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中,突然袭击战争及其理论受到重视。但关于突然袭击的内涵、性质和影响的阐述尚不明确。本文试联系苏德战争的史实和研究成果,谈点个人观点,广泛求教。  相似文献   

2.
论法西斯德日两国的战争经济基础戴激波战争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半个世纪以来,各国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但总的来看这些研究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都着重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交战国战争经济...  相似文献   

3.
法西斯是拉丁语fasoes的音译,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一捆棍棒,是古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权力标志,用来象征暴力和强权。1921年意大利人墨索里尼用它作为自己所建政党的党名和党徽。法西斯后又指法西斯主义,即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4.
图画说明: 这幅漫画表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1943年,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各个战场,同盟国军队与法西斯军队英勇战斗,战争形势发生转折,法西斯国家的攻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欧洲战场上,在苏联,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红军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这一胜利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5.
尹国安 《新高考》2009,(9):35-36
德国法西斯上台是20世纪人类的一大灾难。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500万以上的犹太人、80万吉卜赛人、200万以上的波兰人、600万的苏联战俘和平民惨遭屠杀。人们很难把这一切与德国相系:一个饱受古典音乐和古典哲学浸淫的国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为何走上法西斯这条不归之路呢?  相似文献   

6.
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半个世纪,然而这样一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却深深地铭刻在世人的心中.今天和平与发展虽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但也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战争威胁.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接受怎样的历史教训,才能担负起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本文拟就二战前苏联为防止大战的爆发而提出的集体安全体系问题作一概述,以期能从一个侧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对于战时欧洲力量的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作为波兰安全的保护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为实施对德战略,防止苏德结盟而对苏联的行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同时积极改善英苏关系。英国对苏联行动的反应直接关系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是战争初期英国战时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耶路撒冷以色列纪念大屠杀博物馆,最近收到两块用人的头发织成的地毯。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又一新证据。 这两块人发地毯,是意大利南部城镇萨莱诺的一名65岁的寡妇马尔维娜·佩拉塔送给耶路撒冷的亚德·瓦希姆大屠杀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进入以核子、电子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新时代。面临这新的挑战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任,苏联政府采取了新的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战略措施,不仅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对之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使高等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作了辩证分析,认为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保障了苏联的国家安全,为苏联争取了一段宝贵的和平建设时间;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犯了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它侵犯了周边弱小国家的主权,破坏了其领土完整,给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0世纪人类社会最凶残的敌人法西斯主义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战后国际社会对德日法西斯的清除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其中,德国法西斯的清算和根除较为彻底.而日本法西斯残余则继续存在,至今,这种残余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法西斯主义势力猖獗。法西斯主义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的大敌。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各国政治家面前的责任就是反对法西斯,维护人类的和平、生存与发展。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却未能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反而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苏联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而且苏联自己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差一点闹到亡国灭种的地步。苏联外交中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值得我们当今世界上负责任的政治家思考。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因其持久惨烈的军事斗争而闻名于世。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军人与和平居民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损失。这种损失的范围和规模,是苏联和俄罗斯史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统计结果,引发了热烈讨论与交锋。尽管目前还很难肯定哪一个统计数字最为准确,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牵涉到怎样看待战争的残酷、苏联人民付出的代价,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反法西斯盟国和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告终的。然而战后不久,两个最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国,美国和苏联之间就爆发了冷战。当然,美苏由战时的合作盟友关系发展到以后的全面对抗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形成的,而是有一段相对较长的过渡时期,即战后初期(1945-1949),这是一个新旧历史阶段交替的过渡五。本文从这期间苏联的外交入手,认为苏联这一时期奉行的是积极防御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其革命性日趋减弱,而保守性日益加强,结果使得美苏之争逐渐由意识形态之争变为霸权之争。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边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边界问题几乎贯穿第二次世界大战始终。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它先是成了国际问题,之后又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一粒棋子。苏联在波兰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施加了重要影响。随着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不断上升,波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基本上是按照它的意愿和方式完成的。研究这一题目能告诉人们,战争条件下任何国际问题的解决,首先要适应和服从战争的逻辑和法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5月在芜湖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131名专家、学者。他们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90余篇。与会代表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历史的一系列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现将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问题是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认为,过去一般都说法西斯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不确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中日战争、欧洲战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欧洲战争和苏德  相似文献   

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多极力量并存的国际新体系。它的形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经过一战的洗礼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这一体系仅存在了20多年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破 ,并随之而解体。虽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史学界争论较少的问题之一 ,但由于其对世界历史尤其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非常深远 ,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因此 ,凡尔赛—华  相似文献   

18.
1945年初,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苏美英三大盟国之间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苏联对英美双方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利益的差异使得英美在对待与苏联有关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19.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苏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全面肯定或基本否定的观点。本文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披露的大量史料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为标界,在此约之前的苏联对华政策遵循了国际主义原则,而在此约之后则逐步推行了一条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政策。二战期间的这种中苏关系直接影响到二战后中苏关系的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联出兵东北,是二战后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只有了解当时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它在客观上产生的历史作用,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集团挑起的,它们是当时全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经过全世界人民英勇而又艰苦的斗争,丑943年7月,意大利的反动政府首先垮台。接着,1945年5月,法西斯德国宣告失败。这时,只剩下了日本帝国主义.它的实力虽未遭到致命的打击,但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齐二战处于结束前夕,美英盟国、苏联在处理日本问题上微妙关系,反映了这些国家自战时合作到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