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喜剧《三块钱国币》,着力刻画了吴太太与杨长雄两个人物的性格。两个人因避战乱到西南某省会暂租居在一个院子里,吴太太刻薄寡恩,野蛮撒泼;杨长雄路见不平爱管闲事,于是就吴太太女佣打破一只价值三块钱国币的花瓶一事双方展开激烈的交锋。剧作家在这里充分运用了喜剧化的手法,对吴太太进行讽刺,对杨长雄给予赞美。本剧喜剧化手法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被选入教材的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喜剧《三块钱国币》,历来都被视为“优秀”剧作。但笔者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部作品反映的内容,以“阶级斗争”观念,替代了人类的道德观念。作品所颂扬的“情”,只是一种“阶级偏见”,而其所讲的“理”,实为“胡搅蛮缠”。“情”的阶级偏见“碎瓶事件”的受害人本为女主人吴太太,但作品却始终未能让人感觉到这一点。人们看不到作者对真正的受害人吴太太的一丁点儿同情。这大概只是因为吴太太是“阔人”吧。从作品中,我们闻到的尽是“阶段斗争”的火药味。吴太太是“阔人”,但“阔人”也是人啊,“阔人”也有…  相似文献   

3.
《三块钱国币》是独幕喜剧。喜剧免不了笑声,笑声大多源自幽默。可许多学生却看不出《三块钱国币》有什么幽默色彩。这一点也不奇怪。被赵本山逗得哈哈大笑的观众,读赵本山的剧本,未必会乐得合不拢嘴。读剧本与看演出是两回事,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之外,还得具备舞台在场感。所谓舞台在场感,就是在读台词的时候,要能够联想到人物形象,联想到舞台场面,有一种身临其境、观看表演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在场感,读杨长雄模仿吴太太的口吻讲话,就会忍俊不禁。吴太太原来是这样讲的:“穷人,穷人,这个年头,哪一个不穷呃,哪一个不是穷人呃?白米卖到六…  相似文献   

4.
十七世纪法国伟大的喜剧艺术家和新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莫里哀,一生写作了三十七部喜剧,他的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来喜剧发展的影响很大,莫里哀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戏剧论著,但是,他的全部喜剧艺术实践,都浸透着自己的喜剧美学思想。特别是《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和《达尔杜弗》序言等,集中地反映了他对喜剧艺术的基本观点,是莫里哀喜剧观念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成熟的喜剧《无事生非》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很强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心理学家"的一面在此剧中有着鲜明的呈现,他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爱情的矛盾,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展示了天才的喜剧技巧。此外,假象的多次应用是此剧的喜剧特色,利用真相和假象之间的错位呈现来营造喜剧色彩,不能不说是该剧的独特之处,也因此形成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6.
彭丽 《文学教育(上)》2009,(10):104-105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一直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作为英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先驱,莎士比亚始终以引导人们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为宗旨。但是,他的早期喜剧《驯悍记》却让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甚觉不爽,在她们看来这部喜剧全然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一种侮辱、戏弄和迫害,是对女性的一种极大不尊重。笔者认为,这种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创作此剧的真实意图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独幕讽刺喜剧《三块钱国币》中的主人公杨长雄是作家丁西林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塑造的一个“见义勇为”、“能言善辩”、“有着许多年轻人爱管闲事之美德”的大学生形象。这是个正面人物形象。但是笔者看到,这一个正面人物形象的身上竟存有多处硬伤。“硬伤”一:“斗争”不近人情。“碎瓶事件”的受害人本是吴太太,只因吴太太是所谓的“阔人”。“阔人”也是人啊,“阔人”也有人的情感世界。杨长雄怎不关注吴太太心爱的花瓶被打碎后的烦恼心情和一般女人具有心胸狭窄的特点这种情况,而一味地与吴太太作对,向她“火上加油”…  相似文献   

8.
《三块钱国币》是一篇矛盾冲突集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诙谐幽默、带有喜剧风格的优秀独幕剧。剧情虽然简单 ,但通过对爱钱如命的阔太太的揭露、对大学生的正义感与同情心的赞扬、对趋炎附势的警察的讽刺、对国民党统治下社会不平的暴露 ,表露出的却是作者强烈的正义感。我们先来体味一下本剧构思的巧妙之处。剧情虽是以花瓶事件为中心 ,但不是从女仆打破主人的花瓶写起 ,就像电影的特定镜头一样 ,一开幕就把正在口角的吴太太推到观众面前。围绕吴太太这个角色 ,作者安排了两组矛盾 ,即主仆矛盾、大学生与女主人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作者…  相似文献   

