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火车作为人们的代步、拉货等运输工具的功能逐渐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与应用。同时也在新航路的开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过程之中逐渐走向世界的各个地区,为各个国家以及地区所利用。但是铁路虽然是一个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项交通工具,并被大多数国家所有,但是铁路的施工建设确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铁路的建设会随着地区的不同、土质的不同以及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所以这就对铁路施工过程之中的施工技术有很大的要求,本文就以软土地区的铁路施工技术中的大孔径钻孔桩技术为例,从大孔径钻孔桩技术应用前提、大孔径钻孔桩技术以及具体应用三个方面入手,来简要的分析铁路施工中软土地区大孔径钻孔桩技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铁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受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我国的铁路有很多处于软土地区,软土地区是铁路施工中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铁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区情况,并与我国铁路施工中的大孔径钻孔桩技术相结合,对软土领域的铁路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铁路建设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施工难题,影响到施工的正常进度与施工质量。其中在软土地区进行铁路工程施工就是一个相对较为困难的施工项目,这是因为软土地区较易出现沉降、塌陷等地基问题,难以保证铁路路基的稳定。为此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技术方法来加固软土地基,保证路基的安全稳定。现本文就来探讨在铁路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区采用大孔径钻孔桩进行路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黄勇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93-194
钻孔桩是当前建筑物承载力基础的主要桩型,在公路、铁路桥梁得到广泛使用。尤其在深厚软土地区成为传统桩型,文章对钻孔桩施工中常见问题提出控制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广泛应用于基坑明挖支撑体系、软岩、土体边坡加固工程中,但与钻孔排桩相结合应用于海相沉积层软土地区的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实例较少。结合连云港盐灌船闸下游远调站及紧邻的142m驳岸挡墙钻孔排桩锚索支护体系施工实例,主要阐述了钻孔排桩及预应力锚索在软土地区堤岸工程中的工艺技术要点及排桩锚索挡墙结构在软土地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谭红波 《科技风》2012,(14):126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3号主墩基础覆盖层浅,几乎为零,施工水深25~39m,施工难度大.桩基采用37根Φ3.0m/3.4m 变直径钻孔灌注桩,根据基础特点采用了清水法钻孔,历时3个月完成,优良率100%.本文简单介绍了大孔径变直径钻孔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及施工难点,对同类型钻孔桩的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是铁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泥搅拌桩成为处理软土地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水泥搅拌桩技术以其经济、适用,无污染,无振动,加固效果好等诸多优点经常被运用于地基基础处理。通过搅拌机将软土和水泥浆强制拌和来达到软土硬化的效果。本文根据多年经验对水泥搅拌桩在出路铁路软土地基中应用做一简短的浅析。  相似文献   

8.
公路是当前国民运输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中,公路要求的不断提高,公路施工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在公路的施工之中,随着施工模式的扩大,其各个地质因素对公路施工的影响和制约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增加。水泥搅拌桩是当前公路施工中,地基处理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被应用在各种软土施工中,本文就公路施工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从施工中的各个不同角度和施工环节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工挖孔桩具有容易操作、施工过程直观、工程质量容易控制、工程造价较低,特别是能够适应山区陡峭钻孔设备无法施工地段的施工等特点。因而在山区公路、铁路项目中采用较多,但由于受地质条件、桩孔深度、直径、地下水等的影响,人工挖孔桩施工还是比较受限制,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一般人工挖孔桩施工深度不超过40米,石会大桥施工中,在崩坡积体中进行了50~60米的超深大孔径人工挖孔桩施工,通过工程实践总结该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及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广泛采用排桩加内支撑支护形式,本文以某公用建筑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开挖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利用施工过程监测数据反演了钻孔桩的内力,所得结论为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沪宁城际铁路板桥沟大桥岩溶地段钻孔桩施工实践,阐述在钻孔桩钻孔过程中遇到岩溶地质,采用下钢护筒和抛填片石、黏土相结合的施工方案,为溶洞地段钻孔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3)
钻孔桩施工是当前桥梁工程中的运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工艺,高效、科学、合理的钻孔桩施工对桥梁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进行论述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探讨了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工程事故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带动了包括公路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钻孔灌注桩技术。随着人们的出行量逐渐增加,公路桥梁也要承受更大的负担,对桥梁的荷载和孔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钻孔灌注桩的桩径和桩长也有逐渐变大的趋势。保证公路公路桥梁结构使用寿命和桥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由于工程具有隐蔽性,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隐患,因此,加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以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土地基,我们日常采取的加固方法需要进行原理和实际计算的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在本文之中,本文将着重详细阐述关于碎石桩的加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验收办法。  相似文献   

15.
蒋亚 《中国科技信息》2023,(20):143-147
<正>本文针对苏北滨海相软土地区铁路复合地基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滨海相软土地基加固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长期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铁路复合地基动应力响应的研究建议。在新基建下的铁路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和既有铁路提质增效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苏北滨海相软土地区地基土层主要由高含水量、大孔隙比软土组成,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大的沉降和液化风险,给铁路基础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采取复合地基成桩的方法,即在软土地层上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区,通过复合地基充分发挥桩土的共同作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成为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确保苏北滨海相软土地区铁路复合地基加固工程的质量,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筑业中,桩基础应用已经很普遍,但桩基的桩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孔底是一项很重要的问题,孔底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和桩基的质量。随着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的推广与普及,各种处理方法也正在研究之中,孔底处理方法也越来越引起施工人员的关注。现介绍我们在施工中所采取的几种处理方法,仅供参考。一、坍孔桩孔底是砂土或孔底有水及孔底土中含水量过大而引起坍孔,对这种情况常采用一次桩孔  相似文献   

17.
超长钻孔灌注桩成孔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河公路大桥地下桩的施工,对起长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的垂直度和孔径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垂直度和孔径的实际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讨论了垂直度和孔径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舍黄河公路大桥地下桩的施工,对超长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的垂直度和孔径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垂直度和孔径的实际因素。在此基础上,结舍工程实际,讨论了垂直度和孔径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据太中铁路地震液化带地区的地质特点,分析了地震液化带软土地区桥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真空轻型井点降水、钢管桩围堰和两者相结合的方案来解决太中银铁路地震液化带桥梁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喷砂冒水和滑坡等灾害。通过分析和试验结果的研究表明,在地震液化带区域采用井点降水和钢管桩围堰及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基坑开挖支护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数量增多,规模扩大。钻孔灌注桩技术是目前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使用的普遍方法之一。人行量增加和货运负荷增大,使得公路桥梁的负担变重,对桥梁的荷载和孔径的要求更高,钻孔灌注桩的桩径和桩长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的结构和使用寿命。由于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非常隐蔽,难免产生隐患,因此,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加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主要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