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强的综合实力和较好的历史机遇,是“新帝国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单极稳定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民主和平论”是“新帝国论”的理论支点;军事、经济、文化是“新帝国论”的三块基石。“新帝国论”标志着美国国家战略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由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张期。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1867年改革是政治、民族等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1848年推翻封建专制政体的革命虽然失败,但革命所引起的政治、社会经济后果为1867年和平转变铺平了道路。在多民族帝国内,一方面民族要求特别是匈牙利民族的分立倾向威胁着帝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各民族对王朝的温和态度,特别是匈牙利民族的妥协愿望,为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留下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3.
哈德良继位之后,为了维护好帝国现有的广大疆土和强盛的国力,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边境政策。他转攻为守,在边境上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哈德良长城以及其他防御工事,在军中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转变了军队的主要职能。这些政策基本上维护了帝国边境的稳定,传播了帝国文化,为帝国的繁荣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历史上较为稳定的时期,为后来的罗马和平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与当时奥古斯都实行的行省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奥古斯都时期的行省政策为罗马的和平、稳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了元首对行省的控制,规范了行省的治理;其次,促进了行省经济、文化、城市化的发展;再次,导致了帝国阶级关系阶级力量的巨大变化;最后,促进了行省的罗马化及整个帝国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德国统一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思考栾树森德国法西斯怀着统治欧洲和世界的狂妄野心,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结果却是帝国的彻底崩溃,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被肢解,美苏建立起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制,并保持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随着美苏两国地位的相对下降,欧洲局势出...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代领导人领导中国制定并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以崭新的和平形象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时期即已确立,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立足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屋建瓴,拓展了和平外交政策。历经三代领导人的不断推动,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山日趋完善与成熟。中国50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7.
郭玉亮  黄娜 《天中学刊》2004,19(4):48-51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营造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环境;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营造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开辟了新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帝国转向”热潮的助推,不少学者开始重审关涉帝国的各类命题,反思帝国遗留的诸多历史问题。帝国概念在人类历史上相继发生过多重转换,帝国研究可区分为传统帝国研究、现代帝国研究和当代帝国研究。当以殖民扩张为内核的帝国主义落下帷幕,新帝国主义与后帝国主义的横空出世,为学界赋予了“帝国归来”的可能。帝国不仅作为研究目的而存在,还可以衍化成某种“方法”,前者以构筑帝国知识和阐析帝国概念为内核,凸显帝国相关的学理文脉,切近帝国相关的历史图景;后者则将帝国化身为分析、反思和批判问题的媒介视角。作为方法的“帝国”,使得帝国成为一种指涉丰富的话语符号,对其使用不能脱离基本的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9.
图画说明:这幅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头像由6幅漫画构成。威廉二世推行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标和以舰队为手段的“世界政策”,宣称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0.
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它结束了从奴隶制过渡到到封建制的周王朝八百年的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华封建帝国的新纪元。这是符合人民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的,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这样一个新兴的强大帝国。从它建立起不到十四年,到了子婴手里却落得个身死人亡“七庙隳”的下场,其原因是什么?这就是秦以后直至清长达二千年来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课题:老百姓据之以  相似文献   

11.
和平研究是弥久而常新的重大问题,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和平文化积淀,应该创建中国特色的和平学.中国特色的和平学应该包括奠基于中国文化特色、具有时代特色和普世价值的和平理论研究,包括对重大和平问题的研究,对和平战略的研究,以及开展和平文化的普及、进行和平教育等内容.中国特色的和平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column, a young mother shares the story of her second home birth. Like the birth of her first baby, her daughter Flora’s birth was suppor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midwife and doula, the peace and quiet of her own home, and the love of her husband and family. Birth is described as transforming and a powerful transition for women. She describes the births of both her children as being “forever emblazoned on my heart as the sweetest and strongest days of my small life.” Paralleling this story of birth is the story of her mother-in-law as she faces brain cancer and seizes the power of that life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世界妇女文学的一面旗帜—黑人妇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文笔为武器 ,在为消除种族歧视 ,争取民主和平、进步所做出的突出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4.
晚清著名女词人吕碧城早年致力于女权运动和兴办女学,中年后却致力于护生,从事动物保护运动。她之所以选择与早年不同的人生轨迹,其实包含了许多对于宗教、和平与文明的深刻思考,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吕碧城经过多年思考而得出的选择,是身为佛教徒的她对纷乱社会的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15.
梅洁及其散文确实与众不同,有着超凡脱俗的魅力和圣洁的光辉。具体说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悟生命和为生命歌唱;二是在坚持现代新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和不屈不挠、奋斗不止的精神时,又不失女性的温柔多情、容忍宽谅和善解人意,尤其不失对男性的理解、关爱和善意,更不失和谐、从容与宁静;三是宅府仁慈被及万物。  相似文献   

16.
安妮宝贝是近十年来风头最健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喜欢。经过近十年的揣摩,她的写作风格也在慢慢地改变,从早期的诡异妖艳到如今的平和大方。本文从她居住并在作品中最常提到的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着手,试论这两个城市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在其早期诗歌中对死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一部分诗歌中,她希望死亡能使童年的幸福生活凝固而成为永恒;而在另一部分诗歌中她则希望通过死亡来摆脱尘世的痛苦与烦恼,从而获得永久的平静.无论她对死亡持接受还是对抗的态度,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爱与珍视.  相似文献   

18.
冰心作品的主题贯串着“爱”和“美”,这取决于她幼年时期情感模式的形成,生活经历、生活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平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大海的一片痴爱、父母的挚情至爱,形成了其情感模式的基础.这种“冰心式的爱的情结”,使她对生命、对母亲、对童真、对自然、对祖国、对人类、对和平怀有温雅真纯的感情,影响了她一生的创作.她以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爱的内蕴和自己高洁的人格,完善了作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  相似文献   

19.
冼夫人生于岭南俚族,她亲身经历了梁、陈和隋朝,其间多次帮助朝廷平定叛乱、安定岭南.她一生中,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尊称为"圣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依据英国外交档案的内容,通过分析英国政府在巴黎和会期间对中国、日本以及远东局势的态度变化,探讨了英国对山东问题的态度发生转变的详细过程及其成因。中国在和会上失去在山东的正当权利有其必然性。然而。中国外交代表以国际公理与和平的原则作为斗争的立足点,在巴黎和会上充分阐明了山东问题对于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这种努力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拒签德约的举动促使英国政府对中国外交和山东问题均产生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