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是邮政部门收寄邮件方式的一种,准确地说,应当归纳在“总付邮费邮件”中。因为,在“总付邮费邮件”中既包含“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又包括“寄件人总付邮费”邮件。邮政部门开办这种收寄邮件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殊或批量邮件的需要而设定的。  相似文献   

2.
封片戳简     
上海使用的“邮件试投批条”由于寄件人的各种原因或收件人迁址等原因,致使一些邮件不能准确地投递到收件人的手中。邮局为了让这类邮件能够投递到户,往往采用多次试投的办法进行投递,最终投递到了收件人手中。但试投这种邮件,要在被试投的邮件上贴上一张长117mm,宽51mm的邮件试投批条方能试投递。上海邮局使用的是沪邮(1407)邮件试投批条,白底绿字,限本市试投邮件用。这种邮件试投批条明确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邮袋牌是指拴挂在邮件袋上的用于寄发总包邮件,区别袋内所装邮件性质、种类及去向的重要标志。正确辨认和使用邮件袋牌,对于减少差错、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2年第9期所刊陈关宁《胜利邮件》一文,对胜利邮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在专题邮集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但笔者根据手中藏品和对胜利邮件这类邮品的认识,对此文提出下列两点不同: 第一,"胜利邮件"(V-mail)只指航空缩微摄影邮件中的一种,因为航空缩微摄影邮件还包括英国的Airgraphs。  相似文献   

5.
查询邮件查询只适用于给据邮件,可以接受查询的最短时限应根据寄达地和所回复的时间确定。受理查询的有效期,自邮件交寄之日一年内,过期不办理。寄件人在规定的查询有效期内,凭相关邮件收据到原交寄邮件的局所提出查询申请并交验收据。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国初期,邮局专门印制了“代封纸”,用于邮件在传递过程中,由于用户对邮件封装不牢或接发运递过程中邮袋内邮件互相碰撞邮件破损的情况,邮局分拣人员发现破损邮件,使用专用“代封纸”签条代封,并在骑缝处加盖日戳,  相似文献   

7.
一、国际、港澳邮件的种类按内件性质分为函件和包裹,其中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盲人读物、印刷品专袋和小包。按运输方式分为航空邮件、水陆路邮件和空运水陆路邮件。按处理手续分为平常邮件和给据邮件。按邮局承担的责任分为保价邮件和非保价邮件。挂号函件、保价函件和包裹可以附寄回执(寄往某些国家的普通包裹除外)。  相似文献   

8.
“无着邮件”戳记是邮政副戳中的指示戳,邮件只要盖上这种戳记,就成为经邮政部门多次邮寄而无人接收的实寄邮件。国家邮政局2002年12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255条规定:“无法投递邮件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作无着邮件处理:一、无法投退给寄件人。二、寄件人声明抛弃。三、拒付应付的费用。四、在投退局  相似文献   

9.
“收件人总付邮资”邮件是机关、团体、企业及事业等单位经邮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其收到邮件后再向邮局纳付邮资的邮件,有寄件人交寄邮件时不贴邮票,不预付邮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吴斌 《上海集邮》2000,(9):29-29
有人认为,在收取邮件附加费的地区,由于用户在交寄挂号、邮政快件等给据邮件时,除贴足邮资外还要缴纳邮件附加费,如果用户把贴足邮资的给据邮件直接投入信箱,邮政部门会因其未缴纳邮件附加费而不予加盖“信箱开出”戳记和补办给据邮件手续,只按平件收寄。于是便得出结论:在收取邮件附加费的地区,“信箱开出”戳记已经消失(见1990年第1期《天津集邮》中《“信箱开出”戳记在一些地方消失》一文)。但在  相似文献   

11.
无着邮件是指无法投递收件人,且又无法退还寄件人,在规定期限内暂由邮政管理部门代为保管的邮件。无着邮件按内件性质可分为信件和物品两类(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述无着邮件均指信件)。在规定的保管期间内,无着邮件的所有权归属寄件人。如遇寄件人申请退回时,邮局应按规定手续办理退回。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保证邮件在寄递过程中的安全,国家邮政局在历次颁发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中均制订了"禁寄和限寄物品"的有关规则,要求邮局营业窗口在收寄邮件时,加强邮件的检查、点验和验视。"邮检"戳记是加盖在邮件上的指示戳,现将浙江省盖用的邮检戳记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1952年,万国邮联布鲁塞尔会议上通过了“盲人邮件盖戳邮资免除”的决议,1957年又达成允许任何一国盲人免费使用邮件寄递服务的协议。我国的盲人读物邮件业务始于1958年,50年来其寄递规定的变化主要涉及邮件内寄品与资费。  相似文献   

14.
田巍 《集邮博览》2013,(5):17-21
一件快递邮件凭单不久前,一位藏家展示的一件民国年间的邮品,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是一枚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版快信邮件收据,寄件人收存以备查验邮件。民国成立之后,按照清代邮政的旧制,继续办理快信邮件的收递业务。先是加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嫩江县油印地方性邮件附加费凭证和地方性邮件附加费对剖凭证,是黑龙江省邮件附加费邮品中的靓点,其中的史实也鲜为人知,曾是收集黑龙江省邮件附加费的热点和难点。笔者于1991年7月2日去信给嫩江县邮电局时任该局副局长杨春良先生,了解嫩江油印地方性邮件附加费凭证及对剖凭证事宜。杨先生于7月11日亲笔回信,信中详解了笔者所询之事。(图1)  相似文献   

16.
(六) 机要火车邮戳 我国的西部地区处于内陆腹地,根据国防安全的需要,国家在西部各省建设各类国防工厂与基地,即三线建设。随着建设的发展,机要邮件的邮递亦日趋繁忙。1957年起我国邮电部开始办理机要通信,运递机要邮件的火车邮局都设在邮电郜指定的火车邮路中。为确保机要邮件的安全,在邮车上实行与普通邮件同车押运分别处理的措施,配备有专职的机要邮件押运人员,并配发机要火车邮戳作为处理机要邮件的  相似文献   

17.
晋原 《上海集邮》2008,(4):41-41
2007年4月23日起,全国各省、市县在国内给据邮件标签上全面推行不带寄达局信息的唯一标识码,实现给据邮件信息一次录入,全程全网共享。 国内给据邮件条码结构由邮件种类代码、邮件编号及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三部分组成,共13位:1、2位英文字母代表邮件种类(表1);3-11位为邮件编号,其中3-10位为顺序号,11位为数据校验码;12、13位是省级行政区划代码(表2)。  相似文献   

18.
香港除了投寄挂号邮件、包裹及特快专递可获收据外,另外有“投寄非挂号邮件证明书”(以下简称“寄信证”)。此“寄信证”是发给投寄一件本地或外地邮件(平邮或空邮)的证明。“寄信证”背面印注意事项三条:(1)证明书所指并非挂号邮件,因此只按照一般投入邮箱的普通邮件处理而不会加以核对;(2)如有遗  相似文献   

19.
戴简 《集邮博览》2003,(1):31-31
近日笔者收到一件退回函件,发现香港对进口的挂号给据邮件不再加盖到达邮戳而改为粘贴入口挂号邮件签条。入口挂号邮件签条单式为POS 654(8/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2月1日我国邮政资费调整后,为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江苏省物价局、邮电管理局于12月3日下发苏价费(1996)511号文,决定自1996年12月15日起,取消印刷品邮件附加费。但文件误将“取消印刷品邮件附加费”印为“取消给据邮件、印刷品邮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