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动的声音     
你听过鱼动的声音吗?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鱼动的声音了,它胜过从任何乐器中飘出的音符。  相似文献   

2.
鱼动的声音     
朋友,你听过鱼动的声音吗?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鱼动的声音了,它胜过从任何乐器中飘溢出的音符。 捕捉鱼动的声音,其实就是一种心境的转变,将浮躁的心置于清净,让迷离的眼神重归于澄澈。然而,在纷繁芜杂的尘世里,一颗心很难摆脱名利和情感的纠葛,欲拥有那种清净而毫无杂念的心境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3.
按照声音的属性——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声音的社会属性,将声音划分为自然性声音和社会性声音,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性声音的六个主要特征,指出这些特征在声音的感知过程中可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对语言感知的理解及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秋天的声音     
秋天的声音是风的声音,是庄稼成熟的声音,是农牧民满怀喜悦收割的声音秋天的声音是风的声音,是庄稼成熟的声音,是农牧民满怀喜悦收割的声音。我老是有个颠倒因果的错觉:大地上的北方和南方,不是以纬度划定的,而是以风划定的。这次出行,更让我有了实感。通辽  相似文献   

5.
秋天的声音     
秋天的声音是风的声音,是庄稼成熟的声音,是农牧民满怀喜悦收割的声音秋天的声音是风的声音,是庄稼成熟的声音,是农牧民满怀喜悦收割的声音。我老是有个颠倒因果的错觉:大地上的北方和南方,不是以纬度划定的,而是以风划定的。这次出行,更让我有了实感。  相似文献   

6.
内容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新的框架来理解广播声音,即将广播的声音体系划分成“语言性的声音”和“音乐性的声音”两大类.也就是说从声音的心理属性判定电子传媒声音的功能:要么诉诸人的情感,要么表情达意,传达具体事物的信息.这种广播声音的划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广播声音的内涵,时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左文飞 《科学课》2010,(2):16-17
《声音的产生》一课是《声音》单元的经典课,许多版本的教材都编写了这一课。一般的思路是:先制造声音,提出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的假设,再寻找更多声音与振动相联系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多年的实践下来,我发现这样上并不能让学生将声音和振动建立联系,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制造声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声音可以带来感情的变化,优美、动听的声音使人心情舒畅、愉悦;凄惨、悲凉的声音使人恐怖、哀愁。同时感情对声音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感情能把简单、枯燥的声音变得有血有肉,并赋予灵魂。声音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声音的被载体,情是音乐的灵魂,情赋予音乐以生命,感情与声音在表演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美妙的声音     
我喜欢小鸟鸣叫的声音,蝴蝶拍翅膀的声音,小兔子吃萝卜的声音,小猫喵喵叫的声音。在欢乐的教室里,我喜欢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是一颗五彩的果子,我随意的拿出一个绿色的果子,里面是千变万化的数字,那是数学老师讲课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莆田学院学报》2017,(2):41-45
针对工业设计中声音设计的分类,阐述了IS和CS两类声音在工业产品中的不同功能和使用范围;分析了目前声音设计匮乏的原因,提出声音设计需要工程学、声学、心理声学等学科协同合作完成;针对声音设计的特殊性,提出了声音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12.
所谓好的声音概念,就是指声乐学习者对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建立好的声音概念对声乐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非常重要。好的声音概念就是声音  相似文献   

13.
声音无所不在,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在城市里,会听见街上的汽车声、行人的谈话声、走路声、广播的声音.在乡村,会听见鸡鸣犬吠、拖拉机的声音.即使住在山里,也会听到松涛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知了和蟋蟀的叫声等.  相似文献   

14.
淀粉都知道     
《少年电脑世界》2014,(12):30-31
1 陌生的声音 淀粉们在第一次玩录音或者录视频时,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声音很特别呢——录音里的声音怎么跟自己听到的声音不一样呢? 当你张嘴说话时,你听到的声音远比你周围的人听到的声音醇美柔和,这都怪你的脑壳。准确地说,你听到的是通过骨头传播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浙江图书馆听儿童音乐会。进了音乐厅,大家都安静下来后,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了音乐会要用的乐器,紧接着,音乐会开始了。在这些乐器的声音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提琴的声音:小提琴像孩子的声音一样清脆明亮,中提琴的声音像妈妈的声音一样温和,大提琴的声音像爸爸的声音一样浑厚  相似文献   

16.
语文老师怎么会没有声音?没有声音怎么上课?这个问题看上去有点可笑。但现实中,我们有的语文老师真的没声音,没有自己的声音。那么,如何去做一个有声音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7.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卒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通过听声音就能粗略地测量距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高师声乐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建立美的声音形象,这是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的重要要求,也是声乐教学的前提和宗旨,进而提示了美的声音形象形成的全过程:在正确的声音形象审美观指导下,建立外听觉的美的声音形象,同时对这一声音形象进行内化、想象、感觉,通过训练,使发声机能的控制做到自然协调,进而发出想象的声音,即实现想象的声音造型、音色;再经过主、客体对声音进行审美检验,最终形成自我的美的声音形象。  相似文献   

19.
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指挥在合唱训练中产生的声音理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合唱声音成功的保证。要使声音达到理想的声响,必须从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基础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合唱队的声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提高,才能自如应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不同作品对声音提出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维也纳市中心有一个声音博物馆,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对声音做丰富解释和记录的博物馆。在这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真实的录音,你可以聆听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追溯声音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