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知识构建湘教版"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节编写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浙江省根据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将教学要求解读为三条基本要求:了解地壳的物质组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1.知道地层和化石的基本概念及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地壳演化的简史及地质年代重要的地壳运动、生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3.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各代、纪的名称和序列。二、教学重点 地壳的演化史三、教学难点 地层和化石四、教学方法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辅教设备及自制软件)、化石标本等,综合讲述、启发、诱导、探究太空遨游等方法,抓住学生学习之主体,寓学习、娱乐于一体,进行兴趣教学。五、教具准备投影仪及沉积岩的形成、古生代早中晚期生物、中生代生物、新生代的…  相似文献   

3.
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是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控制了福建地区新生代地壳变形和现今地壳运动的南北差异。研究表明,受该断裂带控制,形成福建现代地壳运动南北分区,地壳活动南强北弱、南升北降的特点;历史中强地震基本分布在断裂以南的东部和邻近海域地区,形成南部地震集中区;1999—2006年环境剪应力值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以南,也反映了南强北弱、南北分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考点扫描(表1)表1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的高频考点与命题视角高频考点命题视角地壳运动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选取新颖的图表、岩石的形成、景观图为背景考查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成因的判读分析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1.地壳的物质组成;2.地壳的物质循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图解分析能力;4.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  相似文献   

6.
张小丽 《成才之路》2010,(29):16-16
一、课例这是一节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课。(1)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中的第一部分《地壳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7.
地壳运动原因新学说的基本内容 地壳运动,是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震等主要自然现象的基本原因。地壳运动特别是火山和地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目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或学说包括地理课本上的内容都是:地球是由板块移动,造成地球岩浆喷发和地壳断裂或隆起;而地核和地幔的运动主要是受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复杂,地壳板块运动频繁,因此利用GNSS测量技术有效监测板块运动对大陆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以长乐-南澳断裂带为对象,用GNSS测量技术,对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水平运动进行研究,对断裂带所在地壳运动做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 这是一节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课. 1.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中的第一部分<地壳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6,(7):33-35
[常考考点] 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成因特点地壳物质组成、循环过程及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专题四:陆地和海洋一、熟练掌握层次(基础知识选择题)1.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氧、硅、镁 C.组成地壳的物质比较稳定,不再发生运动和变化 D,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分布均匀2.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B.氧C.铝D.铁3.组成大理岩的矿物主要是() A.长石B.石英 C.云母D,方解石4.下列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H.有用的矿物又叫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源的重 要来源 C.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D.矿…  相似文献   

12.
本节教材偏重于知识性内容,限于教学时间和教学要求,许多概念不必展开阐述,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多年来,我运用纲要图示法讲授,效果良好。一、地壳的结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高中地理课本(上册)129页第一自然段及“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图”,说明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90多种,含量最多的是氧。再指导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及“地壳结构示意图”,然后出示设计好的图示一“纲要图示一”详解,归纳地壳的结构特征。通过“图示一”可看出,地壳在横向水平分布上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前者厚,是双层结构,后者薄…  相似文献   

13.
《岩石学》是综合地质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是其它专业课程的向导和钥匙。岩石是地壳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又是地壳演化历史的记录,每个同学必须学好这门课程。本课程在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开始讲授,总学时为134,分两个学期讲完。第一学期约70学时,主要内容为岩浆岩全部内容和  相似文献   

14.
一、从解释到内化再还原,掌握概念学习的方法 1.阅读教材内容中关于概念的解释 在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地理概念,如化学元素、矿物、岩石、矿石、矿产、矿床以及品位等,教材对此也作了比较详细和科学的解释.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中这些概念的解释,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未必都能记住.  相似文献   

15.
金宇琳 《中学文科》2009,(12):81-82
[事件回顾]地壳物质循环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中一个重要的地理循环规律,存教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高三年级的第一轮复习中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所有岩石能沉积,昕有岩石能变质,所有岩石成岩浆,岩浆成为岩浆岩”的蓖要知识点:即各类岩石都能露出地表,接受外力作用成为沉积岩;各类岩石都能下沉地壳深处,接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  相似文献   

16.
大地构造是指整个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大地构造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壳构造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构造运动等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地壳运动,地壳构造的种种论断,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的质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总的发展趋势。随着地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地质资料的大量积厚,有关大地构造的新学说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7.
第四单元 陆地环境 (一 )图 4.1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这是一幅扇状统计图 ,其功能主要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 90多种 ,本图并没有全部反映出来 ,而是抓住占地壳物质绝对多数的 8种主要化学元素给以突出显示 ,其余的化学元素一概以“其它”代替。组成地壳的 8种主要化学元素 ,即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其含量约占地壳总量的97 13 % ,其余几十种元素的含量还不到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 ,其次是硅 ,占地壳总含量的 1/4强。读此图时 ,应重点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氧是地壳(包括大气层和水层)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分布最广的元素。据统计,氧几乎占地壳总重量的一半(48.60%)。江河湖海是氧的巨大仓库,因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地壳运动”教学设计陈嘉陵一、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地壳运动”范围包括地壳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质构造三大部分,它是全章的重点教材之一。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的概念和内力、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课程标准要求 1.课程标准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