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专利法根据申请人的身份,将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在专利事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国内非职务专利申请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现有的专利制度缺陷造成了诸多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权属纠纷目前,现有的《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界限的规定,既有职务发明创造涵盖范围过宽的问题,也有难以区分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困难。因而,造成了诸多专利权属纠纷。1.本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却申请了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照现有《专利法》的规定,有些职务发明者,将本属于职务发明的创造成果,却以个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爱人、子女、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岳父母的名义,申请了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给日后的专利权属纠纷留下了隐患。2.单位同意将职务发明创造让渡于职务发明者个人,申请非职务发…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江西各级科技、专利主管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了专利法的宣传普及和培训教育,加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激励了全省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全省以专利权为主体的知识产权总量逐年稳步增长。“九五”期间,全省共申请专利6709件,共获授权专利3954件。在已申请的专利当中,职务发明1186件,非职务发明5523件;发明专利1146件,实用新型专利3742件,外观设计专利1821件。在已授权的专利当中,职务发明852件,非职务发明3102件…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进步、专利发明及其产业化,大部分都是由中小企业推动的。在2006年10月12日举办的第八届深圳高交会上首次开设了"个人技术创新展区",展示"非职务发明"(即个人发明)产品,这表明深圳对民间创新力量的重视已提升到制度层面。促成这一行动很大程度是缘于这样的现实因素: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和研发设施集中在企业,但个人的创新成果却占有较大的比重,例如,在2005年2万件专利申请总量中,有四成来自非职务发明。深圳的情况是全国的缩影。与个人发明人相比,我国众多的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专利申请量却不如个人。在发达国家中,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比例大约为9∶1,但我国的这一比例一直在倒置。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我国国情特殊,而是科  相似文献   

5.
职务发明共有制──对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划分为两类:一是职务发明创造,它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而完成的发明创造;二是非职务发明创造,它是除职务发明创造以外的发明创造。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其专利申请权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归发明创造者所有,这一问题现在没有什么争议。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单位拥有申请权以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这种规定是否最好?比如发明创造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搞出某项职务发明创造,但单位不同意申请专利,自己又不实施或转让,而发明创造人不能申请…  相似文献   

6.
1、谁有权申请并取得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依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高等学校中的专利成果划分为职务发明、混合发明、非职务发明,并以此为基础对高等学校与其科研人员、高等学校与其合作企业的专利权属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9.
论职务发明创造的非职务化流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务发明创造非职务化,是单位甚至国有专利权流失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职务发明创造非职务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导致职务发明创造非职务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遏制职务发明创造非职务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专利法》第6条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专项规定,明确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的判定标准,但并未对提出专利申请的主体资格作出明确界定。相关主体以及专门的从业人员对于专门从事专利服务工作的市场主体是否可以提出专利申请,享有相关权利的问题意见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权利主体和相关案例的梳理和分析,从行业监管、行业规范、法规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发明专利的数量及实施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一直存在职务发明数量少和实施率低的问题,这其中就有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的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关于职务发明专利权属的条款不仅要考虑雇主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保护发明完成人的自然权利,合理确定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进步、专利发明及其产业化,大部分都是由中小企业推动的. 在2006年10月12日举办的第八届深圳高交会上首次开设了"个人技术创新展区",展示"非职务发明"(即个人发明)产品,这表明深圳对民间创新力量的重视已提升到制度层面.促成这一行动很大程度是缘于这样的现实因素: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和研发设施集中在企业,但个人的创新成果却占有较大的比重,例如,在2005年2万件专利申请总量中,有四成来自非职务发明.  相似文献   

13.
"专利诈骗的对象几乎都是非职务发明人." "我国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历来挺高,但市场前景远不如职务发明." 这应该是目前我国非职务专利发明领域的现状. 发生在专利领域内的诈骗为什么瞄准了一类人?我国非职务专利发明保护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14.
张琍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7):64-65,72
在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中,职务发明在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建立合理的职务发明产权激励机制是促进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职务发明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2001-2011年医药专利中的职务发明及非职务发明分别按申请与授权情况、复审情况、产业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机制以1984年《专利法》的颁布为起点,由于历史因素的制约,采用了"雇主优先"的立法模式;基于创新发展的需要,引入了"约定优先"的运行原则。以2000年《专利法》修订为界,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机制经历了两个立法阶段,并呈现出雇主"强权主义"和雇员"自益倾向"等诸多运行风险。正在进行的《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和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职务发明条例》对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机制做出较大完善,明确了我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改革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又与我国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以及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缺乏创新的动力有关。而其中我国职务发明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对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申请被批准后产生的专利权均属于该单位。这样规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护单位对发明创造所做的投资,并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直接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能力或产品,由此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从实践看…  相似文献   

18.
“民间发明人”又称“非职务发明人”,他们既是我国创新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基础,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然而,因普遍受制于文化环境、体制机制以及个人自身等内外因素,其中有很多民间发明人目前已陷入了精神迷失与心理冲突、经济贫困与家庭解体、发明事业难以为继等各种困境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的是原告单位的一批技术人员跳槽后成立了新的公司,生产与原单位同类的冷加工机械产品,并在离职后一年内将其在原单位的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其中部分专利与发明人在原单位完成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另有部分技术方案作了改进。经过审理,法院认定其中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案属于职务发明,而对作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则以"部件、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相同,不能……认定两者体现的技术方案有关"为由认定为非职务发明。本文中笔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该专利权属纠纷的代理思路、诉讼策略及判决结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传统专利法的观点,要解决能否就微生物及基因主张专利权利的问题,关键在于微生物及基因应属于专利法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一般而言,发现是对自然现象本质规律的揭示,而发明则是这些本质规律的具体应用。科学发现虽然可能较之发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其不具备专利法给予专利保护所要求的实用性,不能直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或直接当作某种方法使用,故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不能授予专利权。也就是说,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却不会成为专利法上所称的发明而获得专利保护。其实,科学发现和发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紧密结合的。任何一项科技发明活动,都必须以原来的科学发现为基础,没有任何一项发明是凭空产生的,只有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客观事物和规律,才能谈得上发明创新。在生物技术的科研领域中当然也是这样,只不过由于生物技术研发本身所具有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