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我曾品尝过大理白族的砂锅鱼、饵丝这两种闻名遐迩的美食,吃过后挥手惜别大理了,然而,总有一种寻找机会再度去品尝的奢望。其实,在我所品尝过的大理白族美食中,火烧猪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年多以前,我和几个好友一同到大理游玩。虽然多年前我曾几次游逛过大理,饱览了大理的旖旎风光,感受过大理的民族风情,品尝过大理的独特美味。而这次故地重游,还是不乏新鲜感。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位比我更懂得大理的朋友推荐下,我们一行相邀钻进地处大理古城闹市区的一家百年老店,慕名品尝了一回白族出名得让"老外"都赞不绝口的火烧猪肉。  相似文献   

2.
油茶     
在滇西北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喝油茶.这种油茶既不同于藏族的酥油茶,也不同于白族的三道茶.煨油茶用拳头大小的专用陶罐--油茶罐,喝油茶的饮具则是白瓷小圆盅、白瓷小碗.制作油茶,先是将茶罐在火上烤热,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米和猪油(有的也用牛羊油),慢慢把米烤成金黄色,再加入适量茶叶(以云南砖茶为好),等茶烤到溢出香味,再冲开水煨煮,稍煮一会即可将茶汁滤出后饮用.茶色黄里透红,茶香沁人心脾,呷一口,令人回味无穷.佐茶的食品任君选用,馒头、包子、面饼、糕点、米饭、洋竽等.传统食品则是苦荞粑粑和燕麦煎饼.  相似文献   

3.
在以风花雪月四景闻名遐迩的大理,在神奇秀美的"五朵金花"的故乡,妩媚俊俏、风姿绰约的白族少妇赶街、做客、回娘家时,总喜欢给背在身后的婴儿幼孩,披盖一块古朴典雅的披巾--白族八卦巾.  相似文献   

4.
大山行孝记     
知道我喜欢吃榴莲,他会不时买一个,自己却只尝一口,然后就再不动勺子,凭你怎么动员。"对我来说,觉得吃一口和很多口是一样的,都是那个味道,后面的都是重复。"不由惭愧,还不如儿子,就是喜欢重复,喜欢重复那个味儿。在享受上不喜欢重复,在孝行上却永不满足,这就是儿子。妻说,上幼儿园时,姥爷姥姥到县城,儿子回来从兜里掏出两块蛋糕,说,这是阿(我)给阿姥爷姥姥的。姥姥闪着泪花说,这么大的一点人儿,咋想起来的,知道给姥爷姥姥留着吃。妻说,儿子把两块蛋糕装回来,意味着一顿没有吃主食。妻说,  相似文献   

5.
乌兰 《大理文化》2021,(10):81-84
我和儿子去凤阳邑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微微细雨中,古村落就多了几分朦胧的感觉,多了几分古香古色的意韵.这纤纤细细的、温温柔柔的雨丝轻易地就把我带进了历史的轮回中了.其实,凤阳邑由于在太和古城北,很早就进入官私文献了.只是民国以前它不叫凤阳邑,而是叫砖窑.原来,凤岗由红黏土堆积而成,适合烧砖造瓦,很早就有人在此建窑烧砖.南诏,建太和、羊苴咩、三塔、蛇骨塔等古城、古塔期间,把凤岗砖窑扩建成72座之多,所以那年代,这里白天烟雾遮山,入夜烈焰腾空,且一直烧砖烧到大理国、元明时期.为此,村里人很伤心,说那时候砖窑把凤凰烧没了,把村子的风水也烧坏了,就对"砖窑"这个村名一直很抵触,更希望自己的村子叫"凤阳邑".至于这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史籍无征;白语怎么叫,村民也说不清.还好,他们的世代坚持,终于赢得三乡八寨的尊重,在村口,政府正式给立的村名牌,就叫凤阳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其生产和饮用在大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理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有着极期丰富的内涵,崛起于20世纪初期的白族资本家群体--喜洲商帮,在西南丝绸古道上运锁茶叶、黄丝等商品,经营活动长达半个世纪,其中以创造名牌茶"下关沱茶"的永昌祥商号的经营活动最具有代表性,为大理地区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大理州茶叶生产销售又有较大发展,成为骨干产业,"下关沱茶"、"三道茶"等名品更是饮誉海内外,为大理茶文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走进大理,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节日还是平常日子,只要有心,你会常常听到一阵阵古意斑斓的音乐,从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白族本主庙、文昌宫,甚至是白族庭院、节日舞台上飘然而来.那音乐时而庄严,时而静肃,时而激越,时而飘逸,时而柔婉,时而轻曼,时而悠扬,时而舒缓.渐渐地,你的心灵深处一种飘飘欲仙的超脱感,神秘感,净化感便油然而生.那感觉仿佛就象置身于遥远的古代,沐浴在唐风宋雨之中,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这种音乐其实就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大理盛传的、被音乐界称为"世纪末元音"、"广陵绝响"的中华民族音乐瑰宝--大理洞经古乐.……  相似文献   

