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深海雪景     
1974年,一艘轮型潜艇去北冰洋执行军事侦探任务,探测北冰洋深海水特征。潜艇很快钻入了被坚冰严密覆盖的北冰洋,下降到漆黑一团的深海,艇长命令打开强烈的灯光照射。这时,潜艇窗外出现了一幅奇妙的“雪”景,无数“雪花”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甚至还能见到成串成串的雪片在海水中飞舞。此情此景与北冰洋冰面上下的雪没有什么两样。在飞舞飘扬的雪花中,不时飘来一些形态怪异的海蜇,有葵花状的,有皇冠状的……它们在雪花中摇晃而过。有时也会窜来成群的鱼儿,对着“雪花”追逐一阵,然后消失在“大雪”之中。这些深海生物的交替出现,使奇妙的“雪”景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2.
陈夏法 《百科知识》2007,(2X):13-14
“海雪”飘飘 如果你有机会乘坐潜艇去作深海科学考查,你就会有可能看到一幅奇妙的景观:海水中正在下着一场鹅毛大“雪”。  相似文献   

3.
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一次演习中沉没。尽管俄罗斯和“北约”都派出了救援潜艇,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由于救援潜艇无法打开“库尔斯克号”的舱盖,最终艇上的118名艇员全部遇难。这次事件也让全世界了解了深海救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国旗插上北冰洋底 今年8月2日,一条爆炸性新闻迅速传遍全球:俄罗斯的几位科考队员于当天乘坐两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成功下潜至42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  相似文献   

5.
深海珊瑚     
毕役 《百科知识》2010,(23):41-41
从2001年开始的“海洋生物普查”研究项目最近已经完成。在诸多令人惊叹的发现之中,深海珊瑚是一个最为意外的收获。科学家在位于北冰洋水面之下45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巨型珊瑚礁,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破冰船“Polarstern号”搭载着15名科学家和遥控深海潜艇“切罗基人号”到达了南极。此次航行的目的是调查前“LarsenB”冰架下面的海洋生物。“LarsenB”冰架是一块7200亿吨重的巨大冰块,在2002年它崩解成了小块。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2,(12):88-88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遇难沉没,这一悲剧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营救出被困在潜艇中的艇员,118人失去了生命——直到一年多后。这艘深海巨兽的残骸才被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8.
正海绵宝宝:“你知道小鸡为什么要过马路吗?”派大星:“不知道。”海绵宝宝:“因为小鸡要到马路对面去。”听听,满脸小孔、四四方方的海绵宝宝又一次爆笑登场啦!平时,它和它那只会“喵喵”叫的宠物蜗牛一起住在比基尼海滩深海处的一颗菠萝里。它喜欢捕捉水母,是蟹堡王的头号厨师,总爱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令章鱼哥很烦恼,蟹老板也无比郁闷……怎么,你很喜欢海绵宝宝?那来瞧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08,(3):99-99
这是艘游艇还是潜艇?随便你怎么去称呼它吧。不过,出现你眼前的这般名为Hyper—Sub的新型船只的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设计并制造它的Marion Hyper—Sub设计公司声称,这种可潜水的游艇的用途很广泛,除了可供人们休闲娱乐之外,还可以打开以前私人游艇从未涉足的工业和军事市场。“它不仅是第一艘采用柴电混合动力、抗风浪设计的小型船只,而且还是一艘能在氧气消耗完之前自动潜上水面的潜艇。”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09,(9):111-111
第一艘载人深海探测器“爱尔文号”在1964年登场亮相的时候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它是为了取代那些笨重、不易操控的潜艇而制造的,拥有由钛合金、玻璃纤维和泡沫塑料制成的灵巧而坚固的船体,能抵御大洋底巨大的水压。  相似文献   

