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摩(Dan-Gillmor)的眼里,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  相似文献   

2.
《红星报》是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邓小平在担任该报主编期间,把这份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深受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1934年,毛泽东曾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仅在江西地区.《红星报》的发行量达17300份。”  相似文献   

3.
美国刊物发行量稽核公证会11月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到9月30日为止,《华尔街日报》蝉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weekday(周一至周五)每天发行210万份。《今日美国》以180万份居次,《纽约时报》以120万份排第三名。《纽约每日新闻》以  相似文献   

4.
美国《堪萨斯城时报》和《堪萨斯城星报》是堪萨斯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前者是早报,发行二十八万份,后者是晚报,发行二十二万份;星期日各四十万份。两家实际上是一家,由1880年创刊的《堪萨斯城明星报》分成的。1977  相似文献   

5.
美国《圣何塞水星报》数据库编辑詹妮弗·莱弗卢尔说,新闻界最缺乏的就是掌握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技巧的人。确实,一方面,计算机自身强大的功能,能帮助新闻工作者进行数据分析、图像处理等工作,另一方面,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渗透到新闻采编的各  相似文献   

6.
世界报业协会日前发表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三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名第九,《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名第十八,《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名第二十。  相似文献   

7.
党史期刊是以中共党史和中共党史人物为主要反映对象的期刊,它在深入研究和宣传中共党史,普及中共党史知识,加强党史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公开出版的党史期刊有24家,除不到三分之一的学术期刊外,大多发行量极少,有数千份的,有一二万份的;知名度低,经营困难,发展缺乏后劲。在党史期刊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由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博览》月刊,却能够一枝独秀:连续8年发行量居全国同类期刊第一,期发行量达13万份;转载率达60%以上;邮政发行量每年呈15%以上递增;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党史期刊”、“…  相似文献   

8.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三个阶段.在危机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自媒体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也给流言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1997,(5)
今年1月23日,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记协等联合召开全国新闻系统电视电话会议,(扬子晚报)是这次会议确定的全国新闻界41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之一。扬子晚报创办十多年来,1996年日发行量突破106万份,广告年营业额超过1.d乙元,1997年5月日发行量已达111万份。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深深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事业发展之魂。一、报社的职业道自建设,首先要敬业爱岗,集中精力办报。“以报纸的质量带动手B纸发行量的增加,以大发行量吸引广告客户,增加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这是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0.
试论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州晚报自2001年元月1日创刊以来,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发行量就达到4万份左右,而且零售占75%左右,广告收入也比预期的效果好得多。一张新办的报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达州晚报从开创之初的3000多份,到1万来份,2万来份,3万来份的全过程,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达州晚报重视舆论监督,以公正严肃的批评报道赢得了众多读者。舆论监督不能没有批评报道何为监督?《现代汉语词典》诠释得很简单:察看并督促。而舆论即包含群众的言论、意见和态度。舆论监督也有…  相似文献   

11.
《黄冈日报》创刊于1958年7月,具有47年的报业发展史。1995年前为四开四版日报,1996年改为对开四版周七刊,报纸发行一直以邮发为主。原为四开四版小报时.最高年份发行量曾达到6万份。改为对开大报后,发行量一般保持在3.3万份左右,但最少年份只有2.8万份。近年来,由于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双向运作办法,报纸年发行量一直稳定在4万份左右,高峰期达到了5万份。透视《黄冈日报》发行的“高峰期——低谷期——稳定期”这样一条运行轨迹,既让我们感到了地市报发行的压力,也看到了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王勇 《新闻知识》2001,(11):16-17
近来,新闻界产生一个不小的震动,国内众多媒体报道:创刊于1988年,发行量不足5000份,当时的湖南省体委机关报———《体坛周报》,一路以几何级数壮大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占领了全国体育类报纸市场。进入今年七月份,该报周发行量一举突破300万份大关,成为全国期发数量最大的周报,被誉为中国的“体育报王”“周报王”,该报今年创办的《足球周刊》、《棋道》杂志,期发行量也已超过20万份;该报至今在全国设有30个分印点,在8个城市设立了工作站,在10个国家常驻有近20名特派记者,拥有包括卫星传版系统在内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孟姣燕 《青年记者》2009,(16):96-97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183;吉尔默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三个阶段。在危机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自媒体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也给流言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4.
《新闻知识》2003,(4):56-56
扬子晚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它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 一、南京报业市场现状扬子晚报创办于1986年,到1995年,即只用了10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100万份。从100万份到200万份则只花了7年时间,年增长超过10万份。 目前,经过激烈竞争站稳脚跟的报纸,除了扬子晚报以市区发行50万份外,处在第二平台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在早晨出版)发行各约30万份,总发行量约100万份。处在第三平台的是江南时报、服务导报和江苏商报。  相似文献   

