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动作技术分析法,从脚步移动、控制支配球和手、脚、身体的协调配合三个方面对胯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胯下变向运球技术在以上三个方面练习时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身体的用力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停垫跳投     
急停垫跳投和急停跳投的动作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在急停和起跳的用力部位和地面接触的部位不同,急停垫跳投无论是一步或二步急停落地,都用前脚掌着地,而起跳主要用力部位是以前脚掌和脚弓发力向上起跳,它通常用小肌群发力以增加起跳速度,这与急停跳投有明显的区别。急停垫跳投具有起跳速度快,跳起在空中的重心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跑"六盘"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如何进行弯道跑,并能掌握弯道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同时发展学生体能、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和快速跑动中迅速变向的能力;并通过激烈竞争的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4.
熟练的控制球技巧在比赛中的实用性很大,所以提高控制球能力是少年足球训练的重点。下面是我们在中学足球训练实践中收集与综合的一些提高运动员控制球能力的训练方法。提高控制能力应从控制地面、空中、反弹球三个方面进行练习。一、控制地面球练习:(1)8字运球:应用推球的动作双脚交替围绕两个障碍物呈8字形连续运球。注意掌握推球的份量,控制球的旋转、速度以及步法的调整与身体重心转移。逐步提高运球速度。根据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缩短障碍距离。(2)直线运球:用里、外脚背相结合,直线运球至20米左右处急停转身,再朝相反方向直线运球。急停时要应用拖球或扣球动作随球转身变换方向。反复练习。注意运球动作要连贯,要掌握推球的份量,急停转身时不要失掉对球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张丹 《中华武术》2015,(4):52-53
跳远的助跑技术是由起跑技术、加速跑技术、快跑技术等部分组成。助跑技术总的要求是四字诀,"快、准、稳、直"。教学的重点是加速方法,难点是准确性,其教学的顺序是快跑技术,起跑技术,加速跑技术,跑的距离等依次进行教学。一、学习掌握快跑技术助跑中跑的技术,跑得自然放松,连贯而富有弹性,支撑腿用前脚掌着地,着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一脚半处,着地动作快速柔和。积极缓冲,主动用力,加速身体重心前移。一旦身体重心处在垂直面时,就爆发式地做积极、用力、快速、充分的后蹬:摆动腿以髋发力,大小腿折叠迅速有力地向  相似文献   

6.
<正>一、纠正立定跳远中的错误动作错误动作:1.腾空过高或过低、收腿不充分、落地不稳、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直膝跳;2.上肢摆臂动作不规范或向相反方向摆;3.起跳前重心太高等。纠正方法:教师高喊"高人"时,学生两臂上举,同时两腿伸直,脚跟提起;喊"矮人"时,学生两臂经前向下、向后摆,同时两腿屈膝,脚跟回落;喊"超人"时,学生双脚同时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模拟"超人"飞天的动作跃出。  相似文献   

7.
<正> 一、移动技术训练运动员在球场上无论做急停、起动、转身、变方向跑、传球、运球、投篮、突破、防守等都离不开移动技术。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中,控制身体重心的平衡和移动是关键问题。 1.交叉步急停目的:掌握身体重心移动和平衡。方法:两脚开立约同肩宽,重心下降。练习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从右脚前面跨至右侧,同时右脚迅速向右侧跨出一步,见图一。此练习可以左右交替进行,速度由慢到快。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优秀女子铁饼选手旋转节奏及环节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A标5名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孙太凤预摆和起转技术、以及双脚的站位有很大问题,存在最后用力中左脚落地位置不合理,用力动作不完整等缺点;宋爱民存在腾空时间短,旋转过程中重心和铁饼速度增加过快,右腿摆动弧线小,右脚着地过快,最后用力左右脚之间的距离小等缺点;马雪君的右腿摆动弧线大,右脚抬得过高,增大了摆动腿的摆动半径,延长了左脚在地面停留的时间;徐邵阳在旋转阶段身体重心腾空过高,腾空时间长,着地不积极;李艳凤在旋转阶段有提前用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运动学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巩立娇滑步技术阶段具低起投速度,滑步时间和距离短,滑步速度慢、摆动动作幅度小、躯干下压幅度小的技术特点;转换技术阶段保持了铅球与身体重心的同步运动节奏,躯干保持滑步姿势的能力强;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起伏小,运动速度稳定的技术特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与铅球运动速度节奏合理.具有用力时间短、动作幅度大、出手角度小和出手速度快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传到位率偏低和失误率较高是新一届中国女排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揭示了我国4名优秀女排运动员接跳飘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周苏红和张娴的动作具有移动判断准确,击球点在体前低于身体重心,下肢蹬伸用力幅度小,手臂上抬幅度较大的特点;杨昊和殷茵的动作具有移动判断不够准确,击球点在体侧高于身体重心,下肢蹬伸用力幅度大,手臂上抬幅度大的特点。研究认为移动判断准确,击球点低于身体重心,上下肢协调蹬伸用力有利于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  相似文献   

