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物材料学和与其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领衔前沿学科之一,是应用科学的核心学科。现代生物材料的核心是生物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会,是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渗透于材料科学研究的全新挑战。人体的医学治疗要求也为生物材料的研发引入了人体组织工程学、植入性人工器官、生物感应装置、仿生智能装置、生物医学光子技术等广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胶原蛋白-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胶原蛋白以及与合成高分子形成的复合材料(主要是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的研究现状,对该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做了初步的探讨。胶原蛋白和一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乙烯醇等),作为生物材料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两者形成的复合材料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是一类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材料可用于软组织替代物、药物释放系统、组织引导再生、组织工程等方面,成为一类“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
王远亮1955年7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78年2月至1984年10月,进入成都工学院攻读天然高分子材料,师从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徐僖院士和何先祺教授,获硕士学位,1984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进行天然高分子研究。1986年6月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室主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物流变学专家吴云鹏教授。1998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出访德国AachenTechniqueUniversity,进行应用生物物理学研究。1997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8年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国家"985工程""生物流变学与基因调控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重庆高分子材料学会理事长,重庆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医学物理学科的形成和主要任务 医学物理是以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与人体基础研究有关问题的交叉学科。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医学物理有机地整合了核物理和核技术、无线电电子工程、超声物理、成像技术、医学技术、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肿瘤放疗学和核医学等很多学科,是在这些学科广泛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领域,涉及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工程等多个学科。本文基于爱思唯尔Sci Val数据库创建的9.6万个研究主题,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分布特征,构建全球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前沿计量指标体系,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前沿主题进行探测与遴选,识别出该领域内的热点、媒体高关注度、新兴研究前沿主题,并对研究前沿主题态势进行实证分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研人员、高层科研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1世纪以来,材料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生物材料、干细胞治疗以及组织工程的进步,为临床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解决方案。近年来,在国家行业利好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我国的干细胞产业迎来迅猛发展。如今,干细胞已经被纳入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将科研理想根植于干细胞微环境工程、干细胞标记探针开发及示踪研究和基于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组织再生及  相似文献   

7.
生物材料表面工程是通过控制和改善生物材料的表面\\r 性质而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技术领域,它是生物材料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综 述了生物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发展前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人体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等几个前沿领域进行文献追踪,总结了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对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提炼,从而为推进军队医学科研领域的管理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应用,器官供体短缺的矛盾也日趋严重,这使得生物制造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制造工程大规模应用,为人类造福已是大势所趋。“人工组织和器官的生物制造,包括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制造研究中心规划和建设负责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史廷春教授认为,为了实现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采用的材料应该适用,材料成形过程应该遵从生物组织信息的指导,因此,生物材料的遴选、生物信息的提取和重构、成形设备的研究、成形结果的表征,都是生物制造研究方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胡萍  楼新远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134-134,133
从医学图像构建人体解剖结构的多组织体网格模型是目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方面的研究在计算机辅助诊疗和虚拟手术仿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医学图像的多组织体模型重建技术的意义和发展前景,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光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帮助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自然界的规律。20世纪以来,科学家开始将光学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为医学领域打开了新的大门,同时,在量子理论、技术革命和基因科学三大科技进步之下,生物医学光子学这一学科应运而生。生物医学光子学是涉及生物、物理、医学、光子学、材料学等多方面知识交叉融合的一个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尝试进行人的生理过程和脑功能的无创伤监测研究,80年代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生物医学工程在更尖端领域交融与创新。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级院校都有长足发展,有少数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为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工科的引领下更好地发展,文章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调配方面对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0)
生物医学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型学科,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学科类型包括生物学、医学以及生命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的覆盖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大数据时代为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本文将就生物医学的大数据现状以及展望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物医学电子深圳尚属初期   生物医学工程是当今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学科交叉与高度综合的产物.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的现代化,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并与制药业构成了现代医疗体系的两大产业支柱.……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物医学电子深圳尚属初期 生物医学工程是当今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学科交叉与高度综合的产物。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的现代化,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并与制药业构成了现代医疗体系的两大产业支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当前我国在学科交叉特征研究中的不足,建立一套规则、结构清晰的学科交叉特征识别方法。【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论文所属期刊的学科分类为数据基础,通过引入中介中心性、度中心性、信息熵指标,利用学科共现分析方法,结合Bibexcel、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建立学科关联网络图谱,识别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结构演化特征,验证了其在学科交叉特征识别中的可行性。【结果】 分析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特征,得出该领域的亲缘学科,结果表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的信息熵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大,说明该领域的学科交叉程度愈加深入。【结论】 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验证了学科交叉特征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整合数学、物理、生物医学科技、工程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临床应用而形成的一项跨领域的工程科学,其发展目的在于:(1)开发新的医学诊断、治疗装置或方法;(2)对生理系统或生理反应进行科学研究;(3)有效管理医学技术,以增进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针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智能硬件的发展现状、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硬件设备产品借助智能化的浪潮在生物医学中广泛应用的观点。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起到了指明智能硬件设备产品促进医学检测技术和诊疗方式的积极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智能硬件设备推动市场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益。点评人:张魁星(1977-)男,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生物医学传感器作为现代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发展驱动力有着低成本、高质量的特点。其中,生化传感器和微传感器的发展更加迅速,针对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原理、发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论述,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生物传感器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医学材料以其独有的医学应用特性推动了一个新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对生物材料特性的分析,把握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动态,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措施形成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