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非遗"落户"高校,需要在教育学层面上厘清非遗技艺解构与重构的关系。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透过传承人的视角,再结合政府、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以及各年龄阶层学生的多维度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全方位开发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以成果为导向,推导和分解梆鼓咚传承的工作过程,内容涵盖梆鼓咚学校传承、社会传承和社区传承等,工作过程相同,工作内容不同,呈阶梯式递进,培养"能教""能演""能组织"的地方非遗文化传承者,服务于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徐颉 《传媒》2008,(7):55-5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相似文献   

3.
中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泥泥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阳的"泥泥狗"又称"天狗"、"陵狗".伏羲神话有多古老,泥泥狗也就有多古老.几千年下来,泥泥狗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淮阳太昊陵边耐人寻味地"存活"着.那悠扬的哨声传播的是历史的伴音,奇特怪诞的形象,承载的是人类对生存发展、生生不息的渴望.淮阳古称"宛丘"或"陈",地处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颍水中游.文献记载,陈为太昊伏羲之都.  相似文献   

4.
医古文教材《华佗传》中"陈叔山小男"一则医案,历来在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就此略作探讨,并对文中的"四物女宛丸"究为何指做些合理推测。  相似文献   

5.
玉泉山是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玉泉水从山下的隙间喷出,点缀着山色,滋润着京西大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美玉泉水的文章.明代万历年间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道:"泉出石罅间,因凿石为螭头,泉从螭头喷出,鸣若杂珮,色若素练,味极甘美.潴而为池,广三丈许."由于玉泉水质甘清,清乾隆皇帝曾赐予"天下第一泉"的美名.不但皇宫内饮用水取之玉泉山,皇帝出京巡幸、围猎时亦载玉泉水以供御用,清宫御酒更专以"天下第一泉"玉泉水酿造.  相似文献   

6.
主流网络媒体新闻评论如何引领舆论,如何将宣传属性和网络属性有机交融,如何进行议题设置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值得思索和探究。"宛新平"是中国安徽在线网站设立的网络新闻评论专栏,在栏目定位、话题设置、传播成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内储说下》中,有人名"干象"。"象",可能原本是一个楚简中常见的、读为"宛"的字,由于该字与"象"字形近,因而在传抄时讹变成了"象";《史记·甘茂传》写作"范娟",可能是因为"肙"与此字形音均近;而在其他古书中写作"螺"、"环"和"蟓",则纯粹属于音近相通。  相似文献   

8.
重宛 《新闻导刊》2006,(1):F0003-F0003
~~爱心绵绵 情谊无限——重庆晚报爱心车队潼南访贫问苦集锦@重宛~~  相似文献   

9.
张宝申 《北京档案》2011,(12):48-49
2011年国庆节前夕,北京电视台的新闻播出一条消息:永定河流经门头沟、石景山和丰台区的门城湖、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已经提前蓄水,蓄水量达到564万立方米,是颐和园昆明湖蓄水量的两倍.  相似文献   

10.
报业存知己,宜(昌)宛(南阳)若比邻。 案牍之间,常忆起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心中,总是萦绕着南阳日报社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山高水长情。  相似文献   

11.
曾庆财 《大观周刊》2012,(44):82-82
通过比较传统薪酬激励机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宛EVA薪酬激励体系的优势和其应用价值,从而促进我国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感谢老天,这片湿地还存在于世。很远就能感受到微山湖湿地的存在。阳光照耀下的湿地边缘,稀罕的牛羊站在茂盛的苇草旁边,宛  相似文献   

13.
《陈风》中的《宛丘》、《东门之枌》,旧说以为刺陈幽公。陈幽公当周厉王之世。《毛传》:"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东门之枌》,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郑笺》及孔《疏》同毛说。陈幽公的谥号为"幽",意为"动祭无常"。《宛丘》首二句云:"子之荡兮,宛丘之上。"毛释"湯"为"游荡"之"荡"。这是毛立说的主要证据。但根据此诗上下文,"湯"意为舞姿摆动,并无游荡无度之意。遍观各家解释也多如此。因此朱熹《诗序辨说》驳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笔者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山西新闻史研究》,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和文献,发现一些史料可能会对中国新闻史的治学者们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关于击鼓、传梆与传锣尹韵公先生在《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  相似文献   

15.
马垒 《北京档案》2011,(4):58-59
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东部的灵水村,是一座古老村落,这里养育过不少国家栋梁,有考中进士、举人的,还有考上燕京大学的。而灵泉禅寺是村内最古老的寺庙,据明《宛署杂记》  相似文献   

16.
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获奖名单(1997年8月)国家图书奖荣誉奖(8种)书名著作责任者责任编辑出版者韬奋全集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著作编辑部吴慈生等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岱年全集张岱年牛素琴等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本书编委会宛秀兰等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办的题为《界域》的米莫·约第切摄影艺术展,1994年5月28日在北京皇史宬云峰画宛开展.意大利驻华大使奎龙利先生及其夫人、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参赞安娜玛丽亚·白莱暮女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局)长王刚、副馆(局)长沈正乐、刘国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徐艺圃、副馆长秦国经、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崔维本、其他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夫人、中国文化摄影艺术界的知名人士等出席了开展仪式.奎龙利先生及王刚馆长为展览剪彩.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21,(6):42-48
中原解放区支前公署关于支前工作的报告材料(1949年1月) 一、几个战役的粮柴供应情况: (一)宛西宛东战役: 1、从五月初开始至六月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正在麦种时,政府无存粮.部队的供应由地方抽出干部组织,随军办事处协助当地征借中农以上农户之粮食,并使用公粮三联单(有部队政治部与地方政府两种).柴草以粮折柴,每七斤柴折...  相似文献   

19.
正翠微山(别名平坡山),位于石景山区北部,山体长1.7千米,宽1.3千米,最高处海拔498米。明《御制大圆通寺碑》载:"曩洪熙改元之初,皇曾祖仁宗昭皇帝以西山平坡大觉寺创始唐代,迄于金元,屡废屡兴,仍复圮毁,乃焕发宸断,命工鼎新重建,赐额曰大圆通,更其山名翠微。"由此可知,明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改平坡山为翠微山,并沿称至今。翠微山景色秀丽,林木葱郁。明《宛署杂记》云:"登之则极目平原,百里草树在目。每春夏之交,晴雨初歇,  相似文献   

20.
<正> 潘树广先生悄然离开我们已经近一年了。20多年来,与先生在教学科研中一起经历困难,协力分担任务,共同欢享喜悦,其情其景时时闪现于脑际,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我们至今还没有适应失去了先生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