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视频画面中传递信息的主要对象是画面主体,画面主体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的持久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归纳"井"形构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视频画面主体位置的统计发现,教学视频画面中的主体位置普遍以"三分法构图"形式存在。采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与方法(眼动实验法),研究画面"三分法构图"中主体位置对学生注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主体位于画面中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观察画面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同专业学生的眼动指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个案法、归纳法和文献法对庆阳民居室内装饰品的纹样构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庆阳民居室内装饰品的纹样构图有共用形、形中形和复合形三种方法;这三种构图方法受到古代八卦、数字观念的影响,凸显求子、求寿、求贵和图腾崇拜的主题;蕴含了儒家"中、和","善加于物"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摄影教育历时短暂,在摄影教学方面一直是出于摸索过程中,如何将摄影这门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很强的学科系统性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我们在摄影教学中一直探索的问题,摄影构图在摄影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张照片拍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图,好的构图总是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同样的拍摄对象,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面对稍纵即逝的影像,我们如何在最短暂的时间内、在认识对象本质之前给予其完美的形式,怎样框取局部形象才是有价值的、有内容的、有信息含量的。这就是我们摄影构图教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风活动是美术专业重要的课程,大量时间用作风景写生.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如何取景构图、如何用色、如何塑造空间等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取景构图.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提醒学生学习基本的构图常识,总结构图经验,强调构图的创新意识,那么对提高学生风景写生构图能力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视频画面中传递信息的主要对象是画面主体,画面主体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的持久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归纳"井"形构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视频画面主体位置的统计发现,教学视频画面中的主体位置普遍以"三分法构图"形式存在。采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与方法(眼动实验法),研究画面"三分法构图"中主体位置对学生注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主体位于画面中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观察画面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同专业学生的眼动指标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构图即画面的形式美,是对画家特定思想表现的最初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整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构图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是“立意”的终极体现.画面是否能够充分“达意”,就看作者如何去营造画面的构图.“对角线”、“圆形”、“s”形等多种画面形式构成画面的动势,给观者多重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7.
构图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去组织一副好的构图是艺术家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构图中的无意识因素的加入是绘画艺术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8.
三重构图是指意义构图、方法构图和信息构图.意义构图是指学生在图中绘制出自己写文章的目的,为习作选材确定范围.方法构图是让学生了解各类习作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具体的习作方法,学会自主构图、据图作文.信息构图是以简洁、明了的关键词、图组、符号等表现头脑中出现的写作内容,从而直观地呈现习作的表层信息.这三个方面在绘制时螺旋交叉、互相联系,重视学生写作思维过程的展现、习作目标的整合、习作策略的掌握,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达成习作任务,促进习作教学的"轻负高效".  相似文献   

9.
构图是绘画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现代的绘画艺术已经走向多元化,如何选择适当的构图形式并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如何让学生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就成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绘画的基础课程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构图的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等相关知识的培养,这就需要首先提高学生对构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培养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图,好的构图能为主题服务,能让画面气氛和谐。但低年级学生构图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美术教学中要为低年级学生绘画突破构图局限性寻求对策和出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概念构图作为有效教学策略,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概念构图策略的应用探索,发现可以通过概念构图、知识构图、方法构图、主题构图等四重构图法进行教学。四重构图教学是一种较优的阅读教学策略,能够巧妙地辅助教师教学,拓展理解的深度,挖掘文章的主题,使文本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扎实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儿童绘画中,构图占据着主要的评价要点,很多学生在画面构图上往往缺失方法及创新意识。然而,应该如何进行构图才能更容易使画面变得美观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构图原则,采取了传统的继承方法,将历来著名的艺术家的绘画技法传授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并学习,甚至,鼓励他们改造创新。  相似文献   

1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艺术成就的高度概括。就诗歌而言,王维自觉地融画理于诗歌之中,实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交相沟通、相得益彰的审美效果。在诗歌创作中,王维将绘画技巧予以恰到好处的运用,创造出了魅力无穷的绘画意境美,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墨分六彩"的色彩美,描线绘形的线条美,"经营位置"的构图美。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了二方面的内容,一是摄影构图的基本表现手段,详细说明了各种手段的特点功能;二是如何选择利用摄影构图手段,举例说明了构图手段的运用应综合考虑表现的对象、创作的意图和构图手段的表现力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摄影构图中的“面”指的是由点与线构成的被摄体所呈现的形状,这种形状会给人以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和最鲜明的主题意识。文章重点分析了三角形、L形、C形、O形、V形、框式和开放式的面式构图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阶段中的构图,只要是指绘画作者个人艺术水平的具体展现。如何采取恰当合理的构图形式并灵活应用于作品中,如何能够将学生绘画作品中的人、景、物安排在其中,以此来获取最恰当的绘画布局就成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构图的应用及教学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丁宁 《华章》2011,(19)
构图是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绘画中的构图意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绘画创作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发现不少有关取景构图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取景写生这一过程的理解还比较薄弱,对于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的构图概念,学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如何使这部分学生迅速掌握构图方法,加强学生的构图与创造意识,对风景写生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风景写生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艺术活动。在风景写生中,如何选景、如何构图、如何表现光色变化,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这些风景写生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大学生风景写生的开始,也是大学生艺术实践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肖飞 《职业技术》2006,(12):78-78
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事物表现出来。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幅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1.端正学生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1〉有的学生对自然界的景色很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再加上受名画的影响,总想画出雄伟气魄的画来,有了这种想法后,导致构图取景时不去选择,什么都画,对什么都感兴趣,结果完成后画面很平庸,甚至有些空荡。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