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拓展性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开设的既拓展学生知识又发展潜在能力的校本课程,它着重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原发展性学力,并兼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培养。它是学生可以按要求分领域选学的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为动,不重知识量而重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我校的拓展性课程分为兴趣型、研究型、提高型、实践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周雪峰 《职教通讯》2017,(36):45-47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MasterCAM课程因为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合作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载体。该课程可通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选用、实践作业、学习评价等方面,来关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音乐校本课程是对传统音乐课程的补充,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竹笛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演奏乐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笛悟乐,引导学生走近民族音乐,培养民族情怀;以笛代声,分解难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以笛为媒介,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开发音乐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型课程的目标和特色 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程。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发现、探究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南选题.自主研究和自南创造”,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不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走向自主学习,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因此构建学生学习能力自我培养的基本模式,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作为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意识,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课程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它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 ,它是开放的生成性的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中。那么 ,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有哪里些异同点 ?为什么开设研究型课程 ?笔者根据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及师生关系几个方面 ,阐述异同点。一、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满足教育发展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改革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改革十几年来,课堂教学从最初的混沌走向如今的逐渐清明。身为音乐教师,最为困扰的问题仍是“如何加强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谓有效的音乐课堂?《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音乐课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也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能,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让学生多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羽毛球教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与其他院校的羽毛球课程不同,为了发展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其羽毛球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终身体育。在培养中职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对目前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结合羽毛球课程教学发展的创新价值,探究终身体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考试方式的弊端等,以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把改革的焦点仅仅指向了施教者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课程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主要推行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时期,小学课程中开设音乐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美能力。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加强小学音乐课程建设,打造高效课堂。主要阐述了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体现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新“课标”特别要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在课堂,因此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改革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要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以“对话”、“交流”为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考试方式的弊端等,以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把改革的焦点仅仅指向了施教者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课程自身的改革,却忽视了对课程改革中学习的主体——学生关于新课改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