9.
在《三块钱国币》一课中,吴太太心爱的花瓶被李嫂打碎了,吴太太要求她赔偿,我以为这是合情合理的事。可现在大家都指责吴太太,说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我真有些为她不平。首先,杀人偿命,借债还钱,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自然而然的道理。从法律角度讲,花瓶是吴太太的私人财产,个人财富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第二,李嫂是吴太太雇来的佣人,她接受吴太太付给她的佣金,她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李嫂也就理所当然地有义务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若李嫂打破花瓶可以不赔,那么,如果有人雇佣她照看小孩,她弄丢了小孩,或者照看…  相似文献   

10.
一、偷换论题剧本开头从吴太太的唠叨写起:“照道理应该照市价赔我才是”。也就是她认为李嫂应该赔钱。在这无休止的唠叨中,杨长雄“被迫抗战”:“现在我把这个道理就来讲给你听听”,“现在不幸得很,打破花瓶的是李嫂,她是你雇用的一个娘姨,她是一个低级穷人,她赔不起。三块钱在你不在乎,可以不在乎,在她……”这里他将“该不该赔钱”的论题偷偷地改成“赔得起还是赔不起”,把吴太太“可以不可以要求李嫂赔偿”的论题悄悄地换成了吴太太“可以在乎不在乎”。这是因为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是生活常理,杨长雄只好用李嫂的穷对吴太太动之以情。…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入了著名喜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喜剧《三块钱国币》 ,笔者在该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将学习内容变成问题 ,激发探究兴趣教师示范 ,以文题为例提出问题。“三块钱国币”能买些什么 ?“三块钱国币”是个大数目吗 ?本剧为什么以“三块钱国币”为题 ?师生讨论并明确答案。第一问 ,按吴太太列举的物品价格折算 ,三块钱能买 :① 5斤白菜 ;②两斤猪肉 ;⑧ 10棵白菜 ;④ 30盒火柴。按大学生杨长雄列举的物品价格折算 ,三块钱能买 :① 18只钢笔头 ;②三瓶墨水 ;③ 30只信封。…  相似文献   

12.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极具特色的剧作家。彼时的话剧,多以悲剧为主体,他却热衷于喜剧;旁人的名作均为多幕剧,他却以独幕剧见长,比如《三块钱国币》。  相似文献   

13.
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没有笑便没有喜剧。郑廷玉《看钱奴》一剧通过运用巧妙的剧情设置、复杂的人物性格塑造、独具意味的人物宾白以及夸张、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凸显了此剧"笑"的艺术。从笑声中受众体会到中国古典喜剧中笑的严肃性和警醒性,彰显了中国古典喜剧寓教于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发表于1946年的小说<群芳亭>堪称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吴太太的女性意识转变过程为主线,描述了吴太太从萌生出懵懂的女性意识萌芽到成熟的女性意识的确立过程,探讨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如何打破菲勒斯中心主义、构建自我意识体系、实现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问题,提出了人人都有获得幸福和实现自我权利的两性和谐平等观,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对当今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是晚清著名小说家,也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坚定追随者,然而最后他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了维新派小说理论的对立面。以吴趼人的《恨海》为例,揭示吴趼人在创作上悖离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原因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识破偷包贼     
《同学》2002,(5)
这天早上,查理太太到银行取了一笔钱,准备到珠宝店买首饰。她刚出银行,一名帽檐压得很低的男子就盯上了她的那只黑色挎包。男子扭头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拎着一只黑色挎包追上查理太太,他的包几乎与查理太太的一模一样。他不紧不慢地跟着查理太太进了珠宝店,查理太太却一点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诗人、小说家以及评论家,王尔德从来都毁誉参半,可是作为一位剧作家,他在戏剧舞台上取得的成就百年来却从未遭人置疑。他的悲剧《莎乐美》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震撼。本文分析了王尔德对重复的使用对于此剧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此剧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吴瑞华 《学周刊C版》2011,(4):201-20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四册选人了,物理学家、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该剧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围绕女仆李嫂该不该为不慎打破的一只花瓶赔钱而展开得激烈争辩.展现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9.
喜剧精神就是以一种理性的旁观加调侃性的玩笑的态度来对待世间事物的精神。中国古代诗歌一般来说严肃性有馀而玩笑性不足,韩愈的诗却不是如此。他经常以游戏的心态来看待人间事物,所以他的诗富有喜剧精神。他的诗或纯属玩笑之作,或是玩笑性的嘲讽,或笑他人,或笑自己,即使正经之作也不时地插一些喜剧性的描写或玩笑性的句子,他的那些争奇斗险的作品其实也包含着玩笑性的成分。韩愈是一个同时具有征服意识和超脱意识的人,他的喜剧精神是由他的这种双重性格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董太太的孩子东东今年只有四岁,但东东的吃饭问题却让董太太苦恼了很久。自东东懂事以来,他就不喜欢吃饭,到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没有耐心坐在饭桌边,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玩具。为了让东东能乖乖地吃饭,董太太可谓费尽心思。一开始她认为可能是做的饭菜不合东东口味,便想着法变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