15.
吴锋 《今传媒》2007,(8):3-25
温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和"温州人精神".温州虽是一个地级市,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年收入过5亿元,报刊期发行总量达80万份,集团所属《温州都市报》日发行量突破30万份,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地市级报纸."在小地方做大报业,在小城市做大发行."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是一份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也是一份在中国读者心中深具媒体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同时也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周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正义、良知、理性、人文关怀"是《南方周末》始终追求的目标.创刊28年以来,该报完整、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图景,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以责任和深度著称,被网友誉为最有良知的报刊.新年献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文体蓬勃发展的一大产物.它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专家学者研究报纸特点的又一内容.虽然每年只有一期,但它的影响力绝不容忽视.《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独具匠心,每一期的新年献词都让读者充满期待,它所传递出的理想与希望往往能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去年3月,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易主.新老板是澳大利亚人,名叫鲁珀特·默多克.默多克现年51岁,身任新闻企业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势力横跨澳欧美三大洲;他拥有的报刊杂志光怪陆离,五花八门.有专门制造耸人听闻奇讯的《伦敦世界新闻报》有以色情故事和低级艳闻为主的《美国星报》,也有声誉较高的《澳大利亚人报》.默多克在欧美各地设有报业子公司.在购得《泰晤士报》前,默多克在英国的子公司经营着两家在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一份叫《太阳日报》,充斥奸情淫海,每天发行三百八十万份.另一份叫《世界新闻周刊》,虽装潢较为考究,但内容同样龌龊不堪,每周发行量更突破了四百万份  相似文献   

18.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中)二、60——80年代末1.60年代概述进入6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报业也有了较快的成长。发行量的迅速增长与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是最明显的特征。1959年,台湾报纸的发行量在60万份左右,到60年代末,已达到120万份左右。多数报纸都设立了人数众多的发行部门,发行手段更是不断强化。具规模的报纸发行量多超过了3万份,两份英文报纸的发行量也均超过了1万份,而《联合报》、《中国时报》与《中央日报》的发行量则分别达到26万、24万与14万份。1960年,报纸的广告收入为1亿多元,到1970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期刊衰微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有报道称,全国近千种文学期刊中,月发行量过万份的不超过10种。[1]即使《当代》《人民文学》这样的名牌大刊,据刊社近日提供的数据,月发行量也分别只有10万、5万份左右。而3万~5万份是以发行  相似文献   

20.
时代列车驶入了21世纪,2002年4月15目香港首家免费报纸《都市日报》面世。此后短短6年间,免费报纸就以燎原之势席卷香港报业市场,从一家发展到五家,仅中文日报就占了三家,日发行量由15万份增至130万份,力压12家中文收费报纸发行量的总和。此外,逢周六派发的《快线周报》,发行量亦达35万份;英文《虎报》(Steandard)从2007年起,也由付费变为免费,发行量从6万份飙升至13万份。一位任职发行量居港报三甲的日报总编辑惊呼:“免费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香港传统报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