8.
1947年秋,一队队青年学生从大理古城出发,身背行装,徒步沿博南古道行进.他们跨过漾濞江、澜沧江和怒江的铁索桥,翻越横断山脉、风餐沐雨,千辛万苦,历时半个多月,行程近一千华里,最终到达目的地--龙陵县镇安街.这就是大理教育史上有名的国立大理师范学校西迁的一幕.这事的来龙去脉要从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说起.  相似文献   

9.
滇西大理,背靠画屏一样展开、绵延40多公里的点苍山.苍山十九峰,峰峰林壑优美、云雾缭绕.围绕着这些仙气十足的山峰和云雾,产生了不少流传于白族民间的神话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初冬岁末,飘拂于玉局峰上的"望夫云";夏秋之际,系于点苍山腰的"玉带云".而大理的东面,是形如耳状的高原淡水湖--洱海.300里洱海碧波粼粼、白帆点点、鸥鸟翔集.隆冬时节,点苍山上的积雪与洱海相映,形成"银苍玉洱"的壮丽景色.洱海中尚有"三岛"、"四洲"、"五湖"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0.
吴棠 《大理文化》2004,(2):57-61
下关--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早在汉时就是"西南丝道"(博南古道)途经的咽喉地带;南诏、大理国的雄关要隘.远在公元739年南诏从蒙舍(今巍山)进入洱海地区之前,这里就居住着被称为"河蛮"的部族.现今下关北郊荷花寺、大展屯、上村、磨涧一带都是"河蛮"村落.蒙氏逐走"河蛮"之后,沿西洱河北岸筑了一道土城,作为拱卫南诏首都太和城的南面要塞.这座土城叫龙尾城,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  相似文献   

11.
凡论及什么是大理文化,就常听慨叹:大理文化内容太丰富,很难概括,几句话说不清楚.至于形象怎么树,品牌怎么打,更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一、大理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笔者认为,大理文化的内涵应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灿烂兴盛的民族文化、辈出精粹且不可胜数的名人文化等,均在得天独厚的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大地上诞生演绎.大理的一切,均是"德化精神"使然,"大礼大治"致理"的"王道文化"所至.  相似文献   

12.
九面风     
1 起风了! 这是云南有名的"风城"--大理下关.在这里,四季没一天无风,二、三级风就算没风了,四、五级风算风和日丽,六、七级甚至八、九级的大风,是冬春季的家常便饭.我说"起风了",是指七级以上的大风.  相似文献   

13.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14.
剑川景风阁     
剑川是滇西北高原上古韵流芳的县份,位于风花雪月的大理与"香格里拉"中甸之间,是白族世居之地.提起剑川,人们自然会想起石宝山唐代石窟、满贤林千狮山……除此之外,剑川还有一处古迹叫景风阁,这里是剑川历史文化的又一渊薮,鲜为人知,却值得一访.  相似文献   

