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乡的蛙鸣     
故乡是美好的,故乡的记忆,哪怕我离开的时间再长,走得再远,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乡亲乡事,还是那样的清晰,时常会在我的梦里泛起一圈圈的涟漪。尤其是在寂静的夜,故乡的蛙鸣声会时刻回响在耳边。蛙鸣有急有缓,时深时浅,若近若远,唱出了我一缕缕的乡愁。老屋后有一片池塘,每当夏夜,蛙声四起打破了夜的静谧。坐在老树下乘凉,边听着蛙声边吃着可口的西瓜,一种愉悦感就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程默 《教育文汇》2012,(7):60-60
我是听着蛙声长大的。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蛙声是乡村夏天最富于季节性的一种天籁之声。  相似文献   

3.
记忆中,我的童年满是些红红绿绿的色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逢晴天的傍晚,爸爸便会带我和姐姐信步到河边。踏着一条条田埂,看着一片片麦苗,听着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蛙声,数着那品种繁多的野花,就这样步入我们自己的乐园。 爸爸最喜欢的是河岸边一棵歪脖子老树。老树有着又黑又硬的皮,看起来仿佛是饱经沧桑风烛残年的老人,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国画大师。一次,作家老舍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乃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规定的背景又是“山泉”,只能借“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白石老人没有着意去画那些鼓腮噪鸣的青蛙,而是作一片急流从山涧乱石之中飞泻而出,内中夹着几个活蹦乱跳、极富生命力的蝌蚪;  相似文献   

5.
    
安静而平淡地度过了一个夏 悄悄然地又临近了另一个夏 夜间 无意中听到从远处田野上传来的蛙声 遗漏的蛙声 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也敲醒了我的回忆 我会独自跑到田野上 顽皮地看着 树上的蚂蚁正忙碌地收集剩余的阳光 踏起脚尖 玉 依依不舍地留恋着那快要住进山洞的落日 } 夏日的星空 有星星的点缀 显得好美 蛙声停了 但树枝却环在月光下摇曳着夏@吴梅峰$嵊州市上东中学高二文科班!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路蛙声     
在自然界里,最闹热动听的声音除了鸟声外,恐怕就数蛙声了。每当听到那一阵阵如鼓如鼙的蛙声时,儿时听蛙鸣的情景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老家在乡下,房前屋后是水沟和农田,每到夏秋时节,回荡在耳畔的就是一片闹热的蛙声。这些乡村的鼓手,大自然的精灵。是最忠于职守的哨兵,它们守护在溪旁河畔田边地角,不失时机地报告着农事的来临,时序的交替。每只青蛙都是一个忠诚的战士,不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还是阴雨连绵的秋季,都坚守在田野,为保护庄稼鼓与呼。在欢快的蛙鼓声中,农人播种希望,姑娘小伙编织爱情,孩子们则张着小嘴巴,“呱呱呱”地欲与蛙声试…  相似文献   

7.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国画大师。有一次,作家老舍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乃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规定的背景又是“山泉”,只能借“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就更难乎其难了。几天以后,老舍收到了一幅诗意盎然的国画。但见白石老人没有着意去画那些鼓腮噪鸣的青蛙,而是作一片急流从山涧乱石之中飞泻而出,水中夹着几只活蹦乱跳、极富生命力的蝌蚪;高处则是一抹远山。这山涧、乱石、急流、蝌蚪、远山浑然一体,使人隐隐如闻十里蛙声。老舍一看之下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8.
记忆伞     
雨天长,灰云厚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不知在哪扇门的背后只要我还能够找到小时候的那一把就能把四川的四月撑开春雨就伞边滴下来蛙声就从水田里布谷鸟声就从远山  相似文献   

9.
蛙声     
夜晚纳凉,总有一缕夏风伴着和谐美妙的蛙声,萦绕于耳畔,使我的思绪从农家的屋檐下飞出,飘荡在乡村夏夜优美的时空中。北方夏夜最迷人的是蛙声。我总想蛙声是淡绿色的,蕴含着浓浓的乡野气息,是一支动听悦耳的奏鸣曲。与其它季节比,夏季本来就是丰富的,玉米在希望中拔节。蟋蟀在麦香中拉琴,在这斜斜细细的梅雨天,牵牛花吹起喇叭,推推搡搡的向日葵仰起圆脸,刚孕育打苞的乌米述说着青纱帐里葱茏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窗外尽是夜色,依稀也有几点灯光耳畔蛙声阵阵,突地忆起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觉像在家一样。那几点睡眼惺忪的微光,那特有的“乡村音乐”,阵清凉的微风飘过,我贪婪地吮吸着——家的味道一种恬静的芬芳,一种安然的温馨。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10,(6):54-55
一、命题作文 1.明天我在哪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  相似文献   

