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教育创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开展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重点在校本教研机制上不断创新:实施“教、学、研”同期互动,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开展伙伴互助行动计划,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搭建专家资源网络,创新校本教研途径;成立三个中心,创新校本教研制度。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教师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推动教研发展,引发教研形态转型。文章在梳理网络技术支持教研形态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研”是信息化教研发展的高端形态,其内涵表现为:以多维空间的开放互通,优化教研生态环境;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教研活动场域;以教师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研形式创新;以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成长为核心,推动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从教研主体、环境、内容、过程及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教研”的关键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以下研究发展趋势:以研究范式转型来构建“互联网+教研”理论体系;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研应用的创新融合;开展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教研”服务的综合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3.
囿于有限的条件,农村中学校本教研往往面临更多的困惑和困难。本文以一所整合中的农村中学为参照,抓住校本教研的“人本性”特点,分别聚焦教师、课堂和课题,探索了“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和“研究型教研”三种教研模式,试图回归校本教研“以人为本”、解决现实问题的本真面貌,为农村学校立足实际、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园本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双轨制”教研模式强调创设真实的教研情境,重视互助式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关注幼儿由点到线的行为发展轨迹,旨在支架教师与幼儿的双向生长。“双轨制”教研通过“四阶段”的实施为幼儿园园本教研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也是幼儿园教研机制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为鼓励教师开展实践和理论创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以教学“百花奖”为重要载体,推动校本教研不断迭代创新。“百花奖”以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为旨归,通过主题教研聚焦课堂教学重难热点,依托方式创新激发教师教研内生动力,通过一体化推进使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在互嵌与迭代重构中日趋丰厚。  相似文献   

6.
一、转变观念,为创新营造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研环境,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有:  一是“尊重”。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意尊重每一位教师,相信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对每位教师的创新能力都满怀希望和期待,积极鼓励每个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参与”。鼓励、支持每位教师参与到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新才能。  …  相似文献   

7.
风向标地理创作团队在“用创作带动教研,用教研成果辐射一线教师教学”的团队运作思想下,有效探索了“任务驱动”的网络教研方式,以期团队的网络教研真正实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研活动的创新有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要素。笔者通过讲述一次语文主题教研活动“PK名师:我心中的语文”,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研活动的改进方面提出了三点思考:追寻理想教学境界需要“传承与对抗”名师;提升自我专业水平需要伙伴教师之间的“碰撞与协作”;提升教研活动效度需要切实有效的“平台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遵循这一理念,我们通过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优化教研力量、建立激励机制等多种途径,推动校本教研不断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不但要建立常态化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常态中求发展,在常态中求创新,在常态中求突破。近年来,甘肃省景泰县漫水滩学区大力践行“围绕教学搞研究,搞好研究促教学的思想”,采取“中心小学龙头带动,学区形成合力推动,学校自主探索滚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多份国家层面的关于教育的文件明确了学校和教师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地位,强调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但在“双减”“双新”的教育教学新形势下,校本教研面临着组织功能弱化、教研形式单一、联动交流欠缺的问题。在教研实践过程中,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立足校本“思辨课堂”研究,逐渐摸索出“三型·三式·三元”教研模式,旨在解决校本教研面临的问题,帮助教师建构思辨元认知,推动教师思辨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研模式需要简化与优化,在简化中求得教研和教学的实效与高效,促进师生“双向减负”,在优化中实现教研资源深度整合,形成教研合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学科论坛教研模式的构建、完善与推广运用可以更新教研理念,创新教研实践,拓宽教研的学科边界,助推学科教研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对“双减”“双新”改革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教研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园学科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一课三研”活动.在“一课三研”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拓展了单一的教研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例如.由过去的教研组指派上课教师转变为自主报名商量确定三研顺序:由过去的平均分摊教研任务转变为根据教研组成员不同特长自主领取等等。  相似文献   

14.
教研共生体作为指向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区域内教师发展共性问题的新型教研组织形式,是创新区域教研形态、提高区域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以联动为内核,构筑共生单元”“以项目为牵引,催生共生模式”“以实践为抓手,集聚共生能力”三方面论述了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案例,以期为构建和运行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区域教研共同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科育人导向的新课标实施亟须教研创新转型,积极发挥其服务支撑作用。校本教研作为五级教研工作体系中基础的一环,对区域教研落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安区以区教科院统筹协调,以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为基点,构建出“纵横圆点”四位一体的联动教研新样态,通过深化区校协同教研、多维联通校际联盟、跨域开展集群教研、课题引领校本教研,助推区域教育教学均衡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健 《学前教育》2010,(7):52-53
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本次项目决不仅仅是几个教研制度的出台,而是要建立一个不断帮助教师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专业成长的教研机制。这种教研机制是由各种制度形成的一种体系以及在教研制度完善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将保证教研活动的常规性、常态性、实效性,保证教师在这种机制下成为终身学习者和主动寻求发展者。  相似文献   

17.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市域教研主导性,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通过有效的教研策划与组织,使得教研水平差异较大的县域之间形成互动生长的活力,进而助力市域范围内的“教育共富”。基于温州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推行了《温州市中小学“教研共富”三年计划》,在强化市级县级联动、促进县际之间交流、改进市级教研引导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与实效。  相似文献   

18.
精准教研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必然选择。具体的实践路径包括学业质量大数据教研精准决策、“3+6+N”个性化精准教研模式创新、科学构建“三纵四横”区域研训共同体和搭建立体式网络研修平台、深耕“参与式”双诊断精准教学视导等教研改革实践,助推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各级教研机构承载的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工作必须着力突出教师研训特征,有力促进研训一体化系统性实现。“融教研”教师研训模式是将学科教研全要素融入到教研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全流程的一种工作方式,其根本的逻辑思路是系统功能、创新转化、内涵驱动与生态构建的融合教育思想。G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以联系点、联席会、联络员与联合体制度体系为依托,初步探索形成“三研九类”的“融教研”教师研训工作模式。这种教师研训模式因规模效益好、教研力量融入度大,在大城市教研机构教师研训模式建构上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苑简讯     
《学苑教育》2020,(3):4-6
北京建立全覆盖学前教研体系“全覆盖教研,使学前教育管理及教研的体制机制有了新突破,各区共谋发展,成效显著。”日前,北京市教委学前处处长郭春彦在“创新教研方式,推进北京市全覆盖教研工作汇报会”上说,在市级统筹领导、各区行政和教研的合力推动下,北京市初步建立了市—区—园三级教研网络,逐步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深入的全覆盖学前教研体系,为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介绍,北京市各区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并不均衡,教研工作的覆盖面、科学性、有效性,以及教研队伍的教研意识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加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实效性,全面提高保教质量,2019年3月,在北京市教委学前处部署下,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牵头策划实施的“创新教研方式,推进北京市全覆盖教研”项目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