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海撷英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点燃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建立融洽情感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的本质体现;爱,是情感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则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利用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激  相似文献   

2.
以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为基础,从重视师生情感关系的建立和融洽,把爱作为师生情感关系大厦的基石,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上的人格平等,以及把对话作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其理论对于构建和谐师生情感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班主任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而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热爱。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了师生间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亲其师信其道”,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课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师生之间的情感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加深、巩固和升华,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做到热爱优生,也要热爱差生,热爱学生的优点,也要热爱学生的缺点。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作为情感载体,处处表现出“爱生如命”的崇高思想感情,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对教师信任和热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心理呼应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中有情,情中有教,师生教与学产生心理共鸣,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无可比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相似文献   

6.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班主任事业的“活水”,是拉近学生之间距离、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产生教育力量的源泉.本文围绕爱的教育论述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圣君 《文教资料》2010,(30):64-65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而且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感交流活动,营造一种情感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真心相待、真诚沟通。从而促进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本文从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完善自我,以形象魅力吸引学生;教之以情,激起共鸣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效果。而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爱。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是师生沟通的纽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创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增强教师影响力的催化剂,情感激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爱能够转变一个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离开了爱,一切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深入探讨愉快教育的基本途径,并从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明确,对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提高教学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一、爱学生是愉快教育的基础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爱学生能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移情效应。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它以情感活动为中介,把对象和主体联系起来,并且贯穿过程始终。如果把情感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必然会使教育陷入一种枯燥乏味的境地中。师生关系和谐,情感的相互交流,学生爱教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孙广会 《考试周刊》2009,(24):151-151
作为教师对自己使用新教材的体会应各有不同,掩卷思量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深刻地领悟到,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教育的民主性的重视,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学生角色定位,它要求教学必须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爱相伴随。即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教育活动在情感交流的音符中奏出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12.
吕炳祝 《中国教师》2010,(18):52-52
<正>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富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是每个教育者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师生情感融洽的前提,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慈祥的笑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那么,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较好的交流沟通,就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会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基点:师生交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一、用"爱"营造情感氛围,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每位教师都懂得爱学生的重要性,可却不一定人人都会爱,因为这需要用心、用情去爱。只要教  相似文献   

14.
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挚的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只有“情通”才能“理达”,情通理达才会心悦诚服,从而达到引导、帮助、解惑、教育的目的。可见,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它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键是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能转换成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有效的学习。一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教师必定为学生所尊敬,而尊敬教师的学生也会顺应教师期望,以高度热情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才会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班主任有了爱,才会在班级中建立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融洽,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全面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把热情和期望专注地投入到其所要塑造的学生身上,就会激活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积极的爱的“双向体验”。这种特殊的“言传”与“身教”,十分有效地沟通师生间的情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信任,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都得到  相似文献   

18.
匡其敏 《课外阅读》2011,(6):268-268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加以培养的结果”。这句话道出语文教学的真谛。如果教育不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的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 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联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教育,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师生之间要以“情”为纽带,缩短心理距离,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传播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面对新世纪教育观念的转变 ,最终还是离不开“情感教育”这一关键环节。那么 ,作为班主任 ,应怎样开展“情感教育”进行情感体验呢 ?  将“爱心”渗透在班级情感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 ,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人际关系融洽、充满人情味的班集体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情感陶冶 ,培养其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我在班级刚组建时 ,便向学生提出“爱我校园”、“今日我以我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等口号 ,以唤起学生爱的意识 ,教育学生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要相亲相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