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非言语行为的忽视或非言语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了解中西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于避免失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本文旨在分析中西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并提出避免非言语交际失误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重视言语行为,也要重视非言语行为.只有保持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行为之外,非言语行为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空间语、目光语等等,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征。非言语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介绍有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素质,是培养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所需人才的需要,也是外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相似文献   

4.
周小琴 《文教资料》2006,(8):137-139
非言语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语言交际具有补充、替代、调节、暗示、强调等作用。非言语交际行为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非言语交际。重视非言语交际的作用,积极开展跨文化非言语交际,避免由文化障碍而导致的误解,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的必要补充,帮助人们传达思想感情,在人们的跨文化交际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言语行为有一系列表现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些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差异,认识到其意义差异,能帮助读者正确认识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6.
礼貌准则存在于每一种文化中,礼貌准则的遵循也是跨文化交际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礼貌的认同标准是不一样的.一种文化中所推崇的言语或非言语方面的礼貌准则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文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并遵守对方的交际礼貌准则,才能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服饰作为非言语行为的一种手段,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适的服饰不仅体现出对自己的尊重,也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交往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当“全球村”的纪元已经临近、国际交往越来越紧密之时,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交际者首先要拥有得体的服饰。  相似文献   

8.
段雨笛 《考试周刊》2014,(67):70-71
作者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详细界定,明确了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讲述了中西方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并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几种表现形式,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非言语形式传递的信息更能表达人们的潜在意识和情感,从而达到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非言语交际中,服饰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本文试通过展示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的跨文化交流实例,主要说明服饰——这种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探讨在跨文化交流中注意服饰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为基础,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几类具体的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启示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选用得体礼貌的语言,避免语用失败,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词语的交际,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言语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文化背景制约着非言语行为的内涵,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非言语交际。弄清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是真正明确非言语交际行为含义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言语行为理论入手,研究高职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关系,并从培养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语用能力及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非言语交际中的跨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最有效、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因此导致了人们对非言语交际的忽略。然而在面对面的交际中,70%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进行的,言语方式只传送了不过30%。在诸多跨文化差异中,身势语、近体(空间)语、时间语等最具文化特征。本文从这几方面对其进行探讨,了解这些差异,正确使用非言语行为,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16.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17.
李晓燕 《考试周刊》2011,(75):115-116
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是达成交际顺利进行的有效载体,然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不了解目的语文化,忽视非言语行为背后的意义而产生的一系列语用失误,导致了交际失败。本文概述产生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规避此类语用失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丽彩 《文教资料》2007,(31):48-50
人际交流的两大基本途径,一是言语的;一是非言语的。本文着重对非言语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作了一些分析阐述。指出在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因素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民族多样性。对于目前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和重视完备西方文化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但是最原始的言语交流还是最为普遍的。它在社会交际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应用到,而且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首先言语交际有两个原则即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而在言语方面是要做到言语的真诚,言语的得体以及言语的委婉。而且,我们也需要在言语交际的情况之下注意即兴交际,言语拒绝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智慧和艺术。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研究了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问题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整理、分析得出了非言语交际行为的组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