛙泳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上、下肢的分解动作,还是完整的动作,都要配合陆地站立的呼吸练习、水中站立的呼吸练习及俯卧水中的呼吸练习等,经过一定的练习步骤,才能使学生较快地突破蛙泳呼吸的难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少儿蛙泳培训班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运用强化呼吸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法.能够激发少儿学习游泳的兴趣,有利于蛙泳完整技术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游泳教学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我国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而在游泳教学中确定以哪种泳式作为初学者的第一泳式,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长期以来,对儿童少年游泳教学中泳式顺序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作为普及之用,应先教学生蛙泳,然后再教其他泳式;也有人认为为了培养游泳运动员应先从自由泳教起,随后再教仰泳、蝶泳,最后教蛙泳。他们认为自由泳、仰泳、蝶泳动作相似,能很快学会四种泳式;还有人提出以仰泳为第一种游泳教学泳式,其理由是能使初学者在不考虑呼吸问题时,学会这一泳式,同时他们还认为仰泳与爬泳、蝶泳在动作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技能相互  相似文献   

12.
滕云 《游泳季刊》2007,(3):41-42
蛙泳是最广泛被运用的游泳姿势,蛙泳较其他泳式浮力好、平衡好,易于长游和身体锻炼,因此初学者大多数都首先学蛙泳。但蛙泳手腿和配合动作复杂,尤其是腿部动作难掌握,所以蛙泳教学应特别注意方法的选择、设计和组合,方法得当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蛙泳技术动作的特点,蛙泳技  相似文献   

13.
凡初学游泳者都是先从蛙泳开始学起,一般情况下,教练员们也都按此方法教学。但是,很多初学者学习蛙泳时,不能尽快掌握蛙泳技术,其腿部动作及划手动作非常不规范,需要经教练员反复讲解动作及耐心纠正其蹬腿、划手时的错误。多数教练员甚至让初学者戴上游泳圈及漂浮物在泳池中漂浮,这样初学者学起来非常慢。为了让初学者尽快地掌握游泳技能,并为其下一步参加游泳队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介绍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仰泳速成法。其具体教学步骤有四点:  相似文献   

14.
曹文贺 《游泳》2011,(3):71-71
首先,蛙泳的呼吸比自由泳简单,适合初学者练习,而且在初学游泳时,都会在泳池边进行换气练习,而这种练习基本上是仿照蛙泳的呼吸。  相似文献   

15.
王嘉辉 《精武》2012,(18):27-27,29
本文通过对游泳初学者,在学习蛙泳的过程中,学生对游泳知识的缺乏了解,加上各人身体素质存在的差异等问题,造成的在学习蛙泳的时候,腿部动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及纠正方珐,希望在游泳教学中能起到借鉴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正>呼吸是蛙泳教学中的难点,很多人因为没有掌握呼吸的方法而无法进行长距离游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能使学生较快地突破蛙泳呼吸难关。  相似文献   

18.
宋军 《游泳》2002,(6):26-26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少年儿童学习游泳的人数越来越多,且年龄也有逐渐偏小的趋势。我们教研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每年的署假举办少儿游泳班,主要从事蛙泳的培训,少数提高班的学员在学会蛙泳的基础上,可选学自由泳和仰泳。综观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觉得少儿学习游泳,不管是哪一种泳姿,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气”——及呼吸问题,因为呼吸问题不解决或呼吸节奏紊乱,其它的技术动作就很难保证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现以蛙泳为例,讲讲少年儿童蛙泳教学在呼吸这一技术环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从憋气着手,习惯水对口、鼻…  相似文献   

19.
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的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陆地模仿呼吸练习:在初学者未下水前就明确指出水中呼吸与陆  相似文献   

20.
蛙泳的呼吸是以嘴巴为主,鼻子为辅。对于初学者,基本要求鼻子不参与呼吸。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初学者提高呼吸能力、掌握蛙泳基本技术、提高游泳技能的关键。而初学者在学习和练习初期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这对初学者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是一种极大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训练经验,对"呼吸困难"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并介绍一些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纠正与练习方法,与广大教练员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