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有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甚至教师、甚至博导,写出字来没法看!”2008年11月30日,周有光、许嘉璐、欧阳中石等学者围坐一堂,在“汉字?书法?文化高层论坛”上,谈及当前汉字书写的窘况,似乎都有些激动。许嘉璐回忆起自己上大学时的情况,“连学校办事员书写的通知都非常漂亮”,到文化、教育部门做事,“写好字”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有学者则对中国书法界提出尖锐批评,指出一些书法家没有担负起社会责任也是全民书写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然而,这里面有没有教师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2.
【适合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师生评价等方法,学生能端正、匀称地书写“双”“林”“比”“哥”“多”“炎”等叠体字,初步把握叠体字的书写规律,领悟其书写要领。2.在书写叠体字的过程中,体验汉字的形体美,感受祖国灿烂的汉字文化,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世界上流传至今唯一表意体系的文字。到现在它依然魅力无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因为它包蕴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影缩的方式传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字是汉字中的重要一员,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它排在第一部第一字。从“一”字及与“一”字相关的“天”、“元”等字的含义上,我们可以透析出汉字不单单是一种书写符号,它更多展示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更多地传达着中华文化的感性与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育艺术》2007,(12):F0002-F0002
提及“永字八法”,凡学习书法者,无人不晓,它指的是汉字基本笔画书写练习中,“永”字涵盖了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个笔画,是练习汉字基本笔画的最好范字。通过书写这一个字,就可以掌握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为书写复合笔画、其它各种结构的汉字打下基础。它好像是学习声乐前的发声练习、体育比赛前的活动准备。每当写书法作昂前,或买支新钢笔试用时,好多人都喜欢写个“永”字来看书写工具写的姿态是否到位,它更是专家考核一个书写者基本功是否到位的首选例字。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单位、分类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种用来记录汉语、反映汉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义音形视觉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符号性是第一位的,表意性和表音性只能居于其次。字位(“汉字位”的简称)是汉字研究的基本单位.字位变体是字位的具体表现.分为典型变体和非典型变体:字素是字位的构成要素。根据汉字的形义是否统一.我们可以把汉字分为形义统一的表意字和形义不统一的假借字(或记号字)。汉字具有记录汉语、蕴含汉民族文化和反映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肖瑞红 《读写月报》2022,(12):17-20
<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个个方正、端庄的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直接有力的传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从小学写汉字,写好中国字。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编排的“书写提示”栏目,旨在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促进写字目标的达成。“书写提示”强调重视汉字书写,打好写字基础,既为写字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让写字教学的开展明确了抓手。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教学是低段教学重点,一年级作为小学初始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启蒙开智、  相似文献   

7.
一、考查新趋势汉字起着传承文明、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正确书写汉字是对高中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大部分省市都十分重视考查“正确书写汉字”,而且选料范围有所拓宽。2004年之前,“正确书写汉字”考点选择的语料仅是二字和四字词语;2004年之后,三字词语和多字熟语进入命题者视线。仅就三字词语而言,2004年高考试卷字形题中出现三字词语的有两套,2005年增至五套,2006年达  相似文献   

8.
汉字书写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刘鸣所谓汉字书写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并转变为“自动化”、完善化了的汉字书写动作系统。它是汉字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技能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最近几年却有些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王延洲 《甘肃教育》2013,(19):89-89
写字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古人云:“字如其人。”正确、美观、工整的书写,无疑会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的书写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要正确,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汉字的书写能力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正确,二是美观。怎样做到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动点脑筋。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考察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单个汉字入手,也可以从与一字相联系的一组字入手,前者可得一字的文化世界,后者可以展现更加深广的文化空间。这里试以汉字中的“贝”部字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背景】《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中,带“刂”的生字较多,如“刑、钊、制、剧、创”,它们大都代表了一种力度,一种精神,这正好与本文的思想吻合。所以,在学完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后,进行“刂”的书法指导,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明白在写字之前,要先读帖,明确读帖的重要性;二是掌握“刂”及带“刂”的字的书写方法,并且掌握这类字的思想内涵。在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前提下,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历史,渗透真诚、严肃地对待汉字的思想,并且通过书写,感受汉字独特的神韵,热爱汉字,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的基本要求,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更是一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写好“三笔字”是师范生的基本功,然而对“三笔字”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到位,且训练方法不当,造成学生书写水平难以提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从汉字文化和训练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技能与涵养兼顾的“三笔字”训练策略和方法,以期实现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下半年《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对汉字书写问题作了一系列讨论,认为中学生“字丑”的问题十分普遍、严重。笔者调查还发现,中学生汉字书写除了“丑”之外,“慢”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每天面对大量繁琐的作业,汉字书写却又丑又慢,这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然而,中学生那么繁忙,要解决他们“字丑”...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提出了如下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可见,正确书写汉字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最近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全国初二学生中选拔学生参加比赛)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由此可见,写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书法独特的精神气韵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书法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这一目标阐述了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是书法课程设置的初衷。笔者以全包围“国”字的教学为题,从弘扬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出发,让书法教学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相似文献   

18.
杰子 《现代教学》2003,(5):41-41
如果你要制作一篇汉字书写顺序的教案,那就可能要求你按汉字的书写顺序把某字逐一表示出来。比如,你要把“永”字按图1所示进行拆分,那么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知写好字对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帮助学生写好字,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先调查,明实底。1996年接初一后,我先在所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进行了一次“书写测验”,看看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究竟如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普遍较差,有的学生写的字根本不成个字样。如此下去,语文怎能学好?就算是语文知识学好,汉字写不好,又怎能算是语文学习成功了呢?二、讲意义,增信心。针对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较差这一实际情况,我拿出专门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写汉字对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20.
<正>南华小学自建校以来,围绕“一校一特色”的思路,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结合“启于书,博于古,成于德”的办学理念,将学习汉字文化作为我校一大特色。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现发展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和“广州硬笔书法教育名校”。本着“以字厚德,以字启智,以字健体,以字育美,以字笃行,以字立志”全面发展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