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7期发表两篇关于1988年新闻摄影记者“十佳”评选的争鸣文章以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认为这样的争论是有益的。我们欢迎读者撰文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2.
谭榷 《新闻记者》2000,(10):30-31
本刊第 9期发表了刘朝先生的文章《记者,你为何事先不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读者纷纷来稿参加讨论。本期择发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并欢迎读者继续来稿,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赵处明同志写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一九六五年十月六日解放军报上,北京晚报和工人日报也分别刊载了。文章发表以后,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作者采写这篇稿子,曾经先后七次深入调查,反复提炼主题。  相似文献   

4.
自本刊去年第2期发表了2篇有关图书馆工作者是当无名英雄还是当有名英雄的文章后,读者反映强烈,纷纷以切身经历或深刻感受阐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本期起,我们开辟这一专题,期望通过讨论,在人们心中逐渐耸立起自己的英雄丰碑。欢迎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在《档案春秋》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的文章。《档案春秋》2007年第1期发表陈福康也谈此信的文章,与我商榷。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鲁茅信”的争论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理解陈福康的说法何以是不合史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6.
“苏维埃报刊”从今年第五期开始,在题为“光荣的历程”这一專栏里,系统地介绍了1917—1957四十年来的苏联报刊史料,每期发表一篇。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苏联新聞工作者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荣的道路,以便于更好地学习苏联报刊工作的先进经验,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將逐期连續轉載“苏維埃报刊”上这一专栏的文章,本期发表的本文就是这一專栏的第一章。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2,(4)
《报刊之友》2002年第3期“读者点评”专栏发表的《这样的信息少公开见报为好》一文,对《华商报》6月13日的一篇文章大量摘引西方媒体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谬论,而从正面批驳不够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读了这篇点评文章,笔者深表赞同。  相似文献   

8.
“关广梅现象”深度报道从1987年6月12日到7月27日,共历时40多天,期间,《经济日报》共发表评论员文章5篇,通讯4篇、消息7篇、关广梅本人来信1篇、小言论4篇、综述报道1篇、读者讨论稿件、信件56篇;期后,又发表跟踪抽样调查报告4篇,合计82篇。这一报道的背景是: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了“两权分离”(即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王勇 《新闻记者》2003,(12):46-47
上期本刊发表了三篇有关“媒体,你能为青少年做些什么”的讨论文章,因读者来稿踊跃,这里再编发两篇。  相似文献   

10.
今年第2期,我刊编发了一组讨论策划编辑与文案编辑是否需要分设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武汉大学出版社的陶佳珞同志还结合这组文章,撰文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们欢迎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底,中共黑龙江省委《党的生活》杂志为配合省委提出的“抓住第二次机遇、搞好第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组织了一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报道记者大行动”,并从1998年第1期开始,以系列报道的形式隆重推出。我采写的新闻述评《让劳动者真正当家做主》作为首篇报道发表后,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活动结束后,这篇报道被评为唯一的一篇优秀文章一等奖。 通过对这次采写实践的回顾,我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项开拓性的研究———评《编辑心理学》王瑞军赵守江齐鲁渔业杂志社主编薛鸿瀛编审近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致力编辑心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开拓性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有8篇获全国和省有关组织的奖励。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心理学》,正是...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31日,“余心声”在贵州日报上又一次发表了重要政论:《论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这是“余心声”2010年发表的第四篇重要文章。前3篇重要文章分别是:3月31日发表的《论增强干部执行力》;5月5日发表的《论大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9月27日发表的《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戴文葆逝世四周年,宋木文先生写了三篇怀念戴文葆的文章。前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编辑》和《出版发行研究》,本刊特发表其中第三篇和邵益文先生的文章,以缅怀这位编辑出版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1980年是对艺术典型问题继续深入探讨的一年。就笔者所见,全国报刊发表的比较有分量的典型问题论文,有二十篇左右。其中,仅《文学评论》就在第1期、第3期、第4期上发表了三篇长文,许多大学学报和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也发表了一些有一定学术质量的文章。这些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作家还是记者,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吸引读者,能感动读者。但是,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当我们在完成自己的文章时,是否能被它打动呢?假如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能吸引他人? 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新兵,近年来,我陆陆续续在国内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其中有散文、小说,也有消息和通讯。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两篇,一篇是通讯《心灵的震撼》,一篇是人物专访《面对李威》。 对于这两篇文章,我都是在做了大量采访工作之后才下笔的,并且几易其稿,写到高潮之处,禁不  相似文献   

17.
从档案文献编纂的窘境说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出版完第11册(1956——1958)后,无声无息地,“告别了深爱它的专业读者”。此背景下,一篇题名为《纪念一项延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学术事业》的文章在《读书》杂志2002年第4期发表了,文章的末端作者写道:“…进入以专著和论文为主的创作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这篇千字左右的消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首都和全国许多报纸纷纷在显著位置刊登;全国广大读者议论激烈,纷纷投书发表自己的意见。消息发表三个月,读者来信却仍然不绝,新华社有关编辑案头摆的这方面的来信已有二尺多高。一篇报道为什么能在读者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用读者的话来说,是因为这篇报道反映了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克服国家机关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杂志2013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尽孝.为什么如此之难?》的文章之后.遂以在新形势下能不能尽孝、如何尽孝为题,面向全社会连续展开了9期深入广泛的大讨论。参与讨论者上至年逾花甲的老人.下至“90后”青年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联系实际、设身处地、高瞻远瞩地就现代社会尽孝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杂志连续发文40余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的惑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论述部分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的第一部分,《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中,提及范长江的两篇通讯。这两篇通讯发表在1942年9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本刊现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电文和范长江的两篇通讯刊登如下,以供读者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