11.
德国显微技术公司研制成一种新型诊断治疗工具原型。这是一种微型“潜艇”,它能沿血管移动 ,在医生操作下完成某些手术。微型“潜艇”长 4毫米 ,而直径为0 .65毫米。微型“潜艇”上设有发动机 ,它的螺旋浆是在外加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动 ,能使微型“潜艇”速度达到1米 /秒。今后微型“潜艇”将装备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物的铣刀 ,还可以放置药丸 ,由微型“潜艇”送往所需部位。血管微型“潜艇”  相似文献   

12.
在以救援受困潜艇艇员为目的的“Sorbet Royal 2005”潜艇救援演习中,我登上了一艘小型救援潜艇,参加了对一艘意大利潜艇艇员的“营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常规潜艇为数众多,并且有几艘核动力潜艇。1988年9月还成功地从水下发射了一枚“巨浪”-1型弹道导弹。我国潜艇部队的任务是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的统一,打击海上的入侵者,保持可靠的潜基核威慑力量。中国的潜艇部队诞生于1954年6月19日,在我国北方著名的军港旅顺港的码头上,五星红旗第一次悬挂在潜艇上,驻泊在旅顺军港的苏联海军2艘“斯大林”型潜艇移交给中国海军,中国海军把这两艘潜艇分别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次年,我国从苏联购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9,(1):13-13
全球第一艘太阳能潜艇项日日前在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上亮相。 这项名为“金鱼”的潜艇项目由瑞士发明实施,一个可以漂浮移动的、形状似睡莲的太阳能平台通过一条缆线向潜艇提供动力。这个名为“金港”的平台配备有太阳能采集中心和输电站,可适用于工业、旅游和运输等。  相似文献   

15.
正你一定还记得在1975年,一部经典的惊悚电影《大白鲨》令无数观众成为了深海恐惧症资深患者,大家谈鲨色变,以至于很长时间都不敢去海边游泳,这样的影响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如今,一部名为《鲨滩》的新电影再次震撼了人们尚未痊愈的心灵,让更多的人患上了深海恐惧症。那么,什么是恐惧症?它是如何产  相似文献   

16.
科新 《今日科苑》2006,(8):20-22
在寒冷、幽暗的深海,生活着一大批神秘生物,它们奇特的外表和生活方式常常让人无法解释。缺氧、低光照、巨大水压、食物短缺,都需要它们去努力克服。近年来,随着探测技术的进步,关于深海的惊人发现不断涌现。“别以为21世纪地球上没什么可发现了。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也是我们了解得最少的地方。”科学家们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全球第一艘太阳能潜艇项目日前在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上亮相。 这项名为“金鱼”的潜艇项目由瑞士发明实施,一个可以漂浮移动的形状似睡莲的太阳能平台通过一条缆线向潜艇提供动力。这个名为“金港”的平台配备有太阳能采集中心和输电站,可适用于工业、旅游和运输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18.
上期主要告诉大家怎样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物体抽象化后,用“现代七巧板”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抽象能力,还可以训练我们的观察创造能力。“现代七巧板”拼法变化多端,许多图形稍作变动,即可创造出全新的图案。下面我们就进行“举一反三”的技能训练。文中一张“T”字图形卡片,请你开动脑筋,多加揣摩,移动其中的一些板,就会变成“人”“杂技顶碗”“小女孩”;把一幅“潜艇”图案变为“卡车”“敞篷车”“客货两用车”等图形。多进行“举一反三”的技能训练,不仅能进一步让你了解“现代七巧板”多变的奥秘,而且还可以提…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们的印象中,鲨鱼作风强悍,动作非常迅猛。不过,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深海中有一种格陵兰鲨鱼,它们游泳速度只有每秒0.34米,在鲨鱼界只能垫底了。科学家发现,它们不仅游泳速度慢,而且生长速度也很缓慢,一年只能长1厘米左右,至少156岁才成年,它们的寿命能达到400岁。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搜索,你会发现潜艇的足迹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候。古希腊时期,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就记述了潜水员使用从水面上输入空气的潜水装置。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对潜艇进行研究的是意大利人伦纳德,1500年,他提出了“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的理论,给后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