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偶尔他还是会想起60年代那种双排对坐、黄色的台北公交车,因为那种座位方式让他和那个女孩有长达半年的"相亲"时间,而那颜色根本就是他们爱情的象征。那时候他在松山一家机械工厂当技工,晚上则在城内一家商工学校夜间部进修,高三那年的某一天,那女孩出现在他眼前。他上车的地方是公交车的起站,所以通常都有座位,他习惯在上车之前买一个菠萝面包当晚餐,在车内乘客逐渐增多之前啃完。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40出头的任正非从部队转业来到深圳的一家小公司,但没多久他就辞职了,因为军人骨子里特有的那种自我挑战精神,使他难以忍受那种枯燥乏味的上班生涯,虽然年纪不轻了,他还是立志要自己创出一番事业来。  相似文献   

3.
之前,我并不看好他.他太虚夸,而且带着"80后"的那种放浪,何况,他辜负了我喜欢的一个女子. 可是那天,他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4.
爸爸的味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代表他。F说,他爸爸是一家海鲜酒家的厨师。小时候,每晚爸爸下班回来,他都嗅到  相似文献   

5.
安静地走开     
他和她青梅竹马,念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唯一的区别是不同的专业.两家人的关系很好,爸爸们在同一家单位上班,妈妈们经常一起逛街,两家人是那种所谓的世交,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她也这么想.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求职     
30岁以后才明白(匹夫,企业办公室主任) 我是毕业时分配到一家企业工作的,虽然这在当时省去了不少"求"的苦恼,但这种"包办婚姻"总给人一种"乱点鸳鸯谱"的感觉.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外心","脚踏两只船",特别是在企业效益每况愈下的时候,那种"离异"的念头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7.
爸爸的味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会代表他。F说,他爸爸是一家海鲜酒家的厨师。小时候,每晚爸爸下班回来,  相似文献   

8.
当孩子犯"错"时,或许只是他的需要没满足 有一次,我在客厅里和妻子说话,儿子言言在一边玩.七岁的言言常常是"不甘落寞"的,何况言言本就属于那种天生好动的孩子.只见他一会儿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一会儿又在我们周围的沙发上跳来跳去,并不时大声叫.显然,他很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他身上,最好是能跟他一起玩.  相似文献   

9.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他的创造机能就是那种对文化最敏感的机能,就是那种最能丰富和超越成就的机能,也就是那种最容易受到压制与挫折的机能"。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永嘉市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辍学后,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想找个事做。思来想去,他决定用家里的所有积蓄干个小买卖,他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小的米厂,厂店合一的那种。  相似文献   

11.
他3岁那年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带着一条病腿,他艰难地读完初中,在"文革"那个不能继续升学的特殊时期,在其他同学都走上工作岗位时,却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他.当时的他觉得自己"似乎被社会抛弃了"……  相似文献   

12.
戈革 《科技文萃》2004,(11):130-133
历史上的玻一海"密谈" 1941年秋,海森堡应丹麦"德国文化研究所"之邀,到哥本哈根发表学术演讲,同行的是他平生最亲近的学生朋友和"智囊"C·F·封·外才克尔.他讲的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在演讲中,他表示因为在听众中看不到他的老朋友玻尔等人而感到遗憾.这等于当着纳粹分子的面而向他的老师"叫阵",因为谁都明白,玻尔他们和纳粹当局之间那种紧张关系是不宜当众说破的.  相似文献   

13.
许地山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始终奉行"文艺为人生"的方针;同时他通过佛、道与基督的比较而终成基督徒.也正由于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他的文学创作既为社会、为人生,却又为弘扬基督博爱精神,从而体现了他那种"落花生"般朴实无华的自我牺牲品格.  相似文献   

14.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未到扬州之前,先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家画寓,画寓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他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那意思是说,他画得如同真梅花一样.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班上那几位"活宝"老师,我们的喜爱与亲切感是有增无减. 数学老师——大陈,就是可以开玩笑的那种老师.我们班的同学在他的面前,自在许多,跟他一起谈天说地,不会有顾忌.大陈也特爱和人开玩笑,很是幽默,所以我们班的数学课总是笑声连连.  相似文献   

16.
正-1-你身边有那种"就算老师不检查,也一定按时完成作业;就算行政不做考勤,也绝不借故迟到;就算上司不监督,也会自觉做好工作;就算是已婚,生活无忧,也依然能保持好身材"的人吗?我身边就有一位,他叫艾维。艾维是我高中时的死党,大学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如今在一家日资广告公司当设计总监,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惹人关注的不是他的精彩游学生涯、优越的工作、美丽的日本妻子,而是他自律的生活。比如,他烟酒不沾,咖啡和茶不  相似文献   

17.
1925年12月28日凌晨,在列宁格勒一家小旅馆里,年仅30岁的叶赛宁自缢身亡.在他身后的墙上,留着他生前咬破手指写下的最后一首"血诗":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特级教师之所以有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缘于他们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  相似文献   

19.
有爱才有家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一时,我加入了一个文学社团.在第一次社团会议上,我见到那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老社长.入学第一天就在校报上读过他的文章,对他真切细腻的文笔很是欣赏,但在我的想像中,他肯定是那种矮矮胖胖的书呆子型人物.在会上,当他从人群里走上讲台的时候,那种帅气让我眼前一亮,不得不为自己莫名其妙地胡乱猜测而羞愧.于是我知道他和我同是一个系的,大四.大概是对这个亲手创立的社团有太多的东西割舍不掉,所以尽管有考研、谋职等一大堆琐事,他还是来参加新学期的第一次全体大会.他语言简短又不乏力度.只是不大爱笑,面对有些新社员尖锐的提问,他也有些慌乱.这就是我对他的初次印象--帅气、富有才华、又不尽完美.我们之间最直接的接触不过是台下台上的问与答,有点像记者招待会上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