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占祎 《足球俱乐部》2013,(Z1):38-41
2013年是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的第20个年头,也是中国足球在经历了2012年内热外冷的时代之后的一个新开始。回顾中国门将20年发展史,尽管没有出现能够在欧洲立足的顶级门神,但是20年来,中国门将的水平并未随着足球整体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并大有持续繁荣之势。  相似文献   

2.
门派之见     
风格 稳健与激情共存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最近20年门将特点类型的不同变化,或者说发展.首先从门将的守门风格这一角度来看.所谓"风格",亦即门将的守门个性或习性.有的门将往往出人意表,时有惊艳之举,最极端例子是哥伦比亚的"疯子门将"伊基塔;有的门将则沉稳老练,中规中矩,比如前英格兰头号国门大卫·西曼.总而言之,前代门将的风格大致可分为两种:稳健扎实型与临场发挥型.  相似文献   

3.
门将,一支球队中与主帅最相类似的位置,那里充满着刺激和挑战。门将的表现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也可以说,门将一个人承载着整个球队对胜利渴望所带来的压力。这点不仅在场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比赛后的评分中也有所反映。如果一个前锋在一场比赛中三次错过面对空门的好机会.赛后他的得分很可能是7分。而如果一个门将在一场比赛中做出5次精彩的扑救后,惟独有一次的犹豫,就会招致4分的"惨淡结局"。门将是个特殊的位置,随着时代的推进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尤其是当足球成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之后,竞赛规划都在为"足球的艺术性"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相对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守门员,现在的门将要具备更加过硬的脚法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观察视野也要更加宽阔。足球比赛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中前场球员在改变比赛着的进程和结果,已经习惯性地忽略了门将对比赛的作用,接下来不妨一起看看那些改变了比赛的门将,表达一下对选个重要位置的尊敬之情。  相似文献   

4.
《足球俱乐部》2013,(Z1):20-21
《足球俱乐部》的20年中,门将位置上同样光芒耀眼,意大利甚至出现了门将盛世,诸多实力非凡的门将同时在意甲各队门线上大显身手,一时间让人目不暇给;德国则保持着门将辈出的传统,天才的涌现之快、竞争的激烈之强甚至使一些人未及大放光芒就划过天空;一直被认为是前锋天堂,门将荒漠的巴西,甚至也在塔法雷尔之后,出现了一批门将前往欧洲效力,甚至把持着米兰双雄主力的盛  相似文献   

5.
豪门队报     
AC米兰:2004年12月5日,丹麦前锋托马森因背部肌肉拉伤,他是在与帕尔马的比赛中替补上场之后,与对方门将弗雷相撞受伤的.12月13日,舍甫琴科当选2004年欧洲足球先生,德科和小罗分获二、三名.同日,卡卡和同胞阿德里亚诺被授予金火炬奖.  相似文献   

6.
慕沅 《足球俱乐部》2013,(Z1):46-49
足球王国巴西不仅盛产能够打出桑巴足球的进攻球员,也出现过诸多伟大门将。与他们比肩,并称南美双雄的阿根廷,倒是没这么多门将人才,近20年也就塞尔吉奥·戈耶切亚,罗阿、阿邦丹谢里较为出众。反倒是一些地位不如两国的国家,出现过别具特色的性格门神,如巴拉圭的奇拉维特和哥伦比亚的伊基塔。  相似文献   

7.
门线杀手     
足球场上,门将是球队最后一道防线,离失球最近,离进球最远。因此,门将素来给人以稳重、踏实的感觉,无数优秀门将莫不如此。然而,有一些门将却不甘寂寞,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脑子里竟然还有"攻城拔寨"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占祎 《足球俱乐部》2013,(Z1):50-53
相比于欧洲和南美,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和大洋洲足球水平固然落后,但是近20年来发展却非常迅速,也不乏出类拔萃的优秀门将。他们中有的只在本国联赛效力,凭借代表国家队征战国际大赛的机会让世界认识了自己;有的则得到了前往欧洲高水平联赛的机会,向世人证明来自足球贫瘠土壤上的门将也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相似文献   

9.
门将三人行 塔法雷尔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作为巴西足球史上最成功的门将,塔法雷尔代表巴西队参加过三届世界杯,功勋卓著,同时对于巴西门将而言,"托塔天王"又是他们中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成为第一位踏上亚平宁绿茵的巴西门将,乃至当时意大利赛场上唯一的外籍门将.他的留洋生涯开了巴西门将的先河,让以往只能在世界大赛上才能露脸的巴西门将,有了更多为世人熟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在足球场上,前锋和门将就是阴阳两极,矛尖盾固总在攻防转换当中得以彰显。从这个角度来说,门将是球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但与攻城拔寨的前锋相比,门将获得的掌声和赞誉却往往是最少的。十次成功的扑救,或许都被解释为职责范围内,但一次鲁莽的出击,却有可能成为职业生涯的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