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威信是一种影响力,构成威信的因素有权利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当前教师威信的现状是观念落后、教育性缺失和威信的异化。新时期树立教师威信的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更新教师威信观念,其次是增强教师威信中的教育性因素,最后是杜绝、减少教师威信中的浮躁、功利行为。  相似文献   

2.
威信是一种声望,是众多的人钦佩、敬仰的声望。校长管理学校,职位和权力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校长所具有的、被群众称赞的品德、知识、能力、作用等,来影响教职工和学生。管理学认为,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结合,是一种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力,管理的权威越大,管理就越深入,越到位。校长的权威对整所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管理学认为 ,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结合 ,是一种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力 ,管理的权威越大 ,管理就越深入 ,越到位。校长的权威对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校长的威信与学校管理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校长的个体素质是“威信”的基础  中小学校长在学校中既处于管理地位 ,又处于教育地位 ,扮演着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 ,校长是德才兼备、众望所归的理想形象 ,校长的角色对他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中小学校长不仅是学生的楷模 ,而且还是教师的榜样 ,校长只有为教…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有机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它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不可替代的。所以说,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丽 《云南教育》2001,(23):13-14
班主任的教育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它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班主任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生心理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班主任权威与学生心理反响管理心理学认为,权威对人的影响表现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组织、奖励、惩罚等权力具有强制性,是以外力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在班主任权力的作用下,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班主任的权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威信作为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6.
教师权威是教育过程中积极的影响力,它是外在依附性与内在服从性的统一,是教师权力与教师魅力的统一,是形式权威与实质权威的统一。因其产生在教育这一特殊领域,所以具有目的性、生成性、难控性、超越性等特点。教师只有不断转变自我,通过提升人格魅力,加强专业素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途径,才能真正赢得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7.
教师权威是外在的教师所拥有的权力和内在的教师所具有的威信共同作用的结合体,是教师所拥有的使受教育者信从的力量。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与解读会影响教师对自我权威的认知,继而影响其对自身权威的塑造、表现与发挥。中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可概括为四种,即知识传递者、道德引导者、学生监护者和知识分子。四种不同的角色定位分别对应了四种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权威类型,即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法定权威和传统权威,而倾向于不同权威类型的教师对教师权威便明显有着不同的诉求、期待以及表现。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过程,更是一个情感过程。教育目的的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传授的性质和数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本身的性质和水平。在师生关系处理上很容易出现两种偏差:或滥用教师权威,或否定教师权威。这二者均有损于教育。其主要根源就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师的权威和威信。本文拟从教师权威观入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剖析,着重探讨教师威信的基本涵义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必要性,并提出培育和提高教师威信的几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艳  吉梅 《教育与考试》2011,(3):81-84,93
教师权威是合法化的教师权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教师权威、法定权威开始弱化,教师感召权威、专业权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与中老年教师相比,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年龄、阅历、心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特征,构建教师权威显得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校长的威信     
校长的威信不是靠“上面”封的,也不是靠权力树的。职权与威信两者同为权力的基本要素,但不能认为有职权就一定有权威。职务产生的力量是一种外来的力,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外因”,而由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威信,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内因”。实践表明,如果校长在教师中丧失了威信,运用权力时就得不到群众广泛、有力的支持,最终校长是有呼无应,举步艰难。相反,有的工作在二线的校长,虽不拥有职权,而德高望重,仍可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权威是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师权威抑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权威在发展变化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新课程的实施,反思教师权威,有利于重建教师权威新理念,发展教师权威,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知识权威过度高扬,教师成了以往既定知识的栽体和化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弱化了体育教师的知识权威,要求体育教师进行角色转变。在一些传统的教师权威消解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寻找新型教师权威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略论教师权威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解构以及后现代教育学对师生关系的重构,现代教师权威得到消解,教师权威出现了后现代转向.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权威与师生关系开始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威信     
谭保斌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3):98-100,104
教师威信是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场 ,是学生对教师的佩服和信任程度 ,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 ,对教育教学过程有着重大影响。教师只有具备优良的品德、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才干、诚实的态度、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崇高威信。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事务繁杂,应该在重重压力之下努力改变自己,学会“无为而治”。班主任要想做到无为而治,促进有为,就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责任,考虑平均偏差,还要适当放松心情。要想做到以生治生,引导学生自治自管,就要下放班主任的管理权力,隐蔽班主任的教育意图,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同时还要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顺利进行德育的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的力量。当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德性的失落使得教师道德权威备受挑战,这需要教师自身、教育有关部门、政府三方合力去应对。  相似文献   

17.
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为了将师爱倾注给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用博爱之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时时注意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师爱.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围绕教师角色转变这一核心,思考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号召下教师角色的几种基本转变形式:一、由“演员”变为学生学习的“导演”;二、由“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朋友”;三、有时甚至要做“学生的学生”。指出了只有改变过去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从而真正培养出创造型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真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运动是在现代性中开展的,受现代性及其技术型专业观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实际上走的是技术型专业化道路。作为主体间的精神交往与建构活动,教育是人文性活动。因为是人文性活动,所以更需要理念,教师职业是理念型职业而不是技术型职业。教育理念选择、重构着教师任教的学科知识,驾驭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只有在本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取得本真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与教师职业知识的灵魂和统帅,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据之一。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应当是理念型专业而不是技术型专业。当下,在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之后,本真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