12.
倾听蛙鼓     
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际,我偏好一人踽踽独行,让心灵漫步黑夜,让灵魂畅游太空。当夜幕降临、蛙鼓虫鸣之际,我更钟爱静坐窗前,闭目倾听那时起时落、颇似朗诵的“抑扬顿挫”之声——蛙鼓。然后让这种音响轻轻地萦绕心怀,与脉搏共振,与心跳同舞,慢慢地又流淌成我笔下的白纸黑字。蛙,一种孱弱的生灵,而蛙声却是一道清越的音符。倾听蛙声,让心灵更为澄澈,让胸境由此平和,让眼眸因此深沉,让思想自此开阔。追名逐利、世故庸俗者不屑听蛙声;勾心斗角、城府深沉者无缘听蛙声。只有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处世准则的人才会欣赏蛙声、倾听蛙声、品味…  相似文献   

13.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面极具想象力,不见青蛙,却闻蛙声,用几只畅游的蝌蚪表现蛙声,其特殊的联想手法,表现的恰到好处,动静结合,实乃绝妙的构思。而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蛙声十里出山泉》出发,分析美术作品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0,(5):54-55
一、命题作文 1.明天我在哪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  相似文献   

15.
邵燕祥 《学习之友》2006,(12):16-17
唐代以前的诗中,咏蛙的似不多。到了南宋,辛弃疾词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传诵多年。吴涛的“怪来一夜蛙声歇”,戴复古的“身在乱蛙声里睡”,都只是乡居况味,不含褒贬。  相似文献   

16.
飘逸着淡淡清香的丁香花,生长着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回忆.在那些丁香花飘香的季节,总想拧一片幼叶含在嘴里,趁着暮色和蛙声轻轻吹奏那首童年的歌谣,并用心灵抚摩那段无瑕的岁月.  相似文献   

17.
一起听蛙声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独自坐在窗前,倾听着水田中的蛙声。此起彼伏的蛙声铿锵有力,宛如一首交响曲,撼人心魄。我静静地听着,痴痴地看着,仿佛一切都凝结了:静谧的、幽深的、动听的……忽然,一束灯光出现在水田中,一个身影在四处张望着,寻觅着。不一会儿,灯光不再闪烁不定,那个身影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全神贯注……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他在干什么?难道又有……不会的,我立刻否定了心中的猜想。我继续看着,祈祷着,希望刚才的那个假设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实。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灯光一晃,那个身影伏下了身子。我的心揪得更紧…  相似文献   

18.
作家老舍曾请齐白石画一 幅画:一带清流,曲折潺溪,奇石 夹岸,姿态万方,几只蝌蚪,翕忽 游乐。画题是《蛙声十里出山 泉》。画面虽不见群蛙,却让人 想到不绝于耳的蛙声,没有青 蛙,哪来蝌蚪?有了青蛙,自然一 片蛙声。这正是侧面烘托的精妙 所在。  相似文献   

19.
救救青蛙     
晚饭后,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头小河边的柳树林里捉金蝉,小河里蛙声阵阵。这时,远处过来了两个大人,他们边走边用手电筒在小河边来回扫射。我们以为他俩也是捉金蝉的,走近才看清他们一个人提着编织袋,一个人拿着手电筒。仔细听,编织袋里面传出低沉的"呱呱"的声音。啊,他们是捉青蛙的!  相似文献   

20.
蛙斗死了蛇     
暑假的一个上午,我和爷爷一起上山采药。回家的路上,我们经过一个深潭,听到一片蛙声。突然,我发现一条蛇,正朝水潭边爬去,约有两米长。蛇的出现使我开始担心蛙的安全来。我抓了抓爷爷的衣服惊叫:“爷爷快看,蛇!”爷爷“嘘”了一声说:“别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