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面对调皮的孩子所制造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一些小技巧,来缓冲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耐心寻找事情真相与起源,就如同消防人员一样,应该寻找"火源"进行灭火。孩子们会犯错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错误的根源就来自于孩子们的内心。他们的内心在"正能量"与"负能量"的斗争中,一时让"负能量"占了上风。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错能改",最佳的方法就是——挑动孩子内心的自我斗争,发挥内心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总说:"交人要交心."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也应如此,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进步,顺利的开展班主任工作.在当今社会、家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孩子的逆反心理非常严重,我们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呢?就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程军 《教学随笔》2013,(20):100
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它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好各种各样的促读活动,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让孩子们畅游在浩瀚的书海里!  相似文献   

4.
与家长交流中我们发现,妈妈承担了教养孩子的大部分责任,而许多爸爸因为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了这次"父亲节同乐会"活动。在同乐会上,孩子们献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让现场的爸爸们感动万分;亲子游戏"小脚踩大脚""骑大马",让爸爸们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梳小辫"游戏  相似文献   

5.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也只有找到了做好孩子的感觉,他们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因此,作为教师,时时都应想着为孩子们搭建"凯旋门",永远都在"凯旋门"前迎接我们的孩子们,就一定能看到一个个精彩的他们.  相似文献   

6.
喜欢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孩子们才会展现他们最纯真的一面。有时,孩子们的言行可能与我们所设想的优秀品质有差异,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毕竟孩子们年龄较小,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并非真的"想发坏"。所以,如何因势利导,使孩子们在玩中也能受到教育,应当是我们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我的电脑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一群孩子的照片。他们是我的学生,当时上三年级。坐在前排的几个男生  相似文献   

7.
<正>我做班主任已经二十几年了,教过几届毕业班,我班学生临近小升初,状态不是很好,于是我决定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沟通一下。以前的家长会,都是家长和老师直接面对,学生一般不在现场。会中内容无非是对孩子进行"声讨";教师细数学生在校的种种不良表现,家长则历陈孩子在家的劣迹陋习。教师、家长互相"投诉",专找学生缺点。在这种无情的"围剿"下,家长和孩子之间、师生之间,几乎长期"对峙",很难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学生不与我们交心,我们摸不透学生的心理,怎能有的放矢地对进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杨金花 《学子》2016,(1):22
<正>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是我们的"天下",要想驾驭它,那么必须得抓住孩子们的"心"。那怎样才能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心"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只有用心育人,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几个礼拜前,看见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日渐散漫,于是我在黑板左侧写上"我们还有40天",开始每天倒数——一方面是提醒孩子们:要好好珍惜分班前相处的日子,要好好珍惜这两年的好朋友,要好好珍惜潘老师;另一方面更是要提醒自己:别再为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忧虑操心,别再为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唠叨生气。这最后40天的上课日,转眼即过,我真的没再生气吗?我真的全然放下了吗?孩子们真的更加呵护同学及疼惜潘老师吗?要一个年仅十岁、半大不小的娃儿,懂得"呵护"与"疼惜",的确强人所难,也许孩子这时还不懂,那究  相似文献   

10.
开学之初,我们班来了一位"奇特"的孩子,奇特的原因是他的怪异:刚上初一就染了鲜明的黄头发,穿拖鞋,走路还摇摇晃晃,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与众不同。学生们见到他躲着走,老师看到他都说:"这是个叛逆的孩子。"如何教育这颗叛逆的心灵成了老师们共同的话题。对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制定出一套交心的方法。首先要明确青春期孩子的逆反会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危险,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逆反实际上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要阶段。如果孩子不经历逆反期,他们就无法长成一个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成年人。青春期之前,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和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提倡读写一体化,通过"主题统领、自主多元和整合延伸",打造摇曳生姿的语文实践新时空。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新时空中尽情"采蜜",自由抒怀,纵情延伸,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让更多的孩子"郁郁乎文哉",让更多孩子在读写的百花园中"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快乐,叫"发现教室"。那里有一群爱发现、会发现的大孩子(老师)和小孩子们(学生),他们一起"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用细腻的笔触去表达;有一种智慧,叫"发现教室"。它是孩子们与自身及周围一切连接的平台,让他们在连接中行动,在行动中连接,培育着"连接"的智慧;有一种现象,叫"发现教室"。它是《小学生导刊》建造的一个充满芬芳、充满诱惑的魔幻森林,让孩子们尽享发现的快乐与情趣……"发现教室",引领孩子们与自己及他人连接,发  相似文献   

13.
正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发现孩子们在做事情遇到问题时,虽然你会尽力甚至费力去用道理引导,然而当你转身离开后,孩子们依然用当初的行为,"回馈"着你的道理,于是乎,我们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认死门。可是也许会在某一天,你一直不解的事情,在孩子们的"提示下",会"恍然大悟",那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教育的深深思考。就如同下面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明白——蹲下来,更能读懂孩子的心。今天上午大班的孩子正在户外活动,一个女  相似文献   

14.
高岚岚 《上海教育》2012,(34):70-71
自封浜小学实施"我的童年在探究"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每逢单周的周三,校园便成了孩子们"你秀我创"的欢乐园,孩子们张扬个性,习得技能,收获成功;而每月一次的校外实践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关心。"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学校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在结合创新课程实施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进行课程统整,切实做  相似文献   

15.
李虹 《海南教育》2013,(11):60-61
阅读,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塑造人的高雅气质。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业者,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科学领域,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其成长经历,无论他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肯定都会有过一个大量、专注阅读的阶段,肯定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语言小金库",首先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的"语言小金库",再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孩子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好的文章。而要想让孩子们拥有丰富的"语言小金库",就必须在孩子写作之前或者同时进行"海量阅读"。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 "孩子王"已经当了二十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风风雨雨中,我感受着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幸福、懊恼、沮丧……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不悦时,我们是否想到:我们的教育是否偏离了孩子的内心轨道?是否使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到了快乐?  相似文献   

17.
张平 《山东教育》2020,(5):87-87
冬天到了,院子里的柳树都落光了叶子,愈发显得树干的粗壮。树枝光秃秃的,一条一条地随风摇晃着。这学期我带中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画画,每当喝水的环节,孩子会问我:"老师,喝完水可以画画吗?"假如我说"不可以",孩子们会露出失望的神色;假如我说"可以",孩子会一脸的高兴,并去和其他同伴炫耀:"老师说了,喝完水可以画画了"。今天,我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带大家去户外观察冬天的柳树,然后让孩子们画画。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得大叫起来。  相似文献   

18.
"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服务于孩子,做孩子理想信念的引领者,首先要学会与队员沟通。在"六一"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看看辅导员老师是怎样与孩子们沟通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从小到大,凡是上过学的孩子,都知道校长"最大",全校师生都得"听"校长的。至于听什么?孩子们很模糊,大多校长的声音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来自教师的声带。直接面对原声的"真人秀"就数大型集会了,凡是集会大多有校长讲话这回事,大家都得认真听,至于校长讲什么,大多没有多少印象,更谈不上期待了。"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这是教育的魅力所  相似文献   

20.
紧张了一个学期的孩子们即将迎来寒假,假如我们给孩子布置一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不仅能顺应"民心",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还能让孩子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寒假作业,与各位同仁及家长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