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尽管教师都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但学生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自能作文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最终达到“自能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呢?我在小学高年级尝试了指导学生分组自改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是主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许东慧 《教育导刊》2001,(15):93-94
传统的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教师批改——教师评讲。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作教学,尽管教师都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但学生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自能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最终达到“自能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呢?我在小学高年级尝试了指导学生分组自改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是主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下水作文”,身体力行──浅谈在作文教学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吴国森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作文教学欲期收效,欲令学生获得实益,最重要之一点在提高教师之业务水平。教师业务水平高,讲读课教得好,作文课指导得好,批改得好,学生自能日有进益。”可见,...  相似文献   

4.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性。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的。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进行改革。本期编发几篇作文批改方面的经验体会,供教师参考。关于作文批改,叶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在这里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作文批改的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前引后放培养自能石市槐北路小学史志英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在“引导”和“批改”两个环节中,教师往往唱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没有动手、动口的训练环节。为此,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说文”一项训练,并在后面批改一环中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从而使学生自始...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陛.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发现文中错误 ,常常喜欢用红笔刀砍斧削 ,改得满纸通红。但事与愿违 ,往往是教师认真批改 ,学生马虎地看。学生的作文能力总是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甚至下次作文仍然重犯上次作文的错误。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指导作文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改上。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 ,可以提高语感水平 ,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 ,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真正达到“自能读书 ,不待教师教 ;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叶圣陶语 )的境地。笔者认为 ,引导小学生自改作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改示…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与写作",其中作文教学是难点。常态的作文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导—批改—讲评",学生则是"写作—修改",这里缺少的是师生互动的环节,忽视了"教"与"学"相结合。如果把握"作文评改——教师讲评与学生修改"这一推动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关键点,就能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走向自能作文。但是,传统的批改作文是小学教师最痛苦的,而且付出了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批改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写作教学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师批教师改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能作文”和“自能改文”的习惯,变教师的单边活动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才有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目标,是使小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获得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如何切实加强学法指导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学习方法的示范。指导学生自能读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往往是从教师的示范开始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由记人、叙事、状物、写景几种类型的课文组成。在教这几类体裁不同的课文时,教师必须从其特点出发,考虑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的示范。例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文,直接介绍学法,启发学生把教法转为学…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作文的进一步指导,其意义是明显的。为此,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批改。  相似文献   

14.
传统作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痛,教师批改作文也头痛。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师生双方都被动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学生写得其法,改亦有道,方能治好这些痛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芸 《甘肃教育》2011,(18):40-40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可以用“被动”两字来概括,教师忙于被动批改作文,学生累于被动地写作文。教师忽略了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作文指导,使得作文课堂上没有系统完整的作文教学计划,没有详实的作文教案。作文题目的统一死板,使得部分学生无话可说,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疼的问题,似乎学生写教师改是天经地义的,学生改作文,一些教师认为写都不会呢,还会改?因此很不放心,久而久之,学生在作文批改中,一直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修改意见。然而初中作文教学中,批改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承接着教师作文教学的实际指导和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绝对不能忽视一个环节。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尽人意。作文评改最令教师头痛,那么多作文,教师要一本一本的看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劳动量很大,学生接到作文,一看见老师大段的批语,还得改,更是从内心里抵触,根本不把教师的劳动放在心上,对完成教师留的修改作业,不得不支应差事,敷衍了事。如此,学生的积极性日渐低落,教师整天劳而无功,搞得双方都疲惫不堪。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转变思维,变痛苦的批改作文为快乐的批改作文,让学生在作文教学的批改环节真正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当代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之一,他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对现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借鉴意义。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真正的认识到个人写作的缺陷和改正方向,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对作文进行批改,让学生在批改中了解作文批改的意义,使学生通过批改提高写作能力,达到执笔而自能合度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姚良 《广西教育》2012,(13):37-3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作文评改包括批改、讲评及学生修改等方面。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重视作文指导,轻视作文评改,重视教师批改,忽视学生修改,使学生处于被动习作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致上一直走着这样一条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师解惑,学生行文;教师批改,学生自改;教师讲评,学生总结。即使目前改变了教师命题的方法,出现了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其实也都还是把学生束缚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使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批改。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没得到尊重,个性也得不到发挥。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作文便会从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苦作”便转为“乐作”了。一、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新教材特别强调作…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1991年开始,我从教学生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先教学生如何当好老师   平时,学生对老师是很崇拜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都跃跃欲试。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就加以引导。我告诉学生,每位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负责的、公平的、无私的,只有做到这些,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