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其实,你不能完整地体会到一匹马究竟为何而活,可是一个人却很难发扬马的性格。2008年,因为工作需要,我到了西藏,真正走了一趟茶马古道,而行走在那崎岖不平的茶马古道让我毕生难忘。如今的茶马古道,已经很少再出现繁忙的景象了,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茶马古道已经渐  相似文献   

2.
2020年1月20日下午,我们驱车来到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镇。那天的阳光特别好,是典型的滇南旱季的阳光。那柯里是从普洱出来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驿站,距离普洱市大概20多公里。庞大的山脚下,一条清清的小河,绕着驿站流过。一座古老苍劲的风雨桥,横跨在小河上面。风雨桥上的护栏和座椅,已经被磨得光滑鉴人,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见证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3.
明朝开始,茶马贸易开始在川、藏、滇等地区盛行起来,从而促进了茶马古道川藏线上的贸易发展和锅庄这一特殊行业的产生。康定锅庄是茶马古道川藏线上独有的集旅店、货栈、饭馆、中介以及翻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介机构,也是一种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就康定锅庄的历史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远方     
已是深秋,踏着悠游的步履来到丽江,见到了那条蜿蜒的茶马古道。它并无西湖的美艳,也无江南水乡的柔丽,却留下了那些深浅不同的足印,还有那寂寞古道上一缕淡淡而又永远抹不去的思念。  相似文献   

5.
远方     
范兰西 《初中生》2012,(Z2):92-93
正已是深秋,踏着悠游的步履来到丽江,见到了那条蜿蜒的茶马古道。它并无西湖的美艳,也无江南水乡的柔丽,却留下了那些深浅不同的足印,还有那寂寞  相似文献   

6.
过客     
日光犹如一场雪崩,白茫茫,覆压在肉体与意识之上,沉重有力.暴烈的光线里似乎可以看见前生.也许,你曾是负在马背上的锦缎,在这条路上流离了一生.最后,与那匹马一同死去,归于尘土,归于这条叫茶马古道的路途.……  相似文献   

7.
过客     
日光犹如一场雪崩,白茫茫,覆压在肉体与意识之上,沉重有力.暴烈的光线里似乎可以看见前生.也许,你曾是负在马背上的锦缎,在这条路上流离了一生.最后,与那匹马一同死去,归于尘土,归于这条叫茶马古道的路途.……  相似文献   

8.
过客     
日光犹如一场雪崩,白茫茫,覆压在肉体与意识之上,沉重有力。暴烈的光线里似乎可以看见前生。也许,你曾是负在马背上的锦缎,在这条路上流离了一生。最后,与那匹马一同死去,归于尘土,归于这条叫茶马古道的路途。因此,你的灵魂属于这里。  相似文献   

9.
一直喜欢一个人旅行,非常喜欢。318国道、川藏线、茶马古道、横断山区……这是一条大气磅礴的景观大道。四川以西,青藏以东,旖旎而荒凉,精致又颓废。草原、海子、雪山、大川,不动声色地散落在北纬30°的风景线上。云深不知处,那略带毁灭与残缺的美,如末世城墙般伟岸,气势宏大,透露着太多超越生死的平静安然。  相似文献   

10.
1.在雅安,茶道是一条古路 在雅安,茶道是一条古路. 汉唐以来,在四川雅安通往高原这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深深浅浅的脚印,那些脚印是文化的传播者和耕耘者,也是生命顽强的坚守者. 在我国茶马古道有三条,即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川藏茶马古道分"大路"和"小路".汉源境内的茶马古道为川藏道的"大路",称为"官道".大路始于雅安.  相似文献   

11.
茶马古道     
从我的老家往南走十里路,有一条幽僻的曲径,沿着曲径再往南走十余里,能遇到一条古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历史上是一条马帮之路,成群结队的马匹经其到达我国西藏及南亚等地,古道上镌刻着的蹄印向你诉说着茶马互市的艰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茶马贸易,源于唐,成于宋,而盛于明。明代的茶马贸易制度详备,互市繁荣,持续始终,成为制番、实边、裕国之“国家大经”,“制西番以控北虏之上策”;同时,“随着国力的转衰和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变通与开放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特征。因此,在古代西北茶马贸易史上,明代具有划时代的典型意义。笔者试图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对明代茶马贸易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关于明代茶马贸易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条古道,三条线路;驮队马帮,行进来往;商贾云集,有无互通。正是茶马古道的通行,让沿途的城镇兴盛、繁荣;也是因为这条古道,让历史上的一些茶马重镇,随着它的衰亡而逐渐被人遗忘。但它们真实存在过的印记,却在岁月风尘中,踏雪有痕。易武:忆昔普洱茶香时地区:云南省线路:滇藏茶马古道地位: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中心、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起点说到“普洱茶”,你是否会习惯性地认为它的主产地就在如今的云南省普洱市?  相似文献   

14.
泸定桥,从课本中走来,因我们熟知的一个词——飞夺.这导致了一种误解:好像这里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了那一声枪响、那一次飞夺一样.因为很多人没有想过:这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桥,而且是铁索桥? 原来,世间所有的不朽,都由平凡慢慢堆积.泸定的发展,经由茶马古道而变得不平凡,再由"飞夺"而声震寰宇.  相似文献   

15.
马帮在茶马古道的形成和普洱茶营销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马背上形成的茶马古道文化和普洱茶文化在西南地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藏区进行的茶马贸易对当时西部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马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河州又是明代茶马贸易最为兴盛的地区。明代河州的茶马贸易繁荣为何能够繁荣起来?论文从河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藏区对茶叶的需求,明廷抵御北元、羁縻西番的政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茶马古道在我国西南,相当多人相信,它的历史功绩,不亚于西北的"丝绸之路",都是古代中国与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也可以说是全球化先行者的见证。但是,今天的茶马古道,一大部分是山区,交通不发达,少数  相似文献   

18.
茶马司,顾名思义,是专门管理茶马事宜的机构,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代置有榷茶买马司,元朝以提举茶事兼理了马政,遂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明朝设置茶马司,旨在便利与番族即以藏族为主体的西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终明一代,蒙古北据给明朝边防造成了巨大威胁,出于抵御长于鞍马骑射的蒙古骑旅南下扰夺的需要,明朝统治者素重西北马政。明代西北边防所需官马,其途径主要是采取以茶易马的形式,也即是通常所说的茶马互市。所  相似文献   

19.
明洪武二十二年,关于四川岩州茶马司定价问题,《明太祖实录》记载:一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弇山堂别集》记载为:十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凡研究明代茶马贸易的学者基本上都采用《明实录》的说法,以此来论证官营茶马贸易衰落及相关问题。之所以出现以上二者差距十倍的原因,是因为抄写或勘印所导致。事实上",马十匹给茶一千八百斤"更能符合当时岩州茶马比价的实际,也与明王朝整个茶马比价政策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明洪武二十二年,关于四川岩州茶马司定价问题,《明太祖实录》记载:一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弇山堂别集》记载:十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凡研究明代茶马贸易的学者基本上都采用《明太祖实录》的说法,以此来论证官营茶马贸易衰落及相关问题.之所以出现以上二者差距十倍的原因,是因为抄写或勘印所导致.事实上,“马十匹给茶一千八百斤”更能符合当时岩州茶马比价的实际,也与明王朝整个茶马比价政策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