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家教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我曾经在日本早稻田等大学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中国人与日本人心理比较研究,对日本家庭教育作过观察。日本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突出特点。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家教有如下突出特点: 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二、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烧饭和吃饭前后的帮忙;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的保育实践和探索,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日本学前教育中关于教师角色和地位的要求都越来越明确,这也是日本学前教育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幼儿园和保育园的教师在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中,重心就是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增加体验。所以,无论是以布置环境为主的日常的基本工作,还是相关的研究或进修,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围绕着“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重视孩子的主体活动”,开展符合每个孩子发育和成长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人的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展孩子的潜能?为什么我们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他们却不能估计一只鸡  相似文献   

5.
日本心理学家曾在《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指出: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都隐藏在每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本小学门口,无论是早上上学,还是下午放学,都看不到车辆云集、家长扎堆的场面。日本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再有家长接送了。家长们认为,日本社会治安较好,不接送孩子上学是让他们迈出独立的第一步。孩子上小学前,家长会陪孩子将上、下学的路走一遍,让孩子熟记路线和路上的注意事项,开学后就让孩子自己上下学了。有人也许会问:"孩子还那么小,万一遇到坏人怎么  相似文献   

7.
闺中好友李薇常在一位日本朋友家里做客。多次与日本朋友共餐后,她发现,日本朋友家的餐桌犹如课桌,这家夫妇俩在吃饭时,经常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食育”。这对日本夫妇无论是品尝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不忘对孩子进行类似于中国“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教育。他们要让孩子知道庄稼的春种秋收,都是老百姓出力流汗,辛勤劳动得来的。有的时候,他们还会让孩子参加食物制作,去亲身体会“通过劳动才有收获”的快乐。让孩子不仅常怀一颗感激之心,而且在饮食中得到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李薇后来了解到,不仅仅是这对日本夫妇,日本…  相似文献   

8.
设立“儿童读书日”给孩子朗读童话故事,是日本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日本的少儿读物不仅受到父母的重视,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各地图书馆都设有专用的儿童书阅览室。这里的书架比一般成人书架矮,都是脱鞋进入。孩子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可以拿着书席地而坐。有的图书馆还定期为孩子举办公开朗读会。图书馆也十分重视少儿读物的补充。2001年12月,日本推出了关于儿童读书的新法律,将每年的4月23日规定为“儿童读书日”。这一天,日本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推动儿童读书的宣传活动。人人都能写童话日本少儿读物十分兴盛,与其出版…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各学历阶段的毕业式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把它当做一个盛大的节日来对待。日本的幼儿园毕业式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式,家长都会很认真地对待。幼儿园一般会提前三个月组织孩子排练毕业式的每一个程序,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毕业式当天,父母都穿着礼服坐在会场的后排,孩子们也  相似文献   

10.
和日本小朋友相比,我们还缺什么?徜徉在美丽的富士山脚下,笨笨兔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参观了日本的学校,通过和日本小朋友的交流,尤其是住在小仓太郎家的日子,笨笨兔就有许多的感慨。比如,太郎的母亲做好了饭,她没让太郎吃,太郎是不能先吃的。而且在吃饭前,太郎必先说一声“我不客气了”才开始吃。每天太郎放学回家都要先向家里人问好,让父母帮着拿东西之类的也是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在笨笨兔看来,日本孩子的文明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孩子的体贴、感动之心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孩子很少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很强。很…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我接触到很多日本主妇,到他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时,他们大部分都把能否考上名牌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我接触到很多日本主妇,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时,他们大部分都把能否考上名牌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众多杂志、报纸都曾对中日家长的儿童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进行过比较,其中有一点,认为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最常举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孩子走路摔倒了,父母从不去扶他起来。而在中国,如果孩子被地上的石头绊倒了,孩子不会努力地自己爬起来,只会趴在地上哭,家长则会立马跑过去扶起孩子,并拾起石头扔得老远,嘴里还念叨:“该死的石头!”转身对孩子说:“宝宝不哭了,都是石头不好。”于是,孩子心安理得,大人理所当然。比较结果,舆论认为,我国家长的做法只是让孩子暂时破涕为笑,但是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就会不…  相似文献   

14.
我的金钱观     
中日举行了一次交流会,到了用餐时间,中国的孩子都是去比较好的餐厅饭馆消费,而日本的孩子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动手做的便当。日本应该是发达国家吧?他们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省钱呢?他们穷吗?这其实是金钱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06,(2):28-28
在今日日本,家庭、学校、民间组织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让孩子从小就关注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今日日本,家庭、学校、民间组织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让孩子从小就关注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你是"伪学优生"吗?日本的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背景。日本的教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直处在一个比较领先的状态,可以说是领先全世界的,甚至欧美国家都称日本教育是第一,因为日本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但是也有一定的隐忧,他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开始逐渐逃离学习,最明显的是"不登校",所谓"不登校"指的就是逃学。有很多孩子经常请假,甚至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请假;还有一些小孩到学校之后不进  相似文献   

18.
日本宝宝     
日本的少儿读物不仅受到父母的重视,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各地图书馆都设有专用的儿童书阅览室。这里的书架比一般成人书......给孩子朗读童话故事,是日本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近期,日本长冈市正在推行一项新的活动,就是让父亲、爷爷等男性给孩子读书。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十分勤奋的民族,特别是成年男子,都视工作、事业为第二生命。他们回家后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与他们的孩子作感情交流,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往往是“陌生  相似文献   

20.
俞丽娟 《云南教育》2005,(34):42-43
学习是人的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展孩子的潜能?为什么我们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他们却不能估计一只鸡蛋有多重?为什么学生会解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而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