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通识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高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我国思想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步伐.但是,当下高校教育中,教育理念更加关注知识传递,忽视素质提升;通识教育重视技能培养,忽视德育教育;课程设置重视责任划分,忽视学科的融合,这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因此,...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以民族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点调查法,研究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发现大部分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道德、人生观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但也有极少数人价值取向错误。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结合德育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校园网络建设,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德育教育具有目标引领、价值引领和内容引领等重要作用。德育教育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中,积极推进德育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德育教育具有目标引领、价值引领和内容引领等重要作用.德育教育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中,积极推进德育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运用多种资源,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尤其河北地方节日,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五方关系协调,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贯彻执行。最终形成河北省高校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对大学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现阶段高校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却遭遇多种问题与挑战。高校需要直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对策,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程国锐  王瑞利 《中国教师》2009,(Z1):251-251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生的现状,从而引发了加强引导中职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论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植入、德育教育和其他具体途径论述了如何正确树立中职生的价值观,如何做好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中职学校这一学习阶段的可塑性极强,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中职学院在十八大关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积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德育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有效的新途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在全社会凝聚思想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因此,文章运用价值认同理论,找出影响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外因素,并提出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坚持知信统一,坚持知行统一的理论机制,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黄敏 《教书育人》2021,(1):75-7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在日常化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与个人物质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与个人心理满足紧密结合的表征.当前,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和自媒体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财经类高校德育教育缺位、大学生自我建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