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修喜 《江西教育》2010,(10):32-33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一节课:"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怎么才能体现"语文味"呢?一、静下心来,聆听课堂的"静水流声"1.让课堂回归平静。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时,很多教师课前让学生们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则像导演一样,"穿针引线",让这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味"的提出,则是这一特点落实到语文课堂最显性的标志.什么是"语文味"?从程少堂老师首次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许多老师都对"语文味"发表过自己的见解.王崧舟老师的一番话颇有见的:"‘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如何营造出馥郁的"语文味",笔者就借名师的课堂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亲和"?《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三种解释:亲切、和蔼;亲近,和合;物质之间性质相近,可以相互包容.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的"亲和"味,一方面是教师通过自身的亲和力,用真诚和热爱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是语文本身所彰显的"亲和",让教学回归本真,从"教的课堂"走向"学的课堂",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精神的成长,构筑本真的课堂教学.下面,我结合此次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选的课例《精卫填海》,谈谈我所追寻的语文教学"亲和"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保持并提升课堂的"语文味"?从"读"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的《天上偷来的火种》一课,谈谈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从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在"读"中反复与文本对话,感悟人物形象. 一、一箭双雕"入境读",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余的兴奋回到课堂,此时可以创设一种走近文本的机会,或者安排学生一节一节轮读课文,或者老师和学生接龙"互读"课文,主要是了解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多次参加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小语界专家说:"阅读教学它姓‘语’,因此,阅读教学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味’。"那么,何为"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  相似文献   

7.
为演绎"阅读教学‘课眼'模式",笔者在本地一所重点中学执教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堂里,我试图引领学生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索科洛夫做了哪些梦?(2)索科洛夫为什么会做这些梦?(3)索科洛夫的"梦"像梦吗?"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梦",是建构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课眼".  相似文献   

8.
"探究与发现"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什么?从教师"教"的角度思考"该"教什么"?"怎么教"?本文作者在这些方面做了些探索与实践,也得到了同行与专家们的认同.本文以人教版选修2-3第一章中的拓展性栏目"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一课为例,从教师"教"的角度与同行们交流一下这节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磨课过程中的所思所为.  相似文献   

9.
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有了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才会实现诗意的回归,建构语文与生命融合的独特时空,令师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味","语文味"源自哪里?特级教师王文丽<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红 《山东教育》2011,(29):18-19
我们称赞一堂语文好课,常常说这课真有"语文味"。"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什么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有"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化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慢慢读,欣赏啊!"语文味:始于咬文嚼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阅读教学中就应该由此入手。一、从文本的关键词语入手涵泳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陈慧名师工作室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副校长陈慧领衔主持,吸收了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及附近多所小学20余名语文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郭学萍、宋运来、蒋军晶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担任学术顾问。工作室以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为目标,依托群体智慧,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工作室以"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建设"为抓手,引领教师队伍成长。陈慧带领工作室成员总结和梳理了"雅趣课堂"及相关实践工作,整体构建了"乐雅文化背景下的‘雅趣课堂'理论和实施框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席卷了小学数学课堂。无论观摩课、展示课、比武课等,都在轰轰烈烈地演绎着相同的故事。然而,什么才是数学的"魂"?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数学味的课堂?在听取了"智慧课堂——2007西湖之秋"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展示后,感受颇多。名师们的睿智、幽默以及对教材独具匠心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个什么问题? 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些旁人看起来很奇怪的论题:比如"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语文教师有一个郁积于心而旁人却几乎没法理解的困惑:不知道教什么!正如一位语文教师所感叹的:"语文教师太难当',这是不少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一是无‘抓手'.  相似文献   

15.
阅读<"击",还是"弹从背入"?>(<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下简称"短文"),觉得教师的引领是很不错的.注意"(弹)从背部入"等记述,学生领悟到那是"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思索"其一是手枪"的交代,明白了"这次屠杀是有人指使的".这些"走进语文文字背后"的咀嚼工夫,也就是"反思"所说的"进入细节体会",的确做得不错,效果是明显的.执教者总结道:"从先生这些隐晦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这一惨案,绝非军警'正当防御',暴徒'丛击军警',而是事前筹划好了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一场大屠杀."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我在参加一些听评课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节课‘语文味’很浓!听得有劲!”“这节课‘语文味’淡了些,好像少了点什么。”看来,“语文味”一词已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影响了一大批语文教师的成长。你一定会问: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本文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侯秉琛《少年闰土》教学为例,对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语文味"进行品析,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凸显"语文味"的六个注重。注重个性解读,散发"语文味;注重诗化课堂,读出"语文味";注重"咬文嚼字",品尝"语文味";注重激发情感,感悟"语文味";注重拓展延伸,发展"语文味";注重师生互动,触摸"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语文味?课堂中如何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前不久,与同事共同研讨了一节公开课《珍珠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颇有感触. 《珍珠泉》描写了云南一道奇特的风光,泉水有清、深、绿的特点,而重点介绍了泉水冒泡泡的奇观.教学时就以此奇观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这句话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费。"那么,究竟何为语文"味"?在小学课堂上,我们又该怎样让语文教学"有滋有味"呢?笔者在对某些教师经验之谈总结之后,得到下文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