11.
正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一、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在空中完成,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的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要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垫上动作进行练习。(一)平地上放一张垫子,练习者仰卧垫子上,双脚弯曲脚掌着垫,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做向上挺腰、收腹、挺髋的动作,挺起身体停  相似文献   

12.
少儿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的实施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时,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合理有效地完成各种练习的本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运动素质,是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协调能力是运动技术形成的基础,培养协调能力是技术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儿童少年运动员尤其重要。因此,要提高少儿足球运动员足球技术训练水平,就应重视协调能力的训练。1.有针对性地发展各种协调能力各运动项目对协调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足球运动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快速跑动中急停变向跑,要求运动员掌握快速跑动技术(直线跑、侧身跑、后退跑等)的同时,还要掌握急停和变向…  相似文献   

13.
启蒙学堂     
弯向与转身 1变向变向是队员在跑动中运用方向的变化来抢占攻守有利位置的一种方法。变向时,左脚前掌内侧用力蹬地,腰胯右转,重心移向右边,右脚向右前放跨出,继续加速前进。 2转身转身是队员用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蹬地向前或向后跨出,以改变自己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方法。转身分为前转身和后转身。前转身(见图)右脚为轴,左脚蹬地,在右脚前方(身前)进行弧形移动的叫前转身。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种摆脱对手投篮的好方法。这个方法对于矮个子和弹跳较差队员更适用。动作要领:进攻队员控球时,防守队员对其进行防守。此时进攻队员降低重心运球,并与防守者保持_定距离。(现以右跨步假动作为例)左脚作蹬地假动作,右脚稍抬,身体右前倾。注意身体重心下降造成右跨步过人假象。当防守队员身体左倾进行防守时迅速改变运球部位,作体前变向n同时右脚落地.向左路地,左脚向左跨大步,顺势起跳投篮。此方法多运用于三分线内,有一定技巧性。需假动作逼真,两个动作连贯。仔细观察防守者的动作、眼神,准确作出变向的判断。还可以…  相似文献   

15.
标枪投掷中右腿与鞭打动作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世界优胜标枪运动员技术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就右腿动作形式讨论了其动力和制动作用对形成有效鞭打动作的关系。认为在最后用力的准备阶段,为使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右腿的动作形式是推送,而不是转蹬式跪蹬;最后用力阶段右脚趾之所以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是为了髋部固定继而为上肢的鞭打动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可以提高身体机能,恢复疲劳,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和医治各项运动中常见的膝关节损伤。 足、排、篮球运动员以关节劳损最为常见,尤以年轻高大运动员髌骨劳损为甚。这是由于运动员在场中高速起动奔跑、起跳落地、急停变向和转身等受到巨大的运动冲击,或是技术动作不  相似文献   

17.
一、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关键是全身协调用力和腕指的抖动 无论何种形式的投篮,都是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用力的结果,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动力来源于双脚前脚掌的蹬地,发展为大小腿及躯干的伸展,传递到肩与大、小臂顺势用力,结束于屈腕和手指的抖动。整个动作是脚、腿、躯干、大臂、小臂、腕指协同动作的组合。少年儿童由于力量较差,主要配合手指手腕做伸展动作。而最后球出手时,手腕前屈和指拨球,即手腕用力、手指前屈、指端拨球,传球从中指、食指端拨出。  相似文献   

18.
背向推铅球的滑步技术复杂,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难点,因学生单手持一定重量的铅球单腿支撑滑动,往往造成身体的起伏而出现停顿或减速,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推铅球“双腿滑步”技术,其技术优点有:1)动作结构自然简单,易掌握,见效快,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与特点。2)双腿支撑依次滑动速度快、重心低而稳,易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便于急骤发力。现将“双腿滑步”动作要领介绍如下:因其它几部分动作要领同现代推铅球要领相同,不作重复介绍。  相似文献   

19.
陈伟 《中华武术》2022,(7):23-24
羽毛球运动是具有较强对抗性的活动,尤其是对羽毛球比赛而言,每一分的争夺都十分不容易,同时因为攻防间不断的变化,没有到最后无法确定胜败如何。而运动员在整个比赛当中,需要不断地变化其身体位置,完成大量的起跳、蹬转和急停等复杂动作,这不但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好的协调与平衡能力,还需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否则就会导致整个身体失去重心,而让自己处在被动局面,难以变成主动,还可能在比赛中失败。而核心力量可以让运动员更好地对身体平衡加以控制,把握好身体重心,进而在更为稳定的身体支撑下充分地发挥技术动作。因此,强化对羽毛球专项学生核心力量训练对其技术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勍虎 《中华武术》2010,(10):50-51
滑步推铅球技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身体移动决、重心起伏小,滑步结束后要使身体处于最后用力的最有利姿势,也就是超越器械的动作姿势。滑步技术动作过程的要点有四。(以右手持球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