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说“教”“育”二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拜读了王静先生的大作“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见《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王文”对“教”、“育”二字作了新的阐释,堪称是笔探今古的佳作,特别是在“育”字的考释上,辨析明详,识见精透,实为难得。只可惜,王文关于“教”字的论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充分占有资料,然后加以分析比较,以推求出可靠的结论来,这是在训诂学研究中应该  相似文献   

2.
吕型伟先生在《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的文章(以下简称“吕文”),认为中国近50年来教育发展的最大缺憾是对英才教育重视不够,因而呼吁“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办一批英才学校”。[1]吕型伟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学术争鸣。王建华先生在《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要重视大众教育问题》的文章(以下‘简称“王文”),与吕型伟先生商榷。“王文”认为,“英才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因而英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没有可行性;而大众教育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的心理,中国…  相似文献   

3.
王培明在《是姓成名名,还是以成为名?》(以下简称王文,见《语文知识》1994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促织》一文的主要人物“成名”不是“姓成名名”,应是“以成为名”的意思。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现就王文所列三条理由谈些看法。王文的第一条理由是,《促织》全文写到“成名”二字的只有一句,  相似文献   

4.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程少堂广东省珠海教育学院拙文《“教育的外部规律”说不能成立吗?》(载《教育研究》1992年第10期)有幸得到孙振东同志的专文教正(见(教育研究》1994年第9期《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一文。以下简称《探论》)。读到《探论》后,笔...  相似文献   

5.
王文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5期撰文指出,2008年6月在秘鲁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APEC)第四次教育部长会议上。正式决定将生涯与技术教育或称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CTE/TVET)(以下简称职业教育)作为四个优先发展领域之一,中国和菲律宾为这个领域的牵头国。职业教育成为APEC的优先发展领域,反映了APEC各成员需要并重视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9期刊登了邓传选老师的《此处修改,莫名其"改"》(以下简称"邓文"),同年第11期刊登了王刚老师的《此处修改,妙在其"改"》(以下简称"王文")。"王文"针对"邓文"中"第5版《经济生活》教材对‘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一修改,令人费解"指出:"应把教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中的‘价格'理解为‘成品商品  相似文献   

7.
对《也说“毕月乌”》的两点补正李延年吉发涵同志的《也说“毕月乌”)一文(以下简称《也说》文,载《文史知识)1991年12期),发笔者心中所想而口中不能言之论,读来甚感痛快,且颇受启发。《也说》对贾笑孟同志《“毕月”辩讹》一文(以下简称《辩论》,载《文...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第2期刊出了唐兴东老师的《重心与图形面积平分问题》(以下简称文[1])一文之后,在第6期又刊出了邵亚明老师的《“重心与图形面积平分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文[2])和钟拥政老师的《也谈图形平分问题与探求重心》(以下简称文[3])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该不该出手?     
编者按自我刊登载了《怎能如此评优》(1998年第6期,以下简称《怎》文)和《该出手时就出手》(1998年第11期,以下简称《该》文)两篇文章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争鸣。现摘发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摘发的意见之所以比较一致,并非是我们要压制...  相似文献   

10.
说文旁见说解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出的训诂学著作。《说文》对一个字的解释,都列于正篆之下,有时还见于旁的字之下。学人把见于旁字之下的说解,称为“旁见说解”。为了叙述简便起见,这里姑且把正篆下的说解和旁见说解分别简称为正解和旁解。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第2期刘伦斌、支玉恒二位老师的《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以下简称《思》文),又拜读了第5期袁斌等老师对《思》文提出的异议(以下简称《文》文)。笔者愿直陈己见,与袁老师等商讨。 一、搞清《思》文文题和内容的确切含义 1.从文题看,(反思“带着问题读”),就没有全部否定“带着问题读”的意思,而是探索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2.从内容看,《思》文开头就说:“带着问题读”是指阅读课上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先布置几个思考题,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这些问题。这里的“问…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5年第9期刊登了《向西发射卫星到底多消耗多少能量?》一文(以下简称文(1)),对(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2轮导与练》(以下简称文(2))中关于卫星发射的题目解答提出质疑。笔者觉得以上两者的解答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劳动的生产性─—兼与张晓彬先生商榷苏志宏拜读张晓彬先生《论教师劳动的非生产性》(刊《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第3期,以下简称“《论》文”)一文后,获益匪浅。《论》文提出的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中的基本命题出发来探讨教师...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高考后,笔者发表题为《也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的短文(以下简称《也说》),对“文综”安徽卷第36题提了一点批评性意见。安徽师范大学欧阳跃峰老师撰写《高考试题的知识点与信息量问题——就2009年安徽卷第36题与冯一下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对笔者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  相似文献   

15.
以下信息已提供给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贸委、人事部、农业部等11个部委和全国各大图书馆,并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网上终端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如需查询,请与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联系,地址:(130052)长春市凯旋路52号,网址(E-mail):yzjyjxlh@public.cc.jl.cn19812655 "双元制"平度教学模式 徐明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期 5200字19812656 浅谈新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王文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期 3500字19812657 应重视引导中专生的课外阅读 陈育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  相似文献   

16.
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以“部首”来分类解说汉字的字典。在《说文》中,“女”部共收录了238个字,占全书正文总数(9353字)的2.54%,是《说文》540个部首中收字较多的部首之一。现代学者一般都同意,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是离不开它特定的时空与社会环境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11年第2期发表了由大庆铁人中学董刚、解玉良二位老师署名为《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答及分析》(以下简称《对》文)的一篇文章,该文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第5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侯月香孙彩华张荣光我们的拙文《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在《政治教育》1996年第8期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贵刊在1997年第1~2期合刊中,刊载了《废品可以成为商品》(以下简称“可”文)一文,对拙文的有关论点提出...  相似文献   

19.
孙李军 《物理教师》2008,29(1):62-63
本刊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一道光学易错题》的文章(以下简称《一》文),读后觉得有必要补充一下.  相似文献   

20.
董理 《考试》2009,(3):104-104
笔者阅读了陕西师大出版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2008年第四期的《(-∞,0)U(0,+∞)是一个区间吗?》一文(以下简称文①),有几点想法,在文中作了详细阐述,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