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蔚海燕  卫军朝 《情报杂志》2012,31(5):107-110
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采集了联想并购前后的相关专利信息,对其专利数量、领域、被引进行了分析,从而反映企业并购前后技术能力的变化。研究发现联想并没有通过并购提升了其本土以及海外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3年前联想集团收购总资产4倍于己的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后,在业界留下了许多猜想。直到今天,很多人还在追问这场"蛇吞象"的跨国表演:IBM到底给联想带来了什么?从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到全球知名的世界品牌,从一个只会管理中国市场的企业到全球运营的跨国公司。这就是"蛇吞象"带给联想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机遇与选择 我出身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喜欢中国的文化,有很强的家庭观念,愿意和父母在一起,这也是我当初没有选择出国的原因。1993年清华自动化系毕业时一心想去外企,由于毕业分配政策限制,结果未能如愿。后来就想先去国企干一二年再说。当时四通、联想都是比较知名的企业,选择联想是偶然的,没想到,在联想一直干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周伟 《科技与管理》2006,8(1):17-20
基于联想IBMPC业务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的最新动向分析。在对联想跨国并购IBMPC业务的案例作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联想并购IBM之PC业务所寻求的创造性资产以及此次并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并探讨了联想后期“1+4〉5”的整合成长之路,为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4年1月30日,联想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是联想在陆续收购IBM PCD业务之后的又新一举措,然而其为何进行了此次收购,又为何选择了摩托罗拉移动呢?这背后有什么真正意图?笔者就从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申请状况,其专利在各个主要国家的分布,以及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所属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分类号进行分析,看此次联想收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曲哲 《华夏星火》2011,(11):64-66
“联想进军大农业是很早就定下的目标,之所以没有实质动作,是人没选好,现在人定下来也就正式开始。”10月23日,在对安徽省省属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授课之余,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公开详细介绍了联想进军现代农业以及联想的多元化战略。的确,据相关人士透露给《农经》记者的消息称,早在2007年,联想...  相似文献   

7.
3年前联想集团收购总资产4倍于己的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后,在业界留下了许多猜想.直到今天.很多人还在追问这场"蛇吞象"的跨国表演:IBM到底给联想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断言:"不出几年,IBM必然倒闭"。盖茨何出此言?因为IBM在1992年遭受了高达49.7亿美元之巨的损失,这是当时美国公司历史上的最大亏损。同时由于IBM忽视了对个人计算机领域的专利技术的控制,即PC机中的最有价值的两个关键部分: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致使操作系统的专利控制权旁落比尔·盖茨手中,微处理器的专利控制权由英特尔掌握,因此在PC激烈的市场大战中IBM又输了。然而危难中的IBM遇上了互联网兴起的热潮。互联网所创造的巨大商机,使IBM得以充分享受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IBM重振雄风的11年,刚好是互联网潮起潮落的一个轮回。所以IBM的CEO郭士纳说互联网的出现救了IBM。IBM开发建立的"知识产权网络(THE INTELLECTUALPROPERTY NETWORK)",就是IBM利用互联网进行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跨国并购的概念、动因及作用,剖析了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案例,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两年之前,业界还有人盛传:方正的技术,联想的市场.而到今天,提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联想作为中国IT领军人物,他的技术储备、技术研发的优势显示开始凸现、世纪之交的天禧、2001年的家庭数码港湾,无不体现了联想技术厚积薄发、雷霆一击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