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鞅的农本思想服务于以“农—富—强—王”为轴心的政治功利构想。商鞅认为,农业是财富的主要源泉;农民是兵力的重要保证,所以农在王天下构想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了使这个构想变为现实,商鞅制订了相应的农业政策。商鞅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农业决定论是时代的产物,又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是商鞅法律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概念,意指"人己之界限",它是商鞅法律思想最终的落脚点。商鞅认为"以法定分"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的关键,他论述了"分"的意义、厘定和遵守等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分"思想。  相似文献   

3.
孙佳 《考试周刊》2009,(12):236-237
商鞅变法对战国时期的秦国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而商鞅在这次变法中的个人作用保证了变法的成功。本文试对商鞅在变法中的个人作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关于商鞅变法的史例我最近阅读了一些书籍如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史记·蔡泽列传》、孔子的《论语》,还有法家祖师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很多史料。有很多史料上讲商鞅是老子的学生,或者是荀子的学生和门徒,这些我都存有异义,因为老子的道家讲究"遵循自然,无为而治",荀子讲究的是孔孟之道,以"德、礼"治国,道家和儒家之理念并没有在后来的商鞅变法中体现出来,可见商鞅是老子或者是荀子学生或门徒的说法是令人不敢轻信的。  相似文献   

5.
集悲喜剧于一身的商鞅,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的变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赢得了历史的巨大进步。商鞅变法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商鞅以"信"而使民,为"信"而行法,终使秦国有大治。从诚信的视角出发,关注商鞅变法中以法制建立起的诚信体系及其与法制之间的关系,可对商鞅变法的重新认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对于秦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历来史家所重视.然而商鞅变法对秦国礼制发展的影响,史学界一直恪守商鞅变法摒弃秦礼的观点.本文试从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来论证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秦朝礼制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齐亚红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146-149,153
商鞅创立的预防犯罪理论独具特色。本文从其预防犯罪理论的根源、具体思想等方面出发,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商鞅这一理论对我国现代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变法,根据地上文献和地下考古发掘资料的"二重证据"法研究,商鞅变法创建了一个以高压的社会氛围、鲜明的社会等级和快捷的上升渠道为特征的秦国社会。此次变法对秦国的主要贡献是完善了"军功爵制",提高了秦人的战斗力,但是商鞅并没有刻意打击旧贵族;在经济方面,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商鞅的法律思想是其变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突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迎合了秦国统治者富国强兵的愿望,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冲破奴隶制羁绊的政治要求,尤其是他的“重罚”思想,对当时推行新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其区别于其他法家学派的特色。文章探讨了商鞅法律思想的内涵、历史根源及其对我们现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话剧《商鞅》的欣赏和文本阅读,在阅读《史记·商君列传》后,深深被商鞅的悲剧命运所打动。因此,从话剧本身和文本入手,提出自己对商鞅价值和悲剧命运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崔银锁 《高中生》2009,(5):28-29
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4.
"商鞅"二字似乎已成为古代中国法治的象征了。但准确说来,商鞅的"法治"思想只是一种"治法",它与现代的法治理念不可同日而语。本文认为,商鞅的"治法"理论是专为君主精心设计的,把法作为治力、治官、治民的工具而已。商鞅的理论适应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需要,使秦由弱变强,为大一统奠定的基础;但他又把此方法推向了极端,为秦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图说改革史     
请思考: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积极作用? (2)图3是秦国廷议变法与商鞅舌战图,简述其历史影响。 (3)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但商鞅却遭到了车裂以殉的下场,分析其原因。概述“商鞅已死,秦法未亡”的原因。从这一历史事件你能得出什么以沃?  相似文献   

16.
商鞅是古代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以法为本”、“刑无等级”、“以法为教”、“严刑峻法”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商鞅的法律思想对公民法律意识起到了内在驱动的作用,为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代产生的商鞅法家思想,在综合三晋法家思想和其他诸子思想的前提下,在秦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文章从分析商鞅法家思想的产生和建构入手,揭示了商鞅法家思想的以独尊的君权为其理想的原点,以人的性利说为动力、用历史进化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和前导,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而推行法治;以重刑主义原则为支撑形成了一整套的法治思想,最终为秦国厉行农战,兼并六国构划一套完整思想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商鞅作为战国中期一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杰出的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在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下,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按照其“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泌法古”的管理思想,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各种管理手段,贯彻本农末商之说和推行农战、徕民等一系列政策,实行土地、赋税徭役、度量衡诸项制度改革,为在秦国废除进步的积极作用,虽然因为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领域急功求成,实行了不少偏激措施,以致也产生了某些负效应,但总的来看就百瑜暇互见,两不相掩。  相似文献   

19.
徒木立信     
中远 《良师》2011,(2):46-46
商鞅又名公孙鞅,卫国人,是战国时代的政治家。 商鞅年轻的时候很有志气,学习非常勤奋,喜欢研读法律。他把魏国李悝写的《法经》,读了千遍万遍,读得滚瓜烂熟。  相似文献   

20.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推行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既为秦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典型地体现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于《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这一课题,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据此,本课教学应讲清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人催生了商鞅变法?怎样的措施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