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今汉语语法比较》是以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同三、四世纪以前上古汉语的语法系统进行比较,同时也涉及到中古时期汉语语法的一些情况。全书共计二十七万九千字,十一章。首先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作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叙述。然后从词的结构、形态、分类、词类的古今变化,词的组合以及句子和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子的扩展,省略和紧缩,语序的古今变化直到句子的分析,都进行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并着重于它们的主要不同方面,还尽可能指出它们的演变过程。这本书是我们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想工具书。  相似文献   

2.
近代汉语中补语的独特形式吴延枚,马强作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过渡形式的近代汉语,其补语形式.既保留有古代汉语的某些文言形式,又有同于(或近于)现代汉语的许多白话形式,因而形成了不同于古今汉语的补语的独特形式。本文仅据笔者所见,揭示数点,由此或可窥见...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比较,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学习古代汉语语法,充分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和语言实践,比较对照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 状语是句子六种成分之一。古今汉语的状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而且相同之处又有小异,不同之处也有小同,呈现出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校汉语教材的主流是好的,毋庸置疑;但正象白壁有时会带有微暇一样,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有其缺憾,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重复与某些内容的不足上。 一般说来,本科院校中文系的现代汉语教研室和古代汉语教研室的教师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即教现代汉语课的教师不教古代汉语,教古代汉语课的教师不教现代汉语;只有在那些师资缺乏的学校,特别是专科学校,才往往有两门课兼上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在通常情况下,教现代汉语课的教师不太熟悉古代汉语,教古代汉语课的教师又不太了解现代汉语,对教材某些内容难免取舍失度,而教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师又往往疏于翻阅学生前面学过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都有些什么内容,大都照本宣科的局面;更主要的是,各门教材的编著者习惯于各顾各的学科,彼此不相过问,缺乏横向联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材内容上出现重复和不足的现象。例如:(1)《现代汉语》中的“汉字的造字法”与《古代汉语》中的“汉字的结构和发展”相重复;特别是有关《说文解字》知识,如“六书”等内容;(2)《现代汉语》中“词义的演义”等内容,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以普通语言学》)中的同类内容重复;(3)有关“汉字”、“词汇”知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所讲同类内容也有若  相似文献   

5.
薛蓓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0):156-157,194
变换分析法应用于古代汉语研究时存在局限性,研究者做出的变换式有时是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的。这和古代汉语的特点有直接联系:1、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现代人无法凭语感为一个句子变换出意义相同、结构不同的变换式;2、古代汉语包含一个历时的过程,不同时段的语法规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的许多语法要素都是从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中承继下来的,因此,对语言要素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在对元杂剧句尾语气词作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它与现代汉语句尾语气词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现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有不少来自近代汉语,它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杂剧时代,甚至更早。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师古代汉语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文教学相脱离,同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不一致,对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建立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已势在必行。构建高师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首先要划清理论语法与应用语法的界限,认清高师古代汉语教学的目的,在尽量同现行中学教学语法体系和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相一致的基础上,重点解决“词类的划分”“词类的活用”及“词序”等问题。并要注意对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近代汉语词汇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环节,是形成现代汉语词汇的直接源头,所以,它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关系密切,与北方方言词汇的联系尤为密切。淮北方言中就保留有大量的近代汉语词语。通过对比、通过对词义、词的用法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对此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9.
刘巍巍 《成才之路》2009,(26):38-39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判断句往往用系动词“是”表示判断,古代汉语则不同,往往用固定的形式和某些副词来表示判断。要想学好文言文,必须弄清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区别及其演变规律,就这几点本文将重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汉语中,主谓词组可否作句子成分?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用句子形式主语和句子形式宾语的地方,在上古汉语里用的是名词性仂语,而不是句子形式。”(《汉语史稿》中册396页)又说:“包孕句  相似文献   

11.
重叠是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用词法上的重叠,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拟声词等诸多词类中,具有丰富多样的重叠形式,而且还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表达多种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是总结古代汉民族书面语言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古代汉语语法是这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先来说一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以及它作为一门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既有古代与现代的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承接关系.汉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这正象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所说:"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也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它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文法构造".  相似文献   

13.
§0.语言是渐变的,语言的发展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方式来完成的.由古代汉语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间必有一个新旧交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称为近代汉语阶段.明末白话小说“三言二拍”,是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语言属近代汉语范畴.它与现代汉语已相当接近,但还是可以看出,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若干差异,这种差异为研究古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过渡性的语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徐复岭教授的《近现代汉语论稿》于2019年由线装书局出版,全书共51万字。这是一本关于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等的论文集。书内所收录的论文大都曾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辞书研究》《汉字文化》等刊物上发表过,现结集出版。此书的近代汉语部分,主要对近古(元、明、清)汉语和方言中的特殊句式、语气助词及其他虚词,特别是对《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等文献中的某些语法现象、疑难词语等进行了描写、分析和考释,不乏真知灼见。现代汉语部分,对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均有论及,尤其是对某些虚词、短语或结构以及特殊句式的描写和分析极为详细透彻,新意迭出,对域内外汉语方言或汉语变体的词汇和语法问题也有涉及。  相似文献   

15.
将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其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1)紧扣原文字句.努力做到字、词、句能在译文中得到准确落实,尽可能地不增译、不漏泽;(2)原文中若句子成份有省略的,译文要予以补足,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3)原文中句子或词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字与词,可以用意译的办法;(4)对特殊语气和句式,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和习愦来表达;(5)对古汉语中某些特有的修辞方法,翻译时要对句式进行适当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愦;(6)译文要力求反映原文的语气神韵和语言风格;(7)要防止用现代词语去翻译古代一些特殊名词.  相似文献   

16.
副词谓语句     
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只作状语和补语,绝不作谓语;而在古代汉语中,某些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表数副词和语气副词还有充当谓语的能力.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副词谓语句”.副词谓语句在古汉语中并非绝无仅有,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特殊语法现象。下面是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几个例句:  相似文献   

17.
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形式方面探讨了近代汉语被字句的特点 ,一是句中动词双音化趋势显著 ;二是句子成分更加复杂化 ;三是两种新形式的出现 ;四是非被动的被字句产生。通过语言材料的分析和考察 ,了解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关系 ,加深对近代汉语被字句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特征。汉语量词作为汉语重要词类,具有自己的语法特征。元代汉语量词是汉语量词发展史上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语量词向现代汉语量词过度的重要阶段。较之唐五代,元代汉语量词更接近现代汉语了。反映在语法特征上,就是语法特征更为成熟。当然和现代汉语量词相比,元代汉语量词在语法特征上还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学界的"状语后置"说以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为预设前提,以"今译"和句式"变换"为理论支点,是"以今律古"。将语义结构混为句法结构,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文言句子中述补结构中的补语误为后置状语,不符合古代汉语的实际,又与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事实相矛盾。"状语后置"说应该否定。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是一个内涵外延不明显的"混合物",与古代汉语、普通话、欧化以及方言等有着复杂的关系。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不是对立的敌我关系,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现代汉语也不等于普通话,普通话是从口头语的角度命名的,现代汉语则更强调书面系统;欧化是现代汉语改造、优化的重要推动力,但现代汉语的本质仍然是汉语,而不是被欧化了的外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