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实践的"反思性实践"本质要求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必须基于反思性实践而展开。反思性实践重视经验和情境的基础作用,强调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生成,注重实践与反思的互动融合,倡导实践者自身的能动建构。应通过创设实践情境、丰富师范生的实践体验,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智慧,拓展反思渠道、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增强教育信念、激发师范生的主体意识等策略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自我发展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一种新途径,主旨是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增强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调查表明,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容乐观,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学会反思,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意义,重点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初中教学实际,分析了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反思性学习的具体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进行反思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反思实践,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浪潮。以往的教师教育只注重教师理论或实践的培养,而"反思性实践者"则注重教师通过实践批判地反思自身理论、消除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因而更加符合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因此,拟借助U-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平台,探讨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反思性教育硕士的现实意义,从而唤醒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激发反思行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反思性学习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分析,探讨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行动和培养学生成长为反思型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英 《考试周刊》2014,(11):132-13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一定的反思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可以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习活动中,能够让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位置,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升。文章首先阐述了反思性学习的积极作用,然后就如何进行反思性学习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够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在主动反思中收获更多。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反思性学习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及典型案例,从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建立学生复习档案、加强听课反思和重视交流反思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生物学复习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进行反思来促进学习。反思性学习不单是对学习过程的普通回顾,而是对所学知识涉及的方法、思路、策略等的深化。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教法》2017,(11):108-114
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是教师反思性实践与文化理解融合生成的一个概念,它揭示了教师反思实践的文化理解性特征和教师文化理解的实践反思性特征。成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是多元文化时代对教师角色的客观要求。具有多元文化协同共生的文化目的理念,养成对"文化偏见"或"文化前理解"的批判反思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化引导转换与文化共同体构建能力,是教师作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基本素养。阐释这一概念有助于重新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与角色定位,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反思性实践是调动其实践性知识去觉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及其问题,并在与问题情境的对话中展开反思,从而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改进以及实践性知识丰富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反思性实践的运行外在地表现为情境诱导、反思对话和知行转换3个机制之间的螺旋式上升和精进的循环;内在地表现为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解放性反思3个层次之间的互生性融通。在反思性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是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者,而且是实践的研究者和实践性知识的创造者,其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应遵循从特殊到特殊的方法论思维,在培养方法上应注重范例的运用,设计阶段性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对延平区中学生的地理反思性学习能力所做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自觉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的普遍缺乏;传统地理教学的惯性,对学生反思学习认识不足,要求不到位;教师反思技能运用和反思性学习氛围创设的缺少。为此在教学中建议:教师通过任务来明确反思内容;善用问题来进入反思情境;运用小结来培养反思能力;开展合作来建立反思关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蕴涵的情境性、反思性和行动性等特征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性质.因此,在高职高专教育中,采用创设体验学习情境、推行校外体验活动、运用反思与讨论巩固学习体验等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3.
教师形象的内源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形象的内源性考察就是从教育实践的特性来探查教师形象。教育实践作为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受到习性、意图、时间、场域的制约,并表现出情境性、复杂性和价值性的特征。就其性质来看,教师的教育实践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教师是在复杂情境中不断探究问题的反思性实践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对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反思与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并将这种知识作为教育行动的依据。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视育人为己任、对教学持探究立场、沟通儿童与课程、富有临场智慧。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是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知识社会学视角下,任何知识都可以从社会存在中寻找其根源和联系,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个人实践知识的发展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而有其适宜生长的土壤——社会文化。"动态""情境""建构"是幼儿园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知识特征,"与境化"是幼儿园教师实现其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文化路径。在此路径下,幼儿园教师需要经历"实践——反思——更新——实践"这一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刘根生 《科学教育》2006,12(5):22-23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理念呼唤新的教法,更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主要标志之一,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灵魂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反思和自主性反思学习;创造性反思和发展性反思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者与构建者,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我们广大教师理所应当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从被动反思到主动反思最后发展为自觉发思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的能力。反思性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也有着深远意义。结合教学实践,以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峰 《华章》2010,(33)
反思性学习是个体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建立学习日志;重视学生的交流反思;实验探究;开放情境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王朋 《考试周刊》2008,(50):69-70
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反思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章从实践出发,构建反思性英语学习方式的模型,分析实施反思性英语学习的步骤和环节,并对其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反思性教学:步骤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理解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果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行为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那么也就意味着教师变革传统的课程实践模式,成为反思性的课程实践者。这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反思性教学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怎样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一般的步骤可以遵循,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曾秀云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1):40-41,21
元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最弱[1],这是导致其学习方法欠佳的根本原因。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元认知理论,探讨数学反思性学习的作用、内容,提出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反思的学习情境,教给学生一定的反思学习的方法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提高高职生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