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利 《百科知识》2015,(2):24-25
<正>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已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同时形成了3000多吨围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指出,目前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密度已经或即将达到相互碰撞的临界点,清理太空垃圾迫在眉睫,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为此设想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扫垃圾"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人类在太空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太空中的杂物日益增多。这些杂物包括:已停止工作(已失效)的人造卫星,火箭运载器的末节,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时脱落的部件,助推器部件,运载火箭或人造卫星的碎片(卫星或火箭可能因偶然原因而炸毁,也可能按照事先安排的计划而被炸毁)等等。所有这些杂物在近地轨道上累积起来,形成所谓的太空技术垃圾。目前,越来越多的这种垃圾已经对宇航员构成现实的危险,特别是当宇航员走出飞行器在开放的太空中工作时,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太空环境保护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被人类送入空间轨道的太空飞行器已经超过4500个,由此产生的废物一直在地球外空间运转。这些被称为“太空垃圾”的废物将长期污染外层空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公布一份报告说,有些太空垃圾可以在空...  相似文献   

4.
空间碎片就是太空垃圾。空间碎片的来源有几个,比如退役的卫星,航天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碎片,比如航天飞机外的摄像头,镜头盖进入太空后扔掉就成为了碎片。英国研究太空垃圾的权威、《宇宙半途》一书作者罗维尔估计,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开辟太空时代以来,人类在太空制造了约2000吨垃圾。一些太空科学家认为,这只是保守估计,垃圾可能更多。美俄是最大的太空垃圾制造者。太空有多少垃圾?!江苏新沂@李秀秀  相似文献   

5.
<正>1957年10月,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前苏联拜科努尔基地升入太空,奏响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序曲。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过去了,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最后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着。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金属体",伴随着使命的结束,被遗弃在太空,变成了金属碎片,最终成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2008年,欧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电脑  相似文献   

6.
提到地球上的垃圾尽人皆知,但是你是否知道,在宇宙空间同样存在着垃圾,而且随着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它们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太空垃圾可分为三类:一是用现代雷达能够监视和跟踪的比较大的物体,主要有各种卫星、卫星保护罩及各种部件等,这类垃圾目前已达8000个;二是体积小、无法用地面雷达监视和跟踪的各类小碎片,主要是卫星、火箭发动机等在空间爆炸时产生的,其数量估计至少有几百万;三  相似文献   

7.
谁也不会否认,人造卫星上天、人类飞向太空,逐步征服宇宙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也是科学史上了不起的成就。各类人造卫星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但是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正如恩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的。”大自然对于我们探索太空的“报复”,就是由此产生了众多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8.
和平 《今日科苑》2008,(9):41-42
自从第一个太空垃圾诞生至今已有50余年,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意性的方法,去清理这些太空垃圾。地球周围充满了许多的太空垃圾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人造垃圾。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欧洲航天局与"清洁太空"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太空垃圾清洁卫星——"清洁太空一号"。消息一经发布,太空垃圾清除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年来,面对太空垃圾影响在轨航天器安全和后续航天发射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们已尝试了多种手段,包括激光推进、机械臂抓捕等。有科学家从渔网捕鱼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专门用于捕获太空垃圾的飞网捕获系统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空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危害?面对这一威胁人类航天活动的问题,各国科研人员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做出了哪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期待着进入宇宙,开发太空。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以来,人类梦想成真。然而,茫茫宇宙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存在较强的宇宙射线。那么习惯了重力环境的人们进入太空生活时会产生什么反应?这些反应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将产生什么影响?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成了人类的宇航先驱。 1957年11月3日,在苏联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旅行者2号”上,一只5千克的小狗莱伊卡捷足先  相似文献   

11.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3):27-28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是句老生常谈的话了,就在人类逐渐走向太空深处实现自己的探索之梦时,也给太空带去了它一定不想要的东西——太空垃圾。与国际空间站、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一同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太空垃圾开始受到航天部门的注意,它们实在已经开始威胁太空探索的安全问题。而欧洲航天局对太空垃圾处理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据欧洲航天局近日的报道,最近取得新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厌氧细菌来"吃掉"宇航员在太空路途中产生的废物。  相似文献   

12.
现在各大国都在倡导建立一个无核世界,但核弹头的销毁却是一个难题。同时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频繁,太空垃圾也成为一个大隐患。我想可以在正常工作的人造卫星相对较少的地方引爆核弹头,  相似文献   

13.
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揭开了人类进军太空的序幕。 40年来,空间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80~90年代,又发射了探测火星、木星以及太阳的空间探测器。1990年升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现在仍在收索着太空深处天体的信息。空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空间科学的发展。空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上天的各种宇宙飞行器数以千计。其中不少是生物卫星,或载人载动植物的宇宙飞船。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信息。相当多的科学家有兴趣致力于有关研究,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宇宙生物学便应运而生。美国宇航局率先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生物研究所。太空动物 宇航先驱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要受到引力  相似文献   

15.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利用多枚火箭同时点火的技术,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升空3个月后坠毁。人造卫星能够从太空轨道俯视地球,观察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多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帮助人们了解地球生态变化,勘察自然资源、监测自然灾害、获取气象预报必需的信息,它也被用作新  相似文献   

16.
太空垃圾就是空间碎片,太空垃圾的存在对于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来说,简直就是天敌。由于空间碎片与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每秒几千米至几万米,因此,两者即使是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一块仅有药片大的残骸就能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美国一颗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太空巾相撞。卫星撞击事件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安全造成威胁。目前,科学家正在探讨有效清理太空垃圾的方法,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美国一颗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太空中相撞。卫星撞击事件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安全造成威胁。目前,科学家正在探讨有效清理太空垃圾的方法,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现在,人类航天活动制造的太空垃圾,大的包括废弃卫星、燃料舱及部件,小的有发动机点火时产生的碎屑,已达3000吨。其中对人类有威胁的碎片超过了4000万枚,尺寸大于10厘米的碎片约有1.3万枚,而且太空垃圾还在增加。据媒体报道,地面可追踪的垃圾碎片,已由去年的约1.4万枚,增加到现在的约1.5万枚。  相似文献   

20.
航天技术是专门研究和实现人类活动如何从地面扩展到太空 ,利用那里的环境条件开发空间资源的一门新兴高科学技术。近半个世纪 ,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并为扩大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眼界 ,不断探索空间奥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开辟了广阔前景。2 0世纪 5 0年代中叶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拉开了人类开发宇宙的序幕。从此 ,世界航天活动以其惊人的速度在深度和规模上迅速扩展 ,创造出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就。 196 1年苏联载人飞船“东方 - 1”号发射成功 ,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伟大创举。 196 9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