15.
桑给巴哈·石头堡:鲜美海鲜细细品,悠悠闲逸看潮汐是否已经厌倦了日常光顾的馆子呢?走进餐厅、坐下点餐,环顾四周,一样的座椅整齐摆开,难免无趣!对于追求刺激感的食客们而言,或许是时候来石头堡体验一把了!海洋风情十足的石头堡餐厅,位于东非坦桑尼亚美丽的桑给巴哈岛上。素有"丁香世界"之美誉的桑给巴哈是全球最香的岛屿,同时也因其绿松石般晶莹的海水,以及白水晶般剔透的沙滩,被誉为东非最美岛屿之一。石头堡餐厅正坐落于这碧海蓝天之间。餐厅建在海水中央突起的一块巨大礁石上,食客们需要游泳过去。  相似文献   

16.
<正>"为什么大城市那么累,很多人还是选择留在那里?""我的野心那么大,只有最繁华的都市才能装得下。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地方,大到足以容纳如此之多肆无忌惮、漫无边际的欲望。"写出上面这段话的,是一个叫斯蒂芬妮·丹勒的美国女孩儿。这个问题是很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都曾有过的困惑,有的人没有去深究,有的人苦寻无果,丹勒却用近10年的经历,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成了一本书——《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丹勒出生于南加州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常年酗酒,父亲是个瘾君子,父母两人天天吵闹,根本无暇顾及她。  相似文献   

17.
董越 《大理文化》2005,(5):56-57
白族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土生土长、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有的说起源于唐代,有的说起源于明朝.在大理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作用,有极其深厚坚实的群众基础,传说"三斋不抵一曲".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不妆相不着色摹拟出忠奸孝悌;有弦声有音调听来有生、旦、净、丑."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人多角",用"口技"的特点一人串演多个角色.它说唱结合,说的是讲评书似的"念白";唱,有自身的音调又吸收白族调中几种调式形成自己的三腔九板十八调之类的独特调式.它有一定的规矩和表演程式,道具是扇子、醒木和手绢.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两年前了,我在<参考消息>报的"华人文苑"版上看到了一篇叫<天籁>的散文,选自台湾的<中国时报>,作者署名"阿林".因为内容是写大理的三弦、唢呐等乐器的,文笔又相当优美和老辣,我接连看了几遍后,便对同一个编辑部的小杨说,"这篇<天籁>写得很地道,作者可能是位早年流落到台湾的白族老知识分子吧?"小杨一看哈哈大笑说:"什么老知识分子,是医学院赵敏写的.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在高原明珠的辉映下,位于洱海之南、团山脚下的大理经济开发区民族广场更显出她独特的魅力.在她宽广的怀抱中,一只只风筝涂抹着晚霞的瑰丽,在碧蓝的天宇勾勒出风城下关繁忙一天之后的舒心和惬意.水幕宫奔流的水花跳动着欢快的音符,在为广场上舞步翩跹的人们伴奏着"神韵大理"的乐曲,由此拉开了大理民族广场文化活动的大幕!  相似文献   

20.
去大理     
韩峰 《大理文化》2021,(3):79-81
去大理,自己使命在身.进一步讲,是去在云南驿的一个小村子.但是我不是去边陲考证地名,而是千里迢迢来送亲的.20多位老老少少组成的一个亲戚团,上有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下有5岁的孩子,频繁转乘交通工具穿山越岭相送,其阵势不算小.出于旅途安全上的考虑,婚事主办者将送亲路线委托给一个轻车熟路的旅行社一路打理.也就是说,去什么景点,一起听从导游的引领.登上由山西龙城飞往云南春城的大型波音737客机,透过圆圆舷窗打量着白色机翼下缓缓地后移的云层,包括云层下云贵高原的典型地形,心里默默说,金花妹阿鹏哥、普洱茶和鲜花饼,苍山和小普陀岛,我终于来了,终于有机会来近距离领略大理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