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取向决定价值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它可以使教育向着一定倾向发展。甚至在特定意义上,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价值模式的教育。人们要教育发挥什么功效,要新生一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即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无不受教育价值观决定”。(孙喜亭:《教育原理》)从本质上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是一种注重工具性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无疑带来了社会的重大发展,但由于其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也导致了教育的诸多弊病。当然,建国60年来,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以谁为价值主体,为该价值主体谋求什么价值,以什么标准为尺度衡量其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化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价值主体的合理化选择。以个人和社会为主体并以个人为主。二是价值理想的合理化追求。社会层面追求社会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生态和谐;个人层面追求个人物质和精神、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三是价值标准的合理化定位。根本标准与具体标准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王燕 《教育探索》2002,19(11):58-60
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教育价值的再思考。它是对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之应该如何的表述,以理想和超越为本质的非功利的价值取向是其核心和灵魂。依据价值关系的主体,有教育的个体伦理道德价值和教育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之分。前表现为满足个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求,后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标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对于教育目标而言,人们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上,或选择实现社会价值,或选择个人价值,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二是当确定了总的价值取向后,侧重于某一方面的选择,如选择了社会价值,有的人注重社会的经济效益,有的人则强调政治效益,有的人则可能注重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在促进社会发展还是改善个人生活中,教育都发挥着它的效用价值,这是一种对教育相关价值的追求.当前教育在教育目的、实践过程和评价标准上一定程度背离了教育本身,背离了人本身的发展.要纠正这种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的现实存在,我们就要找寻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使人的意义自由地、充分地自我生成,只有以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为主体,才能引领教育相关价值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对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不断向着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相关政策文本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建党百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经历了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习得为主的时期(1921-1934年)、面向农村革命战争为主的时期(1934-1949年)、面向农村农业发展为主的时期(1949-1978年)、面向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时期(1978-2000年)、面向农民综合发展为主的时期(2000年至今)五个阶段,体现了农村职业教育主体价值取向从国家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教育价值内容的选择从制度层面向兼顾物质与精神层面转变、教育目的 的价值取向以"为农"为主的特征.当然,在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主体上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内容上要注重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目的 上要始终坚持"为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在三十多年的嬗变历程中,先后经历经济价值取向阶段以竞争性工具为主;政治与经济二元价值取向阶段以命令与竞争性工具为主;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知识价值三元价值取向阶段以激励性工具为主。至今为止,之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工具选择,除了政策价值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还受教育观念的变化、国际教育的潮流、路径依赖、市场理论的应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和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民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特点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评价目标上,充分反映人与社会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在教育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价不是为了选拔、淘汰,而是为了发展、提高;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应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代表的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它把经济需要作为审视教育的视角,论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经济性质两个基本问题,深刻影响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对学校教育价值的选择与追求的一种倾向性,即对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规定,它决定着学校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当前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意欲替代生存价值取向;生命价值取向“虚而待实”等主要问题.有鉴于此,“有意义生存”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在统一兼顾偏移中选择学校教育价